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孝顺老人就一定要事事顺从吗?

清水弯弯hrp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不是圣人,也同样有缺点和过失过错。作为成年的子女,我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有自己的判断和自己面临的实际的情况,不一定父母采用的方法或者坚持的原则就一定适用于我们自己。每个时代、历史时期,每个不同的个体都有他自己的特征和特点、个人追求、风格等等,以前“知识越多越反动”,“臭老九”“资本家”都是批判的主要对象,能说它正确与否吗!那要符合当时的、个人的实际。父母的心意我们明白并且深深感激,但对他们可能的过错我们稍加规劝,他们意向不愿听从,我们依然恭敬如旧,不拂了老人的心意。我们可以担忧却不怨恨。我想,我们有同样的权利坚持自己的坚持,只要我们有这样的把握并且完全能承担所有的结果,只有我们自己才最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才能让我们自己的人生觉得有意义。我们始终要一个人完成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父母或任何人只能是参与分享其中的部分内涵,不可能代替。父母能明白这其中道理我们耐心去沟通,不能明白,我们态度上一定做到令他们满意,实际操作不还是我们自己吗。我们的生活快乐满意不就是父母的满意吗,他们最后会明白的,对父母最大的尊敬是我尊敬了自己的生命,完成了我的生命中不同身份所对应的种种不同责任义务。


魁誉


我觉得不能事事顺从,要分情况。

以我自己亲身经历,今年春节因为疫情只能呆在家里不出门,政府也宣导尽量不出门 ,但是我的爸爸不听,仍然坚持频繁出门,我无法认同,好言相劝,讲事情的严重性,仍然不听,最后我们大吵了一架。虽然和长辈吵架不对,但是我还是觉得如果长辈错了,还是应该要讲出来.......


小胖儿和小墩儿


我的父亲是非常勤劳的人承担着挣钱养家的职责,我母亲是非常慈祥善良的人,招全家人品尝到开心幸福快乐的味道,我爱自己的爸爸妈妈,觉得天下的父母都是值得儿女敬爱的人。结婚后尽百分之百的能力善待公婆,可是公婆讨厌我的柔弱无能体弱多病,不喜欢我的老实本份善良,公婆非常喜爱自己的女儿机灵活泼貌美如花心眼多,两个女儿是心肝宝贝,我就成了他们疼爱女儿的眼中钉肉中刺,我受不了被歧视冷落仇恨的家庭气氛,逃离了家庭摆脱了黑暗的社会。孔雀东南飞中的恶婆婆不值得儿媳妇孝顺!


我爱中国


我今年四十八岁,俺有七十六的母亲、七十二岁的父亲!

我日子过得一般,对父母只有一个字‘’顺‘’。

我的父母明事理,对亲朋好友、友善,对儿孙尽职尽责。

父母也不图好吃好喝,更不求穿金戴银。

我们姐弟三人,孝敬父母以‘’顺‘’为标准,父母生活的顺心,才有健康的身体,舒心的生活。

‘’顺‘’者为孝,你做到了吗?


一杯仙


百善孝为先,是传统美德,但孝顺并不代表事事顺从,事事顺从为愚孝!

羊羔贵乳,乌鸦反哺,何况是我们人类,更应该孝顺父母,懂得感恩。

孝顺指的是,当父母老了,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他们生我们小,我们养他们老。

至于说事事顺从,没必要,因为老人们的思想大多有点守旧,他们说的做的并不是全对,不对的我们也不能认同。

有些人就事事顺从父母。认为父母的话不能违背,无论对错都要服从。这样的孝顺并不好。

有这样的家庭,婆婆和儿媳闹矛盾,婆婆指责儿媳,儿子就认为媳妇做的不好,对媳妇打打骂骂的,这样就容易造成婆媳不和,家庭矛盾,甚至出现分裂。

家庭生活中,婆媳关系是主要的矛盾体,处理不好误会越来越深,所以为人子,为人夫,角色很重要,不能偏袒任何一方,理性的处理,才能阖家幸福。


萧默165


孝不是让你事事顺从!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当然父母也不是圣人,事事顺从反称愚孝!你说呢?

可话要说回来,父母把我们养大不容易,他们老了,需要我们的时候,自然我们也要好不犹豫的在他们生边照顾!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我很幸运,不管是爸妈还是公婆都是很讲理的!因远嫁不能经常回娘家,每逢过节都会给爸妈转点钱过去,网上买些他们需要的吃的穿的等等寄回去,抽空就回去看看二老,干些力所能及的事,现在网络时代,几乎俩天跟爸妈视频一次!

公公婆婆吧!起初我生完孩子那年,跟婆婆有过一次摩擦,后来想想也不怪她,毕竟我那会生孩子在医院花了不少钱,都是婆婆出的,难免她心里有些怨言,所以我不怪她!公公也是在我家宝一岁多点的时候,因为我小姑家的孩子一直是我公婆看的,我家宝一岁前一直我妈帮忙看,一岁多才回的婆婆家。所以公婆对孩子还是有点隔阂。这不为俩孩子的事公公跟我吵过一次,后来老公在外边租了房子,我们就搬出去了住!

从那以后很少回婆婆家,这样过了俩年,刚开始我心里真的恨他们,发誓以后不会管他们!直至公公摔着住院,我这心吧看了又不忍心,毕竟老公对我很好,他是老公的爸,女人就是心软!这不,我跟老公一直在医院照顾着,直到出院!

打公公出院以后,公公对我的态度就变了,慢慢的也喜欢我家孩子了,有啥吃的赶紧给送过来,现在吧,隔三差五的回婆婆家吃顿饭,回去帮他们收拾收拾房间,陪他们说说话!这样的感觉还是蛮幸福的!

