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邛(qióng)崃(lái),是成都周边的一个小城市,环抱在南河西河怀中,一直以“奶汤面”的形象存在于我的脑海里。

对邛崃的认知来自于本科时校门外的一碗奶汤面,可能是因为成都本地的面条一贯口感不算特别好,并没有让我惦记上,直到前几天,我提及今年还没有拍银杏,便提起了邛崃。

邛崃的朋友说,在邛崃市中心,有两排银杏,成了他最近周末加班最大的阻碍——想回家,想看那铺满地的金黄,想吃奶汤面。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好巧不巧,我也正有此意。

这是我的城市48小时系列的第6座城市……

为了一条巷,来看一座城

据说,临邛古城有40条街,28条巷子,每条巷子都有一个或书卷气或豪爽的名字,一路走来,稍加留意,就会忍不住好奇这名字背后有何来由……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而其中的文脉巷,更是曾经临邛古城重要的脉络之一。

在询问邛崃的朋友哪里值得去的时候,他提到了大北街,提到了兴贤巷,然而偏偏顺嘴一提的文脉巷,让我留了个心。

作为邛崃最古老的街巷之一,我以为文脉巷周围会有各种文人墨客的传说,或者是教学质量顶尖的学校,然而它却实实在在是一条小巷。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寻找文脉巷的过程一波三折。

地图上已然搜不到这个名字,仅仅存在邛崃人的记忆里,我们沿着南街走上天庆街,再绕进花园巷,一路问,一路找,在一个不起眼的路口,和鸣着笛的外卖车擦身而过之后,遇到了青石板的“文脉巷”。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邛崃的各个街巷,稍微有点年岁,都呈现入口窄小的模样,非入其中不可知晓秘密。青石板路延伸到巷底的那棵老黄葛树,两旁的屋檐下,挂着刚做的腊肉和新洗的尿布。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街巷生活比城市高楼多了太多人情世故,在这里能找到面馆、肉铺、裁缝店、典当行,甚至医馆、药店,和人的一生所相关的各个行业,都聚齐于一处。他们不规则地夹杂在巷弄里,通过逼仄的小路才能找到,却又像一块块碎片,把市井生活的模样拼凑得七七八八。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只不过,我面前的这条巷子,已经不再宁静了,旁边忙着烫鸭的老板说,文脉巷要“发达”了——文脉巷片区街巷被纳入了复兴计划中,这条古老的街巷,很快会穿着新衣服出现吧…

我们拍完照出来,那个蹲在巷口抽烟的老人,磕了磕烟袋,也起身走了。

“绕城九里三”的临邛古城

“绕城九里三,穿城三里三”,说的就是临邛古城。

如今的临邛古城在地图上的所在,只余下一个城门洞,旧时的城墙,为如今的南环路腾出了位置,以另一种样貌,继续陪着人们。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据说,上了年纪的邛崃人,都有过穿古城墙的经历,那时候为了方便日常通路,大人们将古城墙扒拉出大大小小的口子,小孩则顺着城墙上的藤蔓,窜上城墙,“打仗”、斗蟋蟀。周末的时候,还会带上为数不多的瓜子花生,假装去旅游——其实就是城墙上走一圈~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那个时候的城门洞,是往来的要道,趴在城门洞上,能俯瞰到热闹的大街,牵牛赶猪的行商者和扯皮聊筋的妇人都是孩子们眼里这出生活喜剧的演员,演得不好了,就往下扔瓜子壳,再惹来一顿臭骂……

回到现在,临邛古城脚下的大北街,已经是一片繁华。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作为曾经南丝绸之路古道必经之路,大北街自古就热闹异常,从马蹄声到自行车声再到如今的汽车声,这里一直没有闲暇过。

鳞次梓比的商铺划破了几十年的时差,老派手工缝纫店里扎堆的老头,和隔壁网红奶茶铺子前自拍的小姐妹互不打扰。老戏台前成了临时的小绵羊停靠点,外卖小哥等待接单的时候,靠着木头柱子,眯眯眼。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细看之下不难发现,大北街上,还是有诸多历史遗留痕迹——民俗馆(最近搬迁了,只能看到一个大门)、古祠堂、临邛戏院、老茶馆,特别是越过临街吵闹的店招,那些暗淡安静的青瓦黛墙、木栏雕花,证明着临邛古城的“繁庶”。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我喜欢那些老式川西民居的精致,也喜欢大北街穿街走巷时偶尔的清静,但更热衷于周遭此起彼伏的热闹,还有什么比在古街道上唱野狼disco更让人觉得魔幻又迷人的呢?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毕竟,让历史继续下去的最好方式,是和它生活在一起。

