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八關之首,號稱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探尋老子千年之謎

天開函谷壯關中,萬古驚塵向此空。

望氣竟能知老子,棄繻何不識終童。

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是中國古老的傳說,也是道教故事中成仙的典例。劉向《列仙傳》記老子出關:“後周德衰,乃乘青牛車去。入大秦,過西關。關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強使著書,作《道德經》上下二卷。”

洛陽八關之首,號稱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探尋老子千年之謎

函谷關是我國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這裡曾是戰馬嘶鳴的古戰場,且其地處“兩京古道”,建關3000多年間,曾發生大小戰役200餘次,其中有16次重大戰役甚至影響了中國歷史的進程。圍繞這座重關名城,還演繹了“雞鳴狗盜”、“公孫白馬”、“楚漢爭關”、“玄宗改元”等眾多歷史典故。

洛陽八關之首,號稱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探尋老子千年之謎

提到函谷關,歷史上它是個刀劍如夢的地方,古來多少征戰,都在函谷關前決出勝負;提到函谷關,它還是個故事匯,耳熟能詳紫氣東來,雞鳴狗盜,白馬非馬。

洛陽八關之首,號稱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探尋老子千年之謎

函谷關最吸引人的地方不僅僅因為它是雄關,因為經歷過3000多年的風雨,如今雄關的蹤跡神采已難覓,但其由此引發的老子道家思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明。

洛陽八關之首,號稱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探尋老子千年之謎

也許我們沒有看過道德經,也可能背不熟道德經全文,但我們每個人都能說出道德經中智慧,比如說福禍相依,來者不善,天長地久,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虛懷若谷,大器晚成等等。拿破崙有言:世界上有兩種力量,刀劍和思想,從長遠看,思想勝。函谷關就是這樣一個思想勝出刀劍的地方。

洛陽八關之首,號稱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探尋老子千年之謎

而關於老子出函谷關後的去向,一直就是歷史上的一個謎。老子在此關寫下了傳世之著“道德經”後,出函谷關而去不知所終,給世人留下了一個大大的謎團。有人說他出道成仙了,也有說去了遠方的其它國家,更多是說他死在了途中,許許多多的假設都沒得到證實,這也許會成為一個永遠的謎。

洛陽八關之首,號稱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探尋老子千年之謎

“老子出關”一直被後人津津樂道,“紫氣東來”也成了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基因,紫氣成為吉祥、祥瑞的象徵。老子騎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個著名的意象,青牛後來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騎。

洛陽八關之首,號稱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探尋老子千年之謎

傳說當時老子對周王朝的衰敗感到無力,準備離開家鄉四處遊歷。待他走到函谷關的時候,函谷關的總兵尹喜將他攔了下來,因為他看到紫氣東來的同時,老子正好騎著青牛出現,所以他認為老子是貴人。

洛陽八關之首,號稱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探尋老子千年之謎

但是老子去意已決,尹喜想要留下他,於是想了一個為難老子的辦法,讓老子留下自己的一篇文章,如果老子寫不出來,那麼就要留下來。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老子花了非常短的時間就將一篇文章寫給了他,於是輕鬆的出了函谷關。而他留下的這篇文章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道德經》。

洛陽八關之首,號稱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探尋老子千年之謎

如今的函谷關,已經成為了一個古文化旅遊區,景區內新建了東門關樓等復古建築,以及道家道教相關的太初宮、函谷大道場、雞鳴臺、函關古道等,是一處融軍事文化和老子文化於一體的人文旅遊區。地址位於靈寶市函谷關鎮王垛村,距三門峽市市區75公里。

洛陽八關之首,號稱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探尋老子千年之謎

2018中國黃河旅遊大會上,函谷關歷史文化旅遊區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景區內的景觀建築,處處蘊含著老子文化的深刻內涵,讓人彷彿暢遊在《道德經》的長卷中。

洛陽八關之首,號稱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探尋老子千年之謎

靈寶函谷關這塊誕生《道德經》的靈谷聖地,被國家列入“絲綢之路”整體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河南省也已把函谷關旅遊區作為文化和旅遊相融合的試點景區重點發展。對於喜歡歷史的朋友們來說,不妨到此來重走一遍歷史的軌跡,去探尋體驗一番歷史留下來的厚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