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相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五行漫談”第三期,【嘉賓】瑞瑞老師。

瑞瑞老師,體制內工作30餘年,主要進行文字寫作,兢兢業業,卓有成就,在各類業務領域和各級國家媒體上發表文章累積字數超百萬。

工作卓有成績的同時,作為一個母親,對自己的孩子也是全身心培養和教育,不管孩子年齡多大,在媽媽眼裡,總是要操不完的心。瑞瑞老師的孩子快三十歲了,如何能夠找到如 意的另一半,組建幸福的小家庭,是瑞瑞老師今晚和我聊的內容。

“愛相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瑞瑞老師的兒子是個博士,本我“乙木”,有完整的“乙庚合”,對家庭有責任心,大學就開始打工掙錢,給爸爸媽媽買手機,節假日都會惦記家裡缺什麼買回來,更會照顧媽媽疼愛媽媽,陪媽媽出門都是讓媽媽走在前面自己視線之內。

乙木的孩子不但有情有義,對家人呵護有加,遇事考慮還非常周全。他們享受生活,崇尚自然,就算是忙碌的工作和學習生活都不能阻擋他們分分鐘對生活的熱愛和體驗。

庚金是凝練的,有規則的,庚金的孩子相對比較理性,喜歡用數據說話。比如,瑞瑞老師的兒子在找對象方面,有一套自己的標準,具體到年齡、身高、學歷等都有清晰的數字要求;

在媽媽提到要吃二十幾種養生食物時,也會提到要分析每種食物所包含的營養成分來確定需求。

“愛相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時間局的父母宮位置是甲木,說明父母對孩子會有很高期待,而孩子對父母有著比較高的要求,他們在高要求方面很容易達成一致。

雖然目標一致,但作為“甲木”的瑞瑞老師總覺得孩子具體行動上不自律,太貪玩兒,再緊張也要騰出時間玩兒。高三學習特別緊張還會在課間踢球。孩子這種狀態就是前面說到的乙木的表現,他們需要自由的時間和空間,來熱愛生活,進而支撐自己抵抗壓力的能力。

如果父母強行禁止,反而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效果。

甲木的瑞瑞老師常跟孩子說:“孩子,如果不接受新東西,思想就會僵化,就會和社會脫節……”。

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引導他初中以考取一二中為目標,大學要上985,孩子都能認同,當成自己的目標努力並能一一實現。

現在孩子長大了,開始做爸爸媽媽的主,給父母提要求,比如,讓媽媽開發課程,做個自由職業者,鼓勵媽媽多使用網絡拓展視野接受新事物,不被時代淘汰……

孩子想努力調整媽媽的思維模式,就像當年媽媽對自己的引導一樣。

我們對孩子的愛,本就是孩子學會愛的能力的基礎模式。

“愛相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瑞瑞老師覺得孩子太有主見了,找對象標準太高了 。從前後的認知習慣來看,當孩子要求達到甲木狀態是,媽媽總想讓孩子現實一點;當孩子做乙木體驗生活是,媽媽又希望孩子能夠努力到更好的“甲木”狀態,其實,這本身就是一種雙標準,容易養成孩子在其他事情上產生相矛盾的雙要求。

孩子對另一半的需要既想滿足甲木的高要求,又不願意對方太強勢;既想找到乙木的溫柔,又不願意對方太粘人。

孩子情感到婚姻的過度,需要媽媽的認同接納和鼓勵,畢竟這個年齡,孩子已經能夠為自己負責,如果媽媽過度干預,雙標準就成了孩子的內心難以放下的需求,容易影響他的選擇。

孩子的每一個階段,我們都要結合孩子的需求調整愛的方式,讓愛相隨,但不要形成羈絆。

“愛相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