文君井、古翁亭,鸟鸣攘攘,茶座喧嚣

翁亭公园以前叫人民公园,是“新公园”,而“老公园”,则是不远处的“文君井”园林。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文君井因为高墙院落的保护,仍旧是一处静谧的好去处。

园林内亭台楼阁、曲径蜿蜒,曾经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当垆卖酒的地方,成了游客往来如织之所。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绕过那口已经封住井口的“文君井”,宽敞的院落搭起了几处茶座,四川人对院坝的利用,茶座是第一选择,围绕茶座衍生出来的各种生意,更是盘活了不少行当。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而另一边的翁亭公园,除了“古翁亭”还带着些历史的味道,要满足人们的日常休闲需求,也被各种新起的建筑挤压得七七八八。

我们午饭后慢悠悠晃到了翁亭公园,一池碧水,几根鱼竿,以及沾满了道路的茶座和茶客。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果然,喝茶能解决四川人一大半的问题,如果不能,就换个地方喝茶。

原本想去看看古翁亭的我们,也就顺手找了个能晒着阳光的椅子坐下,这些茶座还带着翁亭公园旧时的味道,缺了口的盖碗茶数量稀少,老板也不舍得用,茶客们手里,大多是厚实的玻璃杯。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周围人的谈话,在这儿听得一清二楚,我们甚至知道了隔壁桌的7、8个中年男女,正在进行旅游咨询交流,一拨人刚从泰国回来,另一拨人则马上要去泰国,言语间的“是不是哟”和“听我的没错”让我恨不得把板凳挪过去加入讨论。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可能是吵吵嚷嚷的人群搅乱了空气,原本挂在亭檐下打瞌睡的鸟儿,也扯开了嗓子叫。听罢隔壁桌的龙门阵,我喊醒睡着了的无尾象,走了。

“不严肃”的邛窑遗址

南河南岸,有一大片绿地,是十方堂邛窑遗址公园,如今正在进行着紧密的修复保护及兴建。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书上说:

在南北朝到宋末元初长达800年的烧造历史中,曾经凭借色彩鲜艳、釉色明亮而名声大振,一度直追唐三彩的“邛三彩”,衰落于蒙古大军的铁骑之下,自此几乎被遗忘……

好在,历史总是在不经意之间露出苗头,让有心人抓住。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13个窑包逐一被发掘,被修复,复兴邛窑技术的学校也整装待发,不断兴建、加入的艺术家工作室和咖啡厅、民宿,将这里变成了生活的后花园。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博物馆临展馆内,盛放着精美的出土文物,艺术大师们的工作室内,各式各样的成片半成品隔着玻璃,透着好奇,各类书院、茶室、餐厅、市集纷纷落地……如今的十方堂对所有人开放,早已不再仅仅是严肃的考古地了。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我们还遇上了正在忙碌的工地,老旧残破的院落里,工人们正在比划图纸,门外站着一行人,似乎是来祝贺主人的朋友,握手谈笑间,互相邀约要做第一批客人。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把遗址盘活,让所有人按照心里的样子去建筑一段生活。

邛崃滋味

谈完情怀故事,就该填饱肚子,邛崃人在吃上,一改千年古城的书卷气,一点也不手软……

说到邛崃,第一印象一定是奶汤面,往后还有三鲜面炖鸡面荞面……地图上搜“面”,能密密麻麻出来一长串。所以,我们的48小时,从面说起。

邛崃人爱面到了什么地步,爱吃面的人,都不睡懒觉,因为他们知道,面馆10点收摊,更甚至于,他们知道,想吃的鸡片可能会早早卖光……

艾麻子奶汤面

奶汤面,顾名思义,汤白如奶,味道极鲜,是邛崃几乎所有面馆都有的最in单品,也是每个邛崃人身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艾麻子算得上是奶汤面的鼻祖之一,上个世纪40年代初,邛崃三医院附近出现的一家“春庭面馆”,做出了奶汤面,从此这一味道弥漫进了街头巷尾。

