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隔代亲?

飞天蜈蚣168


我己经当姥姥了,看到小外孙就格外的亲!女儿常说我偏心眼,对宝宝比对她小时候好,哈哈,有可能吧。女儿小的时候,初为人母,我面临着各种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以求事业上进步,努力学习生活常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家人的幸福,女儿说她的成长是我读书陪伴长大的,当然,最重要的是对女儿寄于很深的希望,相应的就是严格要求了,女儿说妈妈你现在可比以前慈祥多了[害羞][害羞][害羞]。有外孙时,我己经走到我事业和生活都变得顺利,没有任何压力,心情当然好了,看到可爱小外孙,什么都觉得好,特别是这个可爱的小伙子各方面都很棒,当然更惹人爱了呀,更重要的是生活角色发生了转变,小外孙的教育主体是他的爸爸妈妈,他爸爸妈妈又很优秀很有责任心,当姥姥的我只要做好对小外孙生活上照顾和辅助的教育就好了,肩上的责任没有那么重,小外孙给予我的只有开心还是开心,当然,隔代亲是对儿女的爱的延续,孙辈的健康成长更是儿女们的幸福将来。


雪之梅wym


一般老年人对自己的孙辈会格外的亲近,比对自己的子女还要疼爱。

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我女儿的爷爷。

据孩子的奶奶说,年轻的时候他从来都不喜欢看孩子,自己的三个孩子从来都不说照看两眼,听见孩子哭都烦。

可是有了孙女,性情大变,天天没事搬个小板凳坐在孙女边上,孙女看小猪佩奇,他看孙女,边看边笑,一脸疼爱。

为什么会 “隔代亲”呢?除了血脉传承的原因外,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也挺大的。

其实老年人的内心是孤独的,年轻的时候风风火火地奔生活,周围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对孩子大多是负责任的爱护关心,不像老年人,孩子对他们来说是新生的希望,是心灵的慰籍。

但是隔代亲也有不好的地方,爷爷奶奶把孙子孙女宠上了天,很多无法无天的“熊孩子”就是被爷爷奶奶的溺爱惯起来的。

对于爷爷奶奶无底线的溺爱,一定要说不,亲归亲,不能因为爱害了孩子。


一个独独独


为什么会隔代亲?就拿我爸来说吧,小时候他对我们这些小孩超级严厉,虽说心里很疼爱,但从来不在面上表露出来,也几乎不抱我们,一副威严的大家长模样。我女儿小丑雅是家里的第一个孙子辈的,直接把我爸给改造了一轮。我爸还没退休,仍然是工作同志,但那家伙一下班第一件事情就是往家里跑,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找小丑雅,每天抱着她乐呵乐呵地散步聊天……我跟我妈整天嘲笑他,现在变成了一个慈祥的老爷爷。

对于这种隔代亲的现象我妈是这样解释的,年轻的时候生活压力太大工作太忙碌,每天就想着怎么赚钱怎么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结果一不小心孩子就长大了。抱着孙辈,仿佛又回到了从前自家孩子小时候。我妈也说了,好多次抱着小丑雅,眯着眼看,仿佛就是我小时候的模样,自己也似乎年轻了很多很多岁。

“隔代亲”首先是一种补偿心理,然后是对过去自己的检讨,最后则是重温自己的年轻岁月。


小丑雅成长记


人们都认为,爷爷奶奶和孙子之间有很特殊的情感。大部分老人都把希望寄托给这个孙子,所以多数老人也很溺爱。看过了很多这样的现象,人们把这种感情叫做“隔代亲”。想想也是,自己的孙子怎么说也是自己这一代的希望,多一点溺爱也是正常的。虽然在此期间,儿子和儿媳总说“别惯坏了”,但是老人总是一如既往的“不听”。但是,黑龙江哈尔滨延寿县小家辉的奶奶却不是这样。因为自己一个人打工要养三个小孩子,就对5岁的孙子特别严厉,甚至动手教育成为常事。

12月25日,黑龙江哈尔滨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新闻发生在延寿县,事情来源于一位网友的举报视频,由此记者也对此展开了调查。视频中,一位老人对孩子大打出手,期间并伴随着拖拉拽。从视频中,看不到任何老人对幼年孩童的爱戴。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何老人如此对待孩子?这一些疑问充斥着人们的脑海,随着记者的深入调查,这一切也开始被揭开了序幕。

据了解:小孩子今年5岁,名叫家辉(化名),视频中穿红色上衣的是小家辉的亲奶奶。小家辉的爸爸一直在外打工,妈妈的精神状况不好,也随爸爸打工在外。因此留下家辉和其它2个孩子一起跟着爷爷生活,但是爷爷又爱喝酒。每次喝完酒,3个孩子总是饭都吃不上,所以奶奶就一个人抚养这3个孩子。

令记者想不到的是,小家辉5岁了,但是还不会说话。也因此,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奶奶身上,奶奶哭诉着一再表示“我家庭不太富裕,挺困难的。我家老爷们爱喝酒,喝完啥也不管就打我。所以我在外边常年打工,3个孩子都是我赚钱养大的。”每次打完孙子家辉,这位奶奶总是心疼不已。

但是当记者询问邻居时,邻居表示:“那个孩子太可怜了,天天打,一天3、4遍,还不给孩子吃的。一天就给孩子吃一顿饭,有时一顿也不吃。把那孩子打的,孩子都害怕她。”

这段奶奶虐待孙子的视频在传上宝妈群的时候,爱心人士也表示“真的受不了,那孩子身上没一块好肉,5岁的孩子也才20多斤。嘴上都是血,一边吃一边流血,他饿总要吃,他吃不饱。”

当奶奶听到别人的批评和教导后,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记者说“我接受你们的教训,绝对不再这样了。大家都说,我不可能不改,我已经知道错了。”

目前,此事引起了当地妇联的关注。同时,爱心人士也把小家辉送到医院救治。

从以往的认知中,“隔代亲”才是大部分人们脑海中的样子。但是,面对奶奶如此对待亲孙子,甚至可以用虐待来形容,这让旁观者想不通。5岁的孙子虽然还不会说话,但这却不能磨灭双方的亲情关系。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亲情体现在哪里?

