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你親不親,一個實驗告訴你

全篇字數 1718字 閱讀時間 6分鐘


孩子和你親不親,一個實驗告訴你

愛的本質是餵養嗎?

母乳不足的媽媽們還在自責嗎?

你擔心孩子跟你不親嗎?

有一位心理學專家

有人說他是心理學界的梵高

有人批判他的實驗不人道

今天的課程,由我為你用一節課

走進這位心理學家

解開依戀關係的秘密


孩子和你親不親,一個實驗告訴你

母親剝奪假說 [ maternal deprivation hypothesis ]

兒童在人手不足的孤兒院不能得到正常發展是因為他們缺乏可以與之形成依戀的、來自媽媽的溫暖和疼愛的照料。後經過觀察,例如在中國、俄羅斯、以色列,對人員充足的福利機構的研究揭示出,由多個反應敏銳的保育員養育的嬰兒發育很正常,後來到了兒童期,他們和那些在家裡長大的孩子的適應能力一樣好。


孩子和你親不親,一個實驗告訴你

社會刺激假說 [ social stimulation hypothesis ]

嬰兒需要跟反應性的陪伴者持續地互動,無論養育者是一個人還是幾個人,這樣才能得到正常的發展。嬰兒啼哭、微笑、咿呀學語時養育者過來照顧自己,他們自己的行為與養育者之間的這種聯繫可能使嬰兒施展這種"掌控“並得到了他人的關注和疼愛時,他就形成了對他人的積極心理作用模型,而且變得對他人更友好。

遭受社會剝奪的嬰兒,他們會發出很多信號,但很少從負擔過重或疏忽大意的養育者那裡得到回應。這些兒童從他們早年經歷中學到,他們要吸引別人注意的努力是徒勞的,這種消極想法折射了孩子關於他人的消極心理作用模型,最終可能會形成習得性無助。


孩子和你親不親,一個實驗告訴你

兒童能從早期的社會剝奪中恢復過來嗎?

如果兒童從小就沒有受過虐待,且在1歲末的時候被一對受過良好教育、富足的夫婦收養,或收養父母本人具有積極的依戀關係心理作用模型,那麼恢復效果就會特別好。遭遇社會剝奪的或受虐待的嬰兒和學步兒,如果把他們安置在可以敏感負責的養育者那裡得到很多關注的家庭裡,他們就能克服早期形成的許多障礙。


孩子和你親不親,一個實驗告訴你

生在孤兒院的亞洲孤兒

Clark & Hanisee, 1982 , 研究了一組亞洲孤兒,他們在來到美國之前分別生活在孤兒院,收養家庭和醫院。雖然這些孩子經受過殘酷的環境,但是他們取得的進步令人驚訝。在具有豐富刺激的中產階級收養家庭生活了兩三年後,這些被收養的亞洲兒童在標準化智力測驗和社會成熟性方面都取得了高於平均數的成績。

嬰兒對母親的依戀到底是因為他們的天性還是因為後天餵養的環境所致? 1958年當選美國心理學會主席,來自威斯康辛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哈里.哈洛,他曾在學會的年度大會上發表了著名的主席致辭,題目叫做《母愛的本質》,沒錯,他就是恆河猴實驗的主要創造者。他和他的搭檔、助手與恆河猴之間發生了一些列的互動,後來他的實驗對嬰兒對他們的母親形成強烈的依戀做出瞭解釋。


孩子和你親不親,一個實驗告訴你

章節精華-安全感

每個人,都需要安全感,對安全感的需要是一直存在的。就算是建立了依戀關係的嬰兒或者母親,也會面臨很多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分離的時刻或者依戀關係受到挑戰的時刻。你無需感到自責,因為發現孩子,給予孩子恰到好處的愛,是我們一直在進行的事情,從來沒有停止過,當你懂得了孩子對安全感的需要,從現在開始,去試著給予他們情感的聯結,幫助他們獲得安全感,信任感,只要開始,永遠不晚。


孩子和你親不親,一個實驗告訴你

哈洛選擇了恆河猴

因為實驗需要把母親與嬰兒分開,所以不能選擇人作為實驗對象,哈洛選擇了恆河猴作為自己的實驗對象,研究地點是威斯康星大學靈長類實驗室。

哈洛對恆河猴做了什麼?

哈洛取了8只幼猴,它們剛出生6-12小時,他將每隻幼猴放在一個籠子裡,每個籠子裡有兩隻母猴,但它們都是假的,叫做替代母猴。兩個代

母都由堅硬的鐵絲網製成且安裝了粗糙的頭部,其中一個代母鐵絲網露在外面。另外一個代母的鐵絲網裹在毛巾布裡。8個籠子和8只猴子被分在了兩個組裡,其中一個組的四個籠子裡的鐵絲網代母有牛奶,毛巾布代母沒有;另外一個組的四個籠子中,只有毛巾布代母有牛奶,幼猴喝的奶量是一樣的,並增加了相同的體重,他們與替代母猴相處了6個月,那些從鋼絲代母吃奶的幼猴只有在飢餓或口渴時,短暫地找鋼絲母猴,但絕大部分時間攀在或緊貼在毛巾布母猴的身上。

結論 依戀不僅僅與食物有關,還包括一些來自天性的東西。


孩子和你親不親,一個實驗告訴你

哈洛又對恆河猴做了什麼?

他放置了一個會敲鼓的機械熊,這個玩具可以發出巨大的噪聲。無論提供牛奶的代母是哪個,害怕的幼猴都蜷縮在毛巾布母猴身上。這與真正的母猴養育幼猴時的行為相符。嬰兒每天花上很多時間粘著它們的母親,並且在害怕時奔向母親,以尋求舒適和安慰。

研究結果表明 與母親長時間的身體接觸是有益的。


孩子是否和你親,主要來自他們嬰兒時期和你相處的是否溫馨和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