艾麻子的奶汤用猪肚和猪骨熬成,为了提鲜,加入少许白胡椒,再将蹄花和巴骨肉剁碎做成臊子,一碗雪白浓稠、毫无杂色的奶汤面就能上桌了。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奶汤面的精华不在面在汤,将肉臊子浸入汤汁拌匀后,端起满满一碗汤,大喝一口,起床后一直裹挟着周身的寒气瞬间化开,白胡椒刺激着味觉,唤醒了胃口。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清淡的奶汤面怎么能满足胃口大开的食客,于是鸡片应运而生。

红油鸡脚、乌鸡脚、郡肝、郡把,被整整齐齐码在橱窗里,嘴馋的老食客只肖朝柜子里望一望,老板就会心领神会端上一碟。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鲜美的奶汤和麻辣的红油,两种本该分道扬镳的味道在嘴里交汇,吃完可一定记得擦嘴。

君临面馆

尽管招牌上写着始于1987年,但据老资格的邛崃人说,这家店恐怕是光绪年间就有苗头了。君临面馆如今的老板是个年轻热情的小伙子,已经是第五代传人了。

早晨的雾气还没散完,就涌来了第一波食客,最先被坐满的是门口的几个座位,因为这里的鸡片靠自己挑,离得太远,往往会赶不上厨房刚切好拌好的第一批鸡片。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8毛一片,吃好多捡好多”,虽然老板这么说,我们还是一脸疑惑,性急的老板干脆几下捡好10片送到桌前。

跟别家不一样,这里的鸡片不仅有鸡脚内脏,还有鸡肉,刚煮好的整鸡在案板上被快速剔骨切片,倒进秘制的红油,快速搅拌,带着点点热气,在刚露头的阳光中,倒进门口的大铁盘。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一般鸡片出炉,就是食客上门的时候。

鸡片的绝佳搭配是清汤面,棒子骨和鸡骨过水彻底洗净后砸碎,用大火熬到浓稠乳白,加入炒制过的食盐,小火持续熬煮。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食客点单后,只需要下面条,加一勺秘制汤底,再撒上肉碎臊子,几颗小葱,即成。

和奶汤面不同,汤体清冽,鸡汤香气扑鼻,鲜美十足~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吃面是最自我的时候,素颜的小姐姐、穿睡衣的阿姨、刚跑步回来还冒着热气的壮汉,以及文质彬彬一口普通话的白领,都能在这小小一方面馆里,找到打开自己一天的方式。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尹荞面

1922年创立的尹荞面,距离百年老店只剩2年了……

我是不爱吃荞面的,曾经吃也只是因为家里老人想吃,跟着随意扒拉几口,所以尹荞面最开始并不在我的list里,但因为天庆街上的好吃的实在太多,前面几家铺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和某位老板娘的力荐,让我没错过这一口好滋味。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荞面必须现做现吃,荞麦面粉加小麦面粉和匀制成的熟面,通过工具挤压成面条,直接落入沸水滚滚的锅中,这样新鲜做成的荞面,清爽有劲儿,带着荞麦香~

尹荞面的臊子更是让人垂涎,酥脆的笋干和肉粒,用祖传的方法炒熟,炒制过程中的油刚好能让荞面多一分油脂而不单单只是一碗面食。放上时令蔬菜豌豆尖和芹菜碎,在浇上一点红红的辣椒油,上桌后立马拌匀,没有多余汤汁的荞面混着脆爽、清甜、嫩气的各种食材,一口下肚。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是别致啊……

章记 and 孙记

章记和孙记共享了同一个小区的门口,白天是章记的时间,晚上是孙记的天下。两家人是如何达成这样的默契的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这个档口随时来,都能遇上好吃的。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章记的专门售卖零嘴,鸡爪、鸡尖、豆干等等,全是香菇麻辣味~

这奇特的名字有理有据:在煮食材的时候就会提前放入香菇,把香菇的滋味熬煮进食材里,再进行后续的调味步骤。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经营章记的老两口手脚麻利,所有东西一个价格,随便捡自己爱吃的就行,豆干卖得奇快,稍微去晚点就只能等明天。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我们把各种零嘴都买了一些,一入口就知道了“香菇”的妙处,原本浓郁的红油和重口味的佐料味儿,因为最开始的香菇变得没那么抢戏,特别是豆干,一口咬开,能明显感受到内里散发的菇类特殊的香气。