再者,从家庭中孩子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可以看出这是个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对于这个家庭的状况表示痛心,但是对亲孙子进行虐待和毒打无济于事,更何况孩子才5岁大小。如果孩子的父母回来,看见此情况会如何想?再者5岁的孩子还属于未成年人,虐待儿童侵犯了儿童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关于留守儿童被亲奶奶虐待,你怎么看?因为爷爷打奶奶,奶奶就打孙子吗?说好的“隔代亲”呢?


悦享新社会


1,小时候每逢大年三十,家父将供奉祖宗牌位请出来,摆放在供桌上,上联:永言孝思。下联:祖豆千秋。年年如此,就是“破四旧”,“立新风”的年代,家父用毛笔饱蘸汁写在红纸上,再贴木板上而从不间断,每年供奉到正月十五。

2,一块祖宗牌位的两句话道出由上辈人留下的“骨肉相连,血脉相通”的世代传承至今,父母在世时对我们兄弟姐妹的后代,依然如故,比对待儿女还亲。尽管父母离世了,隔代亲情照旧延续。

3,人之初,性本善,隔代亲情是人的本性,虽然和孙子不在同市,可骨血相连共的共性象根无影的绳子将我们两颗心连接在一起,尤其是这代孩子也一家一个,更显珍贵亲切,有时觉得象打板供起的“小祖宗”。


老刘105751014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双职工家庭中的隔代教育是一个颇令人无奈的话题。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趋酷烈,年轻父母一般缺少时间精力进行亲子教育;

而大量老人退休后不管是时间和精力都变得充沛起来,于是他们把对孙辈进行隔代教育作为对寂寞孤独的退休生活的调剂。

根据调查显示,上海目前约六成的儿童由祖辈为主养育,北京、广州近一半,这个比例和全国各城市大致相当。

从人性上来说,隔代人亲近是人之常情,爱孩子没有错,但是隔代教育的爱必须有分寸感、有边界感、有原则性,不能因为老人的爱没有“断奶”而蒙蔽了双眼,最终变成了孩子的祸害。

由隔代亲带来的教育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比方说,过度溺爱容易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不仅容易形成自私的性格,还影响到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阻碍其人际交往;

老人出于对孩子的心疼,事事包办,这样不利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影响孩子的独立性。


新东方家庭教育官方号


隔代亲,我深有体会。我闺女是我们和孩子姥姥一起带大的,老人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很多心血。没有孩子以前总是看养生类的电视节目,现在是每天都要看科学育儿节目,原来脾气很急,现在都尽量控制情绪,害怕影响孩子。经常会和我们俩讨论在培养和沟通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尽管如此,老人和我们的观点和做法上还是会出现分歧,还是会对孩子过渡溺爱和保护。孩子很明显也能感受到这种区别待遇,所以往往她姥姥就会充当庇护的角色。不过在孩子的习惯养成和性格塑造上,没有什么是不能和老人沟通的,至于是否能达成一致共识,也是有很大可能性的。在爱的领域里,对错的成分可能会模糊化,却也容易改变我们对对错本身的看法。


安安爸爸聊教育


这是个深层次的伦理与情感问题。人类同其他的生命体一样,附有传宗接代的天赋和本能。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生命的认知会有不同。随着年龄变化和身体的衰老,对死亡和新生的感受会愈加强烈,因此老人在潜意识里对孙辈的情感会表现得更加直接,产生过多的、过度的甚至是无原则的关切与保护。所谓隔代亲,主要就是老年人的心态对自身生命延续的深深渴望投射到他们的孙辈,呵护孙辈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们自然衰老的正常反应。人老多情,人老脆弱,老小孩等说法也是这一方面的直接体现!


重返本真


这是个深层次的伦理与情感问题。人类同其他的生命体一样,附有传宗接代的天赋和本能。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生命的认知会有不同。随着年龄变化和身体的衰老,对死亡和新生的感受会愈加强烈,因此老人在潜意识里对孙辈的情感会表现得更加直接,产生过多的、过度的甚至是无原则的关切与保护。所谓隔代亲,主要就是老年人的心态对自身生命延续的深深渴望投射到他们的孙辈,呵护孙辈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们自然衰老的正常反应。人老多情,人老脆弱,老小孩等说法也是这一方面的直接体现!


情感的暖阳


你是怎样理解和看待隔代亲,这个现象的?我是50后的奶奶,缺实是体会到了隔代亲的感觉,以前没结婚的时候,看到我母亲对她那几个孙子那种疼爱,让我都有点不理解。等到自己的孙子出生后,真是让我喜出望外,当奶奶那种心情让我无法表达,孙子是08年出生,己上小学2年级了,天天在我们家吃饭上学。放假去姥姥家里住,我有一个星期见不到,我就想的晚上睡不着觉,我丈夫就说我,发贱,天生是一个受累的命。年轻的时候,上班忙于工作,自己虽然一个孩子,也没有感觉多么亲,论到孙子那种亲真是骨肉相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