所以,我就发誓: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全力以赴 毫无怨言的照顾好我们家四个宝!不让他们老无所依!


铜娃娃的故事


这个问题,其实不必问,《弟子规》已经给出了答案。

《弟子规》里有这样的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下面还有: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上面一段,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孝顺,下一段,则告诉我们,在长辈有错的时候,不该听的还是不能听的。应该说他们,让他们改正。只是在说的时候,要讲究“和颜悦色”,尽量不让他们感到难堪。他们如果打你骂你,坚持错误,你也别反抗,但是要坚持自己的观点。

所以,古人虽然尊崇孝道,但并非迂腐,亲人有错,还是不能听的。

你说的婆婆已经84岁了,还是提出各种毫无意义的要求。但是,在你看来毫无意义,或许婆婆觉得很有意义呢。老人年龄大了,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事,就尽量顺从。

如果你觉得真的毫无意义,可以跟婆婆好好沟通一次。婆婆作为母亲,肯定是心疼自己儿子的。所以,沟通的时候,尽量掌握技巧,突出你老公为了帮婆婆办事,身体是如何劳累,精神是如何紧张,却咬紧了牙关不愿意跟母亲提。

如果婆婆有所触动,此时你就可以闭口不言了,留下时间让婆婆反思。如果婆婆依然认为,自己的事情非做不可,自己却认为确实毫无意义,可以做两次,找正当理由帮老公拒绝一次,慢慢让婆婆习惯。

80多岁的老人,还是多哄着,让她心情舒畅。老人身体好,才是做晚辈的最大的福气。



惟之之


孝是孝敬,顺是顺从。孝顺就是对老人最大程度顺意和满意。所以子女对得老人如果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因为道理很简单,十个月怀胎孕育,出生后养活18岁成人,父母基本上都是舍不得花舍不得用,别人给的稀罕物舍不得吃,拿回来让孩子尝,把好吃好喝的东西留给孩子,可以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是父母的希望和一切。然而当变老之后,身体不灵便了,牙也咬不动了,眼耳也不好使了,还有操劳一辈子落下浑身病痛的。当孩子的想一想,父母含辛茹苦忙碌一生为了啥为了谁?他们翻盖的房子攒下的家业给了谁?一分都没给别人除了给孩子。那作为孩子为什么就不能买点可吃管喝的食品让父母尝尝品品,就如同当年他们对你一样,他们还能吃多少喝多少用多少,鹿羊等动物还有跪食母乳的感恩爹娘情怀呢,何况人哩!

有个邻居小伙父亲不在了。在母亲八十大寿时告诉妈;从今开始回报母亲养育十八年的恩情。此后凡在家不出外,每天到母亲身边床前陪伴尽孝,洗衣端饭从未间断,此事传出后,邻居都以他为榜样侍候爹娘,事迹传遍几条街,影响带动很多人,连市长书记都给他颁了奖。可见孝敬父母问题本来是小事也很正常,但政府奖励提倡说明了什么。当前社会上孝老爱老仍没有达到或成为普遍现象,仍要大力倡导推广。你们养活我小,我必养活您老,不离不弃,唇齿相依,难道不该么朋友们?

当然,满足老人意愿也并非事事都放纵满足,条件有限满足不了的解释清楚,但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因为现实情况下有很多遗憾,那就是:子欲孝而亲不待。

但愿每个子女都不要遗憾。


爱合家


百善孝为先,但是人们也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难道立在久病床前的孩子们的行为就不是孝道吗?不可一概而论。

作为子女,孝顺老人是应有之义。古人告诉了我们百善孝为先的古训,但并未有完全规划我们尽孝的行为,我们真的没必要对老人的要求言听计从,要不然也不会有被人诟病的那些愚忠愚孝的故事了,此不赘述。

题主拥有八十四的婆婆,也算是家中之幸啊。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胜过一宝。但怎么处理好与这个八十四岁老太的关系呢,作为儿子儿媳确实需要讲究点“艺术“。

不知道题主的婆婆身体状况如何,在八十四岁这个年龄还有不少老头老太耳不聋眼不花,应该不用老公操太多的心,有的还能自己做饭照顾自己。但不管怎么样,这个年龄的老人有些器官生理机能毕竟减退需要照顾了,老公尽量多些时间陪同照看是理当的,晚上必须要守着老人的,但老公白天也可以尽力抽出时间做些自己家里的事减轻题主的负担。

但如果婆婆有心脏病、高血压、甚至老年痴呆等病折磨的情形下,可能出现婆婆提出的要求不甚合理,甚至可能无理取闹,对照顾挑三拣四的情形都可能会有。这个时候老公的言听计从并不为过,但是老公确实要把握度。顺着老人的心意,但不一定完全照着婆婆的要求做,看似有些无意义的工作可以选择做,有时间就去办,先拣紧要的去做,多陪些笑脸,让老人高兴。题主知道,有个“老小孩“的说法,这个年龄的婆婆和孩子是无异的,我们一定要变换眼光对待她,多做让她顺心之事,她要求的违背事理之举,有选择地“视而不见“,万千不可做忤逆不孝之举。“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你和老公多沟通,互相把婆婆照顾好,好好完成这样的孝行善举吧,祝你们顺利开心!







鱼爱流浪


孝以顺为先。先做到顺,才能做到孝。孝顺,不是任何事情都顺从老人。有时老 人的有效要求,确实是不可思议。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以先顺从,不违拗为原则。事后, 待老人的脾气缓和以后,再做耐心的解释,以使老人放弃原来所做出的决定。如果一次不行,可以多进行几次的尝试。

不过老人嘛!就跟小孩子一样啦,能顺着她们就顺着她们,不过有的时候也要拿出一点,自己的想法不能老是顺着她们,当然是她们无理取闹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