“暗度陳倉”成語典故來歷

【出處】《史記》

“暗度陳倉”成語典故來歷

項羽在秦朝滅亡之後,自封為西楚霸王,他還分封了十八個諸侯王。項羽擔心劉邦將來會與自己爭奪天下,就暗中與范增商量,決定將劉邦貶到地勢險要的巴蜀地區。於是,劉邦被封為漢王,受命管轄巴、蜀、漢一帶,建都南鄭(今陝西南鄭縣)。項羽又將漢中一分為三,封秦降將章邯等為王,讓他們封鎖漢中,牽制漢軍的行動。

劉邦對此非常不滿意,但是也沒辦法,只好帶了三萬人馬,取道杜南,經棧道入漢中。為了防備章邯等派兵襲擊,同時麻痺項羽,讓他認為漢軍沒有東還的打算,進入漢中後,劉邦就下令放火焚燬了棧道。

“暗度陳倉”成語典故來歷


項羽的分封,引起了一些握有重兵的將領的不滿。公元前208年,也就是項羽分封不到半年以後,田榮首先在齊地舉兵反抗項羽,很快便佔領了三齊,控制了梁、趙。項羽親自領兵前去征討,給伺機進入關中的漢軍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這時,劉邦已接受丞相蕭何的意見,拜韓信為大將。劉邦採用韓信的計策,公開派人去修復棧道。消息傳到項羽軍中,項羽不知是計,認為修復棧道的工程浩大,一年半載不能完成,等到平定三齊再去阻擊漢軍也不遲。於是,就放鬆了警戒。誰知劉邦趁機發動突然襲擊,從西邊的故道繞行北上,暗度陳倉,從漢中迅速進入關中。雍王章邯急忙率兵前往陳倉堵截,被佔領有利地形的漢軍打敗。漢王一舉平定三秦,奪取函谷關及其以西地區。接著劉邦揮師東下,出武關,迫使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陽、魏王豹投降,並俘虜了殷王,擊敗了韓王昌。從此漢軍聲威大震。

後來,劉邦公開宣佈同項羽決戰,揭開了將近四年之久的楚漢戰爭的序幕。

“暗度陳倉”成語典故來歷


◆註釋

度:越過。陳倉:古縣名,在今陝西寶雞市東,為關中、漢中交通要道。

◆釋義

原指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面襲擊的戰略。後比喻暗中進行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