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太多,孩子吃什么可以缓解干眼症?


网课太多,孩子吃什么可以缓解干眼症?


“因为疫情,孩子们都宅家上网课了。有家长询问,太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网课,孩子觉得眼睛干,吃什么可以缓解干眼?

其实我的知识库中并没有这个问题的答案,所以只能文献查起来!搜索了NCBI网站(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后,发现omega-3 脂肪酸可以缓解长时间使用电脑后造成的干眼症状。


网课太多,孩子吃什么可以缓解干眼症?

NCBI网站

印度科学家Bhargava R(2015)在研究中,调查了478名每天使用电脑3小时以上,而且有干眼症状的患者。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O3FA组,220例每天吃2粒omega-3 脂肪酸胶囊,(含180mg EPA和120mgDHA );一组为对照组(安慰剂组),236名每天服用2粒橄榄油胶囊。两组跟进了3个月,结果发现O3FA组干眼症状改善,Nelson分级改善, Schirmer(泪液分泌)和TBUT(泪膜破裂时间)改善。

网课太多,孩子吃什么可以缓解干眼症?

图1 基线和饮食干预后3个月有干眼症状的患者比例变化

图1显示,服用omega-3 脂肪酸组(黑色条柱),服用3个月后症状缓解者增加,其中中度干眼症状缓解最明显。

网课太多,孩子吃什么可以缓解干眼症?

图2 饮食干预后3个月后干眼症状和泪膜特征(Schirmer、TBUT和Nelson评级)的比较

图2显示,服用omega-3 脂肪酸组(黑色条柱),服用3个月后症状比安慰剂组减少,泪膜破裂时间延长,Nelson评级下降,但泪液分泌增加不明显。提示omega-3 脂肪酸饮食补充是改善泪膜的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延长),而不是增加泪液分泌量。


注:

Schirmer试验(泪液分泌试验):是检查泪液中的水性成分的分泌量。检查方法是将试纸置入被测眼下结膜囊的中外1/3交界处,瞩患者向下看或轻轻闭眼,5min后取出滤纸,测量湿长。无表面麻醉时正常值为>10mm/5min,表面麻醉时正常值为>5mm/5min。——越长越好。

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TBUT):是测量荧光素染色后泪膜从眨眼到出现第一个干斑的时间,反映泪膜的稳定性。TBUT小于10秒为不正常,表示泪膜不稳定。——越长越好。

Nelson评级:是用滤纸采集结膜杯状细胞和上皮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测,Nelson分级0级和1级正常,2级和3级异常。

上述具体检查和介绍详见我们出版的《眼视光门诊视光师手册》

这个研究证实口服omega-3 脂肪酸能缓解、改善计算机视觉综合征相关干眼症状。

作者接着在2016年又发表了一个论文,评价了短期使用omega-3 脂肪酸(O3FA)对中青年视频终端(VDT)使用者干眼症状的改变观察。研究进行了45天,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此外,同样是印度的研究者Thakur A(2016)观察了服用Omega - 3脂肪酸12周的每天使用电脑8~10小时的中青年(25~45岁)患者,也发现了O3FA对干眼症状的积极影响。

目前还不清楚Omega - 3脂肪酸改善干眼的机制,推测是它稳定眼表炎症和免疫调节因子从而改善稳定泪膜。


小结


按这些研究结论,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等深海鱼油富含omega-3 脂肪酸。而绿色叶蔬菜和大豆等素食中缺乏omega-3 脂肪酸。所以,上网课多不能只吃素,要搭配吃鱼,尤其是深海鱼。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omega-3 脂肪酸的产品,

个人认为不吃也罢,保证均衡饮食即可。

参考文献


【1】 Bhargava R, Kumar P, Phogat H et al. Oral omega-3 fatty acids treatment in computer vision syndrome related dry eye. Cont Lens Anterior Eye 2015; 38:206–210.

【2】 Bhargava R, Kumar P, Arora Y. Short-term omega 3 fatty acids treatment for dry eye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visual display terminal users. Eye Contact Lens 2016; 42: 231–236.

【3】 Thakur A, Agarwal R, Jain AM et al. Twelve weeks treatment outcome of omega-3 fatty acid in computer vision syndrome dry eye: an open label,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 J Evol Med Dent Sci 2016; 5: 3170–317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