蝃蝀:私奔的女人向来名声不好

《诗经》有一首《蝃蝀》,可见了女子私奔历来不被认可。

原诗:

蝃蝀(dì dòng,彩虹,古人认为虹是天上一种动物,虹出现是其雌雄在交配)在东,莫之敢指。

女子有行(女子私奔),远父母兄弟。

朝隮(jī,早上的虹)于西,崇朝(整个早晨)其雨④。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像这样的人)也,怀(同坏)昏(同婚)姻也。

大(太)无(贞节)信也,不知命(父母之命)也!


彩虹现东方,没人敢指它。女子私奔了,远离父母兄弟。

早上乌云现西方,一早都在下雨。女子私奔了,远离兄弟父母。

如此女子,败坏婚姻呀。太不守贞洁了,不知婚姻乃父母之命啊。


诗歌谴责了一个为了爱情的私奔行为,说她败坏婚姻,不守贞洁,十分丢人。

蝃蝀:私奔的女人向来名声不好

《毛诗序》认为此诗是讽刺淫奔,赞美卫文公“道化其民”,使风化淳厚。朱熹《诗集传》认为“此为刺淫奔之诗。言蝃蝀在东,而人不敢指,以比淫奔之恶”。陈子展《诗经直解》则认为本诗是写一女子不听“父母之言,媒妁之言,而自主婚姻”。或许,作者的意思,是想从反面来说教,以规范当时的礼仪制度。

古人认为虹是天上的一种动物,天上现彩虹,说明雌雄之虹在交配,有耻于天,有违天道,暗示人间有女私奔,羞耻而不祥,所以不敢直视。

看来,从这时起,婚姻已经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而且强调女子要从一而终。古人认为这是循天理、行人道、重礼教、纲人伦的必要行为。而女子私奔,说明她不贞不忠,背叛婚姻和男人,违背天理人伦和礼教纲纪,令人不龄,当受到谴责。

诗中的女子,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爱我所爱,背叛不想要的婚姻,大胆地跟心上人私奔了。她的这种行为离经叛道,但体现了她鲜明的个人意识。她要嫁给爱情,不想在无爱的婚姻中浪费生命。一个难得可爱的女子。

蝃蝀:私奔的女人向来名声不好

为了爱情,她背叛了婚姻,也远离父母兄弟。可见,她是多么爱他的心上人,所以才走得这么笃定和勇敢,不管不顾。此后封建礼教更加严格的社会,这样的女子就越来越少了。直到晚清民初,迎着男女解放之风,这种“出走的娜拉”才又多起来。今天,仍然有包办的婚姻,仍然有不管不顾跟人私奔的女子。

如果为了真爱,这种爱情至上的私奔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一时冲动,就不免有失理智。爱情固然要追求,但父母亲情也不能丢掉。如果因为爱情而背叛了父母家人,不是好选择。从个人角度,这种私奔有情可原,但从家庭和社会伦理的角度,并不值得提倡。即使是反抗,也应当讲方法,不宜用极端行为。但凡极端行为会受到社会的惩罚,个人无法抗拒社会。

蝃蝀:私奔的女人向来名声不好

爱情可以任性,但婚姻是严肃的,不允许朝三暮四;爱情无关世俗甚至道德,但婚姻涉及道德和责任。为了幸福,女子冲破世俗观念,出走家庭,与情人私奔,显得奔放浪漫,但社会从来不同情这种行为,反认为不光彩。古代是,今天亦然。

现代女人有更多选择,如果不幸福,难以为继,不必勉强,可重新选择。毕竟人生只有一次,幸福开心很重要。

蝃蝀:私奔的女人向来名声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