吃一根两根很想,三根四根很爽,等到第五根的时候开始辣到合不拢嘴,再吃上几根,只能开车车窗吹舌头……这是我一个不怎么能吃辣的人的真实感受,一旦这股辣味稍稍减退,手又忍不住伸向它们。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白天章记营业结束,10分钟内,会换成孙记的摊子,这个过程到底是怎么高速完成的,我们也很迷惑,只是转身去买了个水,出来就换了摊儿了……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章记卖零嘴,孙记卖面食,甜水面、素面、醪糟是必点。

素面一定是干拌的好吃(不接受反驳),面条挂上红油和浓稠的酱汁,混上口感皆是爽脆的芽菜、大头菜、芹菜,一口口吃下去,哪怕只是一两的分量,都足够过瘾。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另外一两面的位置,留给甜水面。

独特的甜辣味道让甜水面本身味道就够刺激,红油辣椒蒜泥这类重口味的调料,加上芝麻酱,中和了过于刺激的味觉,让口感增加了一丝回甜。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达成这个神奇口味的是他家的“复合酱油”,如果你爱吃甜水面,会发现每家店的“复合酱油”配方都有不同,全靠这盆酱油,才能让甜辣咸三种味道微妙而和谐地组合在一起。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孙记是整个小区以及附近片区居民的晚餐和夜宵,从5点开始,一直到深夜,都不断有人前来,户外的寒风从大门钻进来,吹得大人小孩都瑟瑟缩缩,可兹要那碗面上桌,捞起袖子就开吃。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有刚下班的年轻人,也有出门上夜班的中年大叔,有带着小朋友来吃面的妈妈,也有儿子领着过来付完钱就匆忙走掉的大爷……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我想起在君临面馆跟我们闲聊的小哥说的那句话:有些面馆,是专门开深夜的……

如果不是他们,邛崃人对面的爱意,恐怕很难表达吧……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黄记钵钵鸡

钵钵鸡和冷串串到底咋个区别,我也说不上来,不过反正都是吃到肚子里头,何必分你我呢~

在大北街入口对面的步行街口,有一整排小吃,从中午一直售卖到深夜,其中的这家黄记乐山钵钵鸡,卖了20多年……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无论什么时候去,摊位上都是码得整整齐齐的几大盆竹签,红油味萦绕着附近几个摊位,稍不注意就被带走了,油面上漂浮着白芝麻,拿菜的时候挂着挂着就进了盘子,再跟着就进了肚子。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因为人气旺,走量很快,食材紧赶慢赶上桌,都很新鲜。比起成都很多小家子气的钵钵鸡和冷串串,这家的食材写满了“划算”,最贵的也才2块5,能吃到一整个长长的鸡脚。

从大北街走完出来,莫不都是脚软手软,这个时候坐下来吃一盘刺激味觉的钵钵鸡,我还能再逛一圈!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聋哑小吃蛋烘糕

在黄记钵钵鸡旁边,不受影响的店铺,这家20年的蛋烘糕要算一个。

老板娘是个聋哑人,食客们也习惯简单的几个手势跟老板娘交流,虽然只是一个小摊位,但人流络绎不绝,往往是在隔壁吃钵钵鸡前,干掉一个蛋烘糕,或者在钵钵鸡后,再补充一个蛋烘糕。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表皮金黄、内里松软,最重要的是外面一圈边又薄又脆,夹上麻辣萝卜干的馅料,甜辣过瘾,一个不够~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杨记老字号蛋烘糕

跟聋哑小吃不同,杨记蛋烘糕的老板夫妇俩,对食客的要求很严格。

下午2点之后开门,等位半小时以上,严格按照先来后到排队,哪怕先付款也要排队,老板娘阿姨眼神极好,记性超群,对乱插队的人脾气可不好了。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但这半个小时的等待是值得的,三个炉子三个锅子轮流翻飞,一个硕大的蛋烘糕饼底,加上满满的馅料,符合我对一个优秀蛋烘糕的一切标准。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招牌麻辣深受欢迎,自家做的辣椒面因为夹在蛋烘糕里太好吃,现在甚至单独拿出来售卖……

