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說:我們國家只一種語言;辜鴻銘:中國文字千年統一

20世紀初時,西方國家之間曾有這麼一句話:

“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

辜鴻銘是晚清時期,最富盛名的語言學家之一。在西方流行的這句話,也足以證明他在國內外的地位。

然而就是這麼一位大師,身上有著許多說也說不完的趣事。其中,就有辜鴻銘回答一個外國人,關於為什麼中國方言這麼多的責問。

​外國人說:我們國家只一種語言;辜鴻銘:中國文字千年統一

而博學多才的辜鴻銘,當然沒有被這個問題難倒,他簡單地向外國人回答了這個問題,也向西方國家展示了漢語的魅力。

一、地大物博,文字統一

有一次,辜鴻銘碰到有一個外國人問他:“為什麼中國的方言那麼多?”

這個外國人提出的問題,意思是指為什麼與歐洲國家的那麼多語種相比,中國的形成的卻是很多方言。以當時這個外國人的語氣,這句話是帶有多少輕蔑的意思在裡面的。

​外國人說:我們國家只一種語言;辜鴻銘:中國文字千年統一

辜鴻銘學富五車,對這個問題自然是遊刃有餘。

他很快反應過來,反過來問這個外國人,說:

“為什麼歐洲的語種那麼多,而中國土地廣大,人口眾多,實等於全歐洲!中國的語言雖然不統一,可是中國的文字數千年是統一的。”

辜鴻銘這句話很好理解。

我國自古以來的面積,大多數時候都跟歐洲差不多,之所以方言反而比歐洲多,第一個原因就是我國在與歐洲國家差不多的面積裡,人口也很多,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

​外國人說:我們國家只一種語言;辜鴻銘:中國文字千年統一

歐洲面積雖然也很大,但是人口密度完全比不上中國。並且,歐洲國家不像中國一樣,中國從秦朝時候就開始統一了文字。

文字能夠統一幾千年,對於人民的生活來說,完全是利大於弊的。

二、民族氣節,享譽中外

俗話說:十里不同音,千里不同俗。

以前的時候,人們的交通不方便,兩個地區的人們交流也很困難。

但即使因為地理等因素的差異,中國各地區的人民不能統一語音的發音,卻也能根據統一的文字,達到語言上的統一。

​外國人說:我們國家只一種語言;辜鴻銘:中國文字千年統一

所以,中國雖然方言很多,但是卻沒有像歐洲國家一樣,演變成許多語種。

一個地區的語種越多,人心也就散了。

中國方言多,但始終是同一個語言,很大程度上,為我國的民族凝聚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迄今為止都能屹立在世界之林,就有文字統一的功勞。

​外國人說:我們國家只一種語言;辜鴻銘:中國文字千年統一

歐洲國家因為沒有文字的統一,演變成了很多語種。語言不統一,人們心裡的隔閡也就越遠了。

辜鴻銘回答外國人的這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辜鴻銘的民族氣節,以及他對我國文化的自信心。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文字就是它傳播的載體。在這個國人自信心普遍不高的時代,很多人忽略掉了,一直以來我們國家的民族氣節和精神,都是西方國家望洋興嘆的。

​外國人說:我們國家只一種語言;辜鴻銘:中國文字千年統一

辜鴻銘就一直為我們我家的民族氣節和精神,十分自豪。

三、心靈之語,詩意之歌

一直以來,很多西方國家的人都認為,漢語是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甚至有很多國人。也因為近情情怯等因素,對母語產生了一些牴觸心理。

然而這些人,都是沒有真正見識到漢語的魅力的。

就像辜鴻銘所說的一樣:“中文是心靈的語言,是富有詩意的語言。”

漢語是複雜的,它的精髓需要挖掘出來細細品味,所以它不像其他簡單的語言,很容易學習。

​外國人說:我們國家只一種語言;辜鴻銘:中國文字千年統一

有一次,辜鴻銘在英國的街頭看報紙。有些英國人路過,叫他報紙都拿倒了,便嘲笑他中國人真是笨。辜鴻銘不以為意,不緊不慢用流利的英語回道:

“你們的英文太簡單,正著讀顯不出本事。”

辜鴻銘地道的英語口音,震驚了在場的所有外國人。

漢語是中國所有方言的核心,它就像一棵高大粗壯的樹,所有的方言是它的枝葉,從它那裡汲取養分,並永遠地圍繞著它。漢語也正是反過來汲取了方言的優點,沉澱了更多魅力。

​外國人說:我們國家只一種語言;辜鴻銘:中國文字千年統一

中國的方言與漢語,是相輔相成的。

不同地區的人說的口音不一樣,但精神內核卻是一樣的。外國人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狂妄自大的原因,從他們的多語種也可顯而易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