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護理職業學院:戰“疫”中書寫教書育人的使命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師生秉承“護愛生命、修身明理”的校訓,以新時代“天醫星”傳人的使命與擔當,衝鋒在前、義無反顧,積極投身“抗疫”鬥爭,書寫了“從醫無悔、抗疫有我”鏗鏘詩篇。


江蘇護理職業學院:戰“疫”中書寫教書育人的使命擔當

最美逆行,彰顯“蘇護人”勇氣責任擔當

“17年前的非典,我只能作為一名小學生觀望,17年後的今天,我既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白衣戰士!作為一名在臨床上工作的醫護人員,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白衣天使’要變成‘白衣戰士’站出來,這是我們應盡的義務”,畢業於江蘇護理職業學院、江蘇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隊員的袁玥在日記中這樣寫道。疫情發生後,作為淮安市“百佳護士”的袁玥第一時間向單位報名,主動要求奔赴疫情前線,參與病患救治工作。連日來,袁玥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不懼艱險、衝鋒在前,用愛心和專業知識為患者傳遞溫暖和希望。

面對剛上一年級的兒子和剛動過“強直性脊柱炎”手術的父親,該校2003屆校友、淮安市婦幼保健院產一科護理組長的王晶晶,“舍小家,為大家”,帶著牽掛毅然奔赴前線。在武漢方艙醫院,身上的防護服一穿就是一整天,進食、喝水都成問題,一天工作下來身上早已溼透,口罩和護目鏡在臉上留下深深的印記,王晶晶全然不顧:“和這裡的患者所受的病痛相比,這算得了什麼?只要能儘快把病患醫治好,我們的付出都值得!”

江蘇護理職業學院:戰“疫”中書寫教書育人的使命擔當

“既然選擇支援一線,就不談辛苦與否。有黨的領導,組織的支持,家人的掛念,以及看到更多的患者康復出院,我力量倍增!”作為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腫瘤血液內科護理骨幹、中國福利基金會南京藍豹救援隊醫療組教官,魏靜是江蘇護理職業學院2017級校友,疫情發生後,她主動請纓,加入馳援武漢第五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參與籌建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後勤信息保障工作。自2月9日抵達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後,便認真負責地做好全組隊員的應急保障工作,確保每一位隊友艙內艙外安全問題及身體健康。為了更好的投入臨床護理工作,她不惜剪掉長髮,推遲婚期,並承諾未婚夫“他日平安歸來、便是為妻之時”。

“親愛的戰友們,待疫情結束,我們一起去武大看櫻花、一起登黃鶴樓、一起吃熱乾麵。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在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工作的該校2009屆校友陸晶晶,經常在上班前鼓勵自己的隊友。在她看來,“救死護傷”是醫護人員的職責和使命,有黨的領導,有全國數萬名醫護人員,有一千萬武漢人民的共同努力,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一定能夠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

孫政、劉瑾、魏靜、謝念葉、居香名、張坤、魏淼、祁琦、苗麗、劉靜、孫芳、李丹、程衛勤、閆霜...... 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該校優秀學子還有很多,在他們之中,有的是醫院的黨員幹部和業務骨幹,有的是九零後剛畢業的“新手”, 面對疫情,他們主動請纓,奔赴“疫”線,化身“最美逆行者”,用實際行動踐行“蘇護人”的初心使命。

醫者仁心,近百“在校生”參與疫情防控

該校19藥學4班的閆淑惠,家住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分縣碧城鎮的一個小山村裡,通訊相對不暢,起初她對這場疫情的嚴重性並不是太瞭解,在陸續收到學校通過網絡發送的師哥師姐們奮戰抗疫一線的事蹟後,結合媒體的報道,讓她認識到這次疫情的嚴重性。作為未來的“白衣天使”, 閆淑惠迅速行動,利用所學的知識,向村裡的父老鄉親們普及相關防疫知識,引導鄉親們做到不聚集、勤洗手、堅持戴口罩,同時主動到村裡設立的防控卡口上值守,配合村裡的防控人員對往來人員、車輛進行實名制登記等,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護愛生命,修身明理”,也用實際行動展示了“從事醫業泰然無悔、面對疾病泰然無懼”的醫學生誓言。

江蘇護理職業學院:戰“疫”中書寫教書育人的使命擔當

醫者仁心,薪火相傳。那些毅然投入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成為了最美“逆行者”的師哥師姐們光輝事蹟,深深打動了像閆淑惠一樣的很多還在求學的師弟師妹們,心存敬意,心嚮往之。

醫者仁心,從者不悔。據不完全統計,該校目前參與到各類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在校生志願者有近百人,他們活躍在各自家鄉的社區、村莊、道口等處,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協助做好重點人群排查、體溫測量、信息登記、心理輔導等。作為未來的醫務工作者、新時代的“天醫星”傳人,他們以滿腔的青春熱血積極參加疫情防控的志願服務工作,為抗擊疫情、保護人民的健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雖然還在求學階段,專業知識不夠完備和成熟,但是在“護愛生命 修身明理”的校訓指引下,他們有理想、有信仰,有責任、有擔當,明白“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重量,知曉這份職業背後神聖的責任,紛紛表示,“今生不悔學醫路,願以仁心仁術救萬家”,哪怕是一顆星,也要窮盡所有熱量,為所有受病痛折磨的人們帶來光明。

師者匠心,夯實“天醫星”傳人醫德素養

連日來,江蘇護理職業學院深入報道“天醫星”傳人的“抗疫”事蹟,在校園內廣為傳頌,掀起了一股向榜樣學習、爭當先進的熱潮。

江蘇護理職業學院:戰“疫”中書寫教書育人的使命擔當

“我們把抗疫一線的鮮活事例和生動素材,寫入思政課教案,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介紹。停課不停學,他們利用微信群、QQ群等方式,組織開展線上集體備課,把思政教育和“抗疫”故事結合起來,讓“抗疫”精神成為激勵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寶貴財富。

護理與助產學院、健康與康復學院、藥學與中藥學院相繼開展“青春抗‘疫’ 你我同行”線上團日活動,讓最美“逆行者”的感人故事走進課堂。“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該校號召全體團員,以“抗疫”英雄激勵自己,只爭朝夕,學以致用,在未來的醫護崗位上書寫“天醫星”傳人的使命和擔當。

“一想到他們是我的師哥、師姐,就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19藥學4班曹妃倩在交流心得時說,還有兩年就畢業了,我要把榜樣力量轉化為學習動力,用更加優異的成績向英雄致敬。這樣,畢業以後才更有底氣接過前輩手中的槍,成為一名合格的“天醫星”傳人。

為廣泛宣傳“天醫星”傳人的抗疫故事,激勵全體師生的工作學習熱情,目前,該校的“蘇護”青年微信公眾號連續5期推送的、相關該校師生抗擊疫情的文章“圈粉”無數,部分文章閱讀量在短時間內突破10萬+,大家紛紛通過網絡為英雄們留言、點贊。“天醫星”傳人的抗疫事蹟在阻擊疫情的關鍵時刻鼓舞了士氣、滌盪了心靈,更堅定了該校師生“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無悔初心。

“從事醫業泰然無悔、面對疾病泰然無懼、身處名利泰然無爭。”江蘇護理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吉文橋表示,作為醫學院校,我們要弘揚“天醫星”醫學教育品牌,傳承醫護精神,弘揚護理文化,以“抗疫”英雄為榜樣,踐行“護愛生命,修身明理”的校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奪取抗疫戰鬥最後的勝利貢獻作出應有的責任和力量。(夏前正 黃金龍 柏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