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保障守平安:承諾“猶豫期後保險全額退保”均為騙局

保險產品因期限較長,不少客戶購買後往往將保單“束之高閣”,久而久之就忘了自己已購保單的保險責任,以至於重複購買同類型保單,或者沒有及時調整保額,來自山東的宋女士也不例外。

2019年6年,宋女士接到自稱保險公司保單整理員劉某的電話,稱可以上門為她提供整理保單的服務,包括檢視自己或者家人的保險配置是否全面,看是否需要代辦保單信息(受益人有無變化,聯繫方式、家庭地址……)變更等。

“這些年買的保險不少,有平安保險、中國人壽、光大永明……記不清了,反正好幾家,確實有這方面需求,所以當時也沒多想,就跟對方約好時間上門進行保單整理。”現在回想起來,宋女士還是自覺自己缺乏防備心。

原來,“保單整理員”劉某上門後,剛開始還有模有樣按照保險產品不同的功能,將宋女士買的保險保單分保障、養老、健康、儲蓄理財等類型分類,到後來就變成“宋姐,你的保障型保單重複太多了,相對養老保險這部分比較欠缺,我個人建議可以適當增加養老保障,這樣保險配置才更全面。”

聞言,宋女士坦言:“目前手頭沒有這部分預算支出,沒這方面打算。”但劉某不放棄:“宋姐,你也可以退掉幾份保障型保險,用退回來的保費購置養老保險,而且現在我們完全可以幫客戶代辦退保服務,保證全額退保,你完全沒損失。”

小夥子話術說得很溜,但保險意識一直不弱的宋女士還是發現了貓膩。最後以“我考慮兩天再給你答覆”為由,婉拒了他的建議。

“只要有常識的人就應該知道,收到保單後10天為猶豫期,這10天內退保,保險公司是會退還全部保費的;但一旦過了猶豫期,再退保,保險公司只會退還保單現金價值,而現金價值遠低於所交保費,不可能實現‘全額退保’的。”宋女士慶幸自己對保險略懂一二,但還是覺得後怕,“若我對此一竅不通,真上當了,這筆損失鐵定是無法挽回了。”

不過事後,宋女士還是第一時間給周邊閨蜜、親戚、朋友、同事群發了消息,“若有人稱保險過了猶豫期也能全額退保,一定不要相信,肯定是騙人的。我們投資理財都是小心翼翼的,買保險就是想轉移風險守平安的,肯定不能兒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