我一边心急火燎地吃着一不小心就沾一手油的蛋烘糕,一边跟老板娘阿姨聊天,说起自家蛋烘糕的年岁,她想都没想,点了点旁边等位的带着孙子的婆婆:当年吃我蛋烘糕的小娃娃都有外孙了……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金记春卷

本地朋友读书时最爱的一家小吃店,只售卖春卷,只有一个味道,却卖了35年,大家也从1毛1个,吃到1块1个。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春卷皮和烤鸭皮神似,自家做的,带着大米的清香,入口糯叽叽。春卷馅料比较简单,大头菜、油酥花生、萝卜丝,特色在于那一盘春卷上淋的酱汁,说它甜呢,又带着点辣,加上老板点的芥末,一口一根,留下了刺激的眼泪……

老板见我们泪流满面,赶紧让倒上两杯醋,没错,是醋,当饮料喝的醋,专门用来缓解被芥末支配的恐惧。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很难说这家店是特别好吃还是一般好吃,但至少,它既不是传统小吃也不是新派甜点,坚持了20年的味道,仍然值得一试。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廖豆花

“一轮磨上流琼液,摆沸汤中滚雪花”,苏平的这句诗,是石磨豆花最文艺的表达了。

因为价格低廉,生产容易,豆花在大江南北都有身影,甚至还曾出现过咸甜之争。在五彩广场,每天下午5点左右,一辆电瓶车托着两个木箱子准时出现,卖了20年的“廖豆花”,是很多邛崃人贯穿成长的记忆。

每天重复的“磨豆浆、煮豆浆、点豆花”,已经成了廖师傅的肌肉记忆,所以每天来吃他的豆花,味道都在一条水平线上。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廖豆花的摊子很简陋,一个铁盒里装着咸甜两种味道:辣椒油、酥黄豆、榨菜、香葱等咸调味品,和简单的红糖。

豆花被妥善存放在电瓶车旁挂着的铁桶里,掀开盖子,色泽如玉的豆花沉在桶底,腾起的热气里带着豆子的香甜气息。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我们来找了廖师傅两天,终于在第二天他刚刚停稳电瓶车的时候冲了上去,急吼吼地要了一甜一咸两种味道,蹲在花坛边开开心心吃完。

咸豆花因为最后点的几滴香油而香味袭人,半勺豆花半勺配料,一口气吃完一整碗不带停歇,甜豆花因为用的红糖,配合上豆花本身的香气,甜味又加重了几分,嗜甜的人一定爱不释手。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吃完豆花去找廖师傅摆龙门阵,他又强烈推荐了酸辣豆腐脑,于是,没忍住的我,又跟着一群小朋友一起,眼巴巴地等着廖师傅再盛一碗……

军屯锅魁

这家铺子也开在天庆街,窄小的门面,经营了20年,被不少邛崃人成为最好吃的锅魁。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锅魁生产一条线,揉面,裹肉,做饼,然后放到铁盘上煎至金黄,再小心夹起,放入透着火光的炉灶之中,将多余的油分赶走,也将锅魁的水分彻底去除。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锅魁只有两个味道,猪肉和牛肉,从炉子里拿出一个牛肉,无比烫手,猛吹几口,趁锅魁不注意赶紧咬一口,香气扑鼻,酥脆化渣、一点点辣味刺激,内里却又些许细嫩……

我一个原本就爱吃锅魁的人,原地疯狂了。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孝子锅魁

另一家能跟军屯锅魁一较高下的,就是这家孝子锅魁了吧。老店在大北街上,夫妻俩又在花园巷张罗开了另一个小铺子,卖同样的东西。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锅魁仍旧是酥脆可口,牛肉馅赛高!

