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姐说法” 第八期《远离毒品危害 共建平安家庭》

“三八”维权周,成都市妇联、成都市禁毒办与您携手“远离毒品危害 共建平安家庭”。从自己做起,不让毒品进家庭,清醒认识毒品的危害性,自觉遵守国家禁毒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提高防毒、拒毒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牢固构筑起拒绝毒品家庭防线。

一、毒品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二条: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蓉姐说法” 第八期《远离毒品危害 共建平安家庭》

二、毒品的危害

毒品不仅直接危害大,吸食毒品的费用也是非常高,一旦沾染毒品,将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也容易造成近亲属的困扰,严重者家庭破裂,危害社会。

“蓉姐说法” 第八期《远离毒品危害 共建平安家庭》

三、毒品预防教育家长要做的十件事

1.做好表率

以身作则,饮酒适度,不碰烟草,远离毒品,成为孩子的表率。

2.了解危害

学习了解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等禁毒知识,成为子女拒绝毒品的导师。

3.信任沟通

与子女沟通要保持顺畅,对于孩子面对的困扰及时开解,在陪伴中巩固信任,随时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4.交友引导

了解孩子的朋友,与他们经常接触,告知他们在一起玩耍的注意事项、原则,教育孩子谨慎交友。

5.设定界限

告诉孩子处事的原则和底线,对触及 “底线”的事要坚决说“不”。

6.安全教育

教导子女学会自我保护,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不出入复杂场所,在公共场合注意自身安全。

7.充实生活

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制定充实的学习、娱乐计划,不要让孩子感到无聊。

8.细心观察

提高警惕,对孩子在性格和行为上的异常表现,应及时进行辨别。

9.及时矫正

发现孩子有了不良嗜好,或长时间停留在网吧、KTV等娱乐场所时,应及时教育和纠正。

10.联动防毒

与老师、其他家长、朋友、社区工作人员互通信息,形成合力。

四、青少年如何防毒、拒毒

(一)学会心理调控,增强防毒意识

1.学会把握好奇——提升自控力

2.学会面对挫折——增强意志力

3.学会正视毒品——克服虚荣心

(二)明晰行为规则,掌握拒毒技能

1.学会自我矫正——摒弃不良行为习惯

2.学会选择场所——远离不适宜青少年活动的场所

3.学会谨慎交友——请三思而后行

五、成都市群众举报毒品违法犯罪奖励办法(节选)

对毒品违法犯罪举报人应按下列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

(一)举报生产、加工和制造毒品厂(点)的,根据毒品缴获量等相关案件情况,每案奖励1万元到20万元。

(二)举报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海洛因、冰毒、麻古等毒品的,按缴获毒品量进行奖励(氯胺酮等其他毒品,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非法药物折算表(200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关于审理若干新型毒品案件定罪量刑的指导意见》的标准予以折算):

不满500克的,每案奖励1000元到5000元;

500克以上不满1000克的,每案奖励5000元到1万元;

1000克以上不满10000克的,每案奖励1万元到10万元;

10000克以上不满100000克的,每案奖励10万元到20万元;

100000克以上的,每案奖励20万元到30万元

(三)举报涉及麻黄碱类复方制剂、麻黄素及其他易制毒化学品相关犯罪行为,达到法定定罪量刑标准数量的,每案奖励2000元到2万元。

(四)举报公共娱乐服务场所内吸食毒品活动和地下吸毒窝点的,根据查获吸毒人员情况,每案奖励2000元到5万元;公共娱乐服务场所从业人员举报本场所涉毒问题的,除按本规定奖励外,还予以额外表彰。

(五)举报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根据铲除量每案奖励1000元到1万元。

(六)举报在逃重大毒品犯罪嫌疑人线索的, 每抓获1名网上逃犯奖励1000元,每抓获1名省督逃犯奖励5000元,每抓获1名部督逃犯奖励1万元;提供悬赏通缉的重大毒品犯罪嫌疑人线索的,按照悬赏规定奖励的数额进行奖励。

(七)对打击毒品犯罪、治理严重毒品问题有特殊贡献的举报人,奖励5万元到50万元。

(八)其他应予以奖励的检举毒品违法犯罪的情形,可以酌情予以奖励。

国家禁毒办制作了禁毒公益宣传片《别让“我以为”变成“我后悔”》。钟南山院士在宣传片中从医学专家的视角介绍了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号召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健康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