但我特别想说的是他家的油糕和糍粑!!!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离我上一次吃糍粑可能已经快10年了,小时候我家住在老城区里一个繁华的片区,楼下是附近最大的菜市场,菜市场周围有2家卖炸油糕、糍粑的店铺,因为我妈是医生的缘故,从小我要想走近这两家店,都得带着些偷摸的意味,以至于在后来漫长的成长中,糍粑和油糕成了我最馋的玩意儿,别的小朋友生日要蛋糕,我只想把大家送来的蛋糕都换成糍粑和油糕。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后来,我妈管不住我了,我家也搬家了,菜市场也改建了,那两家店也不见踪迹了……

于是,童年的遗憾在我成年后被长久地揣在心里,哪怕在家吃过早餐,路上偶遇油炸食品也忍不住会偶尔买上一点。

但一直没有遇到好吃的糍粑和油糕……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糍粑最精妙的地方在于他四周棱边硬,两面外皮脆,中间软,偶尔嚼到一颗花椒,麻到眯眼睛。比起很多扔进油锅就不管太多,炸熟即可的糍粑,这个味道真的是标准了~

红糖油糕,高糖高油高热量,囊括了生活快落的三大源泉,外皮炸得酥脆,咬开里面却非常松软,烫嘴的红糖顺着嘴角就流了下来,擦也不是,舔也不是~

我在摊子前恋恋不舍地吃完了我的童年遗憾,下次再想吃,还不知道去哪里找咯~

杨牛肉

一个把锦旗和奖状挂满里屋的铺子,30年长盛不衰的秘密,都在牛肉里。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杨牛肉做的牛肉生意是邛崃人离不开的味道之一,烟熏牛肉、卤牛肉、麻辣牛肉、牛肉水饺,都是招牌。用放养的土黄牛肉作为原料,用自家几十年传承的秘方调味制成,牛肉呈深红色,初尝有点硬,多嚼几口,牛肉渐渐变软,化成渣渣,才咽下去……悠长回味,就这样拴住了一代代人的胃。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作为一家卖牛肉的店,杨牛肉居然营业到凌晨3点,问及原因,老板娘笑眯眯地说,因为有一次一个刚下飞机回邛崃的男孩子来敲门,说馋得不行,一定要吃了再回家……

从那时起,就习惯在深夜多留一盏灯,让那些嗷嗷待哺的馋鬼能有个去处。

周鸭子

青椒油麻鸡绝对是一绝!现在想起来我都还直咽口水……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说起油烫鸭,乐山确实是一把好手,但周鸭子胜在滋味绝妙的青椒蘸料上,这么说,四川人对一样菜品的最高赞赏就是“留到第二顿下面吃”,而青椒油麻鸡,在我们还没吃完鸡的情况下,就已经提前把青椒蘸料用来下面了……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用料新鲜、选择高品质的花椒是做好这口蘸料的最重要保证,刚出炉的油烫鸭肉嫩皮脆,空口吃即可,放到微凉之后,就一定要试试老板的秘制蘸料!

青椒油麻鸭,重在一个麻字,上好的花椒用油炒出浓烈的麻味,再放进小段青椒,炸出辣椒香,放冷之后即可~这样的蘸料,辣椒香气刺激嗅觉,舌头又被快速麻醉,是一种难以言状的奇妙感受~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每天售卖的鸭子数量有限,卖完就收摊,所以我们几乎是紧赶慢赶去,让老板现场烫了一只鸭子,拿到手才放了心。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然而万万没想到,当我们回到家,拆开那一盒青椒蘸料,10万分后悔袭来,为什么不找老板再打包一盆!!!

当然,如果吃完这么多,你还不满足,邛崃有一道名为“碗碗香”的菜品,一定能让你饱腹……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以前忙着区分火锅串串冒菜,现在加上碗碗香,外地朋友的美食考试题难度又高了……

碗碗香的制作过程和冒菜几无差别,但从口感来说,在我们吃的两家碗碗香里,南街口的那家似乎比网传的李成碗碗香更胜一筹(任大爷我们也去看了,空无一人的店铺,实力劝退)……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如果不爱吃太多素,周蹄花了解一下。

周蹄花的创始人的爷爷,曾经是大地主刘文彩的厨师,做得一手好菜,那个时候才14岁的创始人就跟着爷爷学做菜,再通过传说故事里通常都有的情节“勤学苦练”和“机缘巧合”,终于炖出了一锅雪白软糯的蹄花。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蹄花确实味道一流,口感细嫩,入口即化,丝毫不显肥腻之感,另一样好吃到喵喵叫的,是他家的玉米粑粑,4块钱5个,我一个人能全部吃完,外加打包一口袋回家……

——————

从此以后,我脑海里的邛崃,再也不会只匹配着“奶汤面”出现了,没有了好吃好喝,人生一定只是一段孤独的旅程……

距成都2小时,千年历史、百年美食!这座城值得一去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