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取经故事图,为何出现在大足北宋五百罗汉窟之中?

大足石刻很多宏大的造像龛窟中,往往一些细节还暗藏着极具价值的题材,开凿于北宋后期的北山第168号窟,就是这样一个造像洞窟。北山第168号是一个高2.3、宽3.14、深7.1米的洞窟,因为窟内主要是雕刻众多的罗汉像,所以一直被称为五百罗汉窟。

玄奘取经故事图,为何出现在大足北宋五百罗汉窟之中?

北山第168号五百罗汉窟


在深达7米多的窟底部,正面的崖壁上开凿有一个小龛,高0.8、宽1.35米,在其内雕刻有一佛二菩萨,皆是结跏趺坐在莲台之上,在其间和左右两侧有比丘、侍者。

在正壁和左右两壁,分为六层雕刻罗汉形象,数量多达五百余身。这些罗汉像形象姿态各异,变化多端。他们或是一手托腮,似乎正沉浸在遐思的愉悦之中,脸带微笑;或是侧首凝视,正与旁边的罗汉对话;或是独自抱膝而坐,悠闲自乐;或是一位垂眉老僧,手拄杖,正凝视远方;或是盘膝而坐,手持数珠,正诵念佛经……

玄奘取经故事图,为何出现在大足北宋五百罗汉窟之中?

玄奘取经故事图,为何出现在大足北宋五百罗汉窟之中?

玄奘取经故事图,为何出现在大足北宋五百罗汉窟之中?

五百罗汉雕像


在罗汉像上下排之间的石垠上,雕刻有一些造像题记,其中有几件基本上可以辨识全文的意思,如有一则说当时大足城内的奉善弟子李世明夫妇,为他们膝下的女儿捐资营造了五身罗汉像,祈愿“合家安宁、寿命延长”,时间在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七月初五;又如,当时昌州大足某乡的何仪兴一家,发心镌造和妆绘了罗汉像19位,时间在宣和四年(1122年)六月。之外,还有王惟祖、王北倒等人的捐资营造题记。这些残存的文字,可以知道五百罗汉窟的营造时间,大致在北宋宣和三年至四年(1121—1122年);还可以知道这个洞窟,也不是由一人捐造完成,而是由当时大足一带的一些信众,自愿捐资雕刻而成,他们每家每户认造一些罗汉,集众人之力,终成此洞窟的罗汉群像。

玄奘取经故事图,为何出现在大足北宋五百罗汉窟之中?

北山第220号佛和十六罗汉像龛 (居中横排造像龛)


罗汉是佛教艺术中常见的题材之一。罗汉,为阿罗汉的简称,是得道修行弟子的最高果位,其意思有杀贼、应供、无生的意思。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翻译的《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中,明确提及到十六罗汉的姓名,并叙述到佛涅槃之际,嘱托他们住世间“护持正法,饶益有情”。同时,十六罗汉便成为了唐五代、两宋时期绘画、雕刻的一个流行题材,如开凿于五代时期的大足北山石刻第36号、第220号,就是佛和十六罗汉的造像龛。之后,在艺术作品有十八、五百等众多数量的罗汉题材的出现。

玄奘取经故事图,为何出现在大足北宋五百罗汉窟之中?

玄奘取经图所在崖面


玄奘取经故事图,为何出现在大足北宋五百罗汉窟之中?

玄奘取经图


玄奘取经故事图,为何出现在大足北宋五百罗汉窟之中?

取经图持刀人物


与绝大多数罗汉群像不同的是,在北山第168号窟罗汉像之间,出现一幅“取经图”。

在洞窟的左壁,由上至下的第二排,两身罗汉像之间,有一图像与其他皆为一身罗汉像大不相同。这幅图前方雕刻一身站像,不过现存仅保存肩部以下部分,在他的后面刻一马,马背上有鞍,托着一圆柱体的器物,再其上有梯形的圆柱体,正面刻着光束,表示马背上托着的佛经正在发出光芒。马的后上方刻着一像,身姿前倾,双目紧紧盯住下方的站像和马,双手各持一刀,似乎正在急追。

玄奘取经故事图,为何出现在大足北宋五百罗汉窟之中?

敦煌榆林窟第3窟东壁玄奘取经图/采自《敦煌佛教东传故事画卷》 商务印书馆,1999年

取经图是石窟和寺院中备受关注的题材,大多在北方地区有发现,特别是在敦煌石窟之中,他们大多数表现的是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而西南地区在元明之前的取经图,之前仅仅在四川泸县延福寺石刻有所发现。北山第168号五百罗汉窟的这幅图像,为何表现为取经图,这其中的缘由较多,其中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在关于唐代玄奘取经的史料中,记载有玄奘险些被谋杀的故事,如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玄奘出玉门关时,得到了一位石盘陀的胡人的协助,在休息的时候,二人相聚五十余步,各自准备入眠,不料那位胡人拔刀而起,慢慢走向三藏法师,还未到十步,就返回去了。法师于是坐起来念诵观音菩萨,胡人看见便入睡。类似的故事,在其后记载玄奘事迹的典籍中也有记载。胡人谋杀玄奘仅仅是取经路上的一次遭遇,类似遭遇还有很多,而这些故事,在明代吴承恩笔下,演绎成了历经各种艰难险阻的长篇小说《西游记》。

那么,大足北山第168号窟内出现的取经图,也进一步丰富了大足石刻的造像题材,对于了解取经图的传播、《西游记》故事演变等多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玄奘取经故事图,为何出现在大足北宋五百罗汉窟之中?

深藏在窟中的坐化塔


玄奘取经故事图,为何出现在大足北宋五百罗汉窟之中?

《明西域坐脱大禅师之塔》碑文 (拓片:唐长清)


玄奘取经故事图,为何出现在大足北宋五百罗汉窟之中?

清道光《大足县志》载西域禅师事迹


在这个深邃的洞窟中央,还矗立一座八角形的棱台,根据其上所刻的碑文,可知为“明西域坐脱大禅师之塔”,俗称“西域禅师坐化塔”。据碑刻介绍,西域禅师不知是何国人,明代癸酉年(1633年)的夏天,从合州来到大足,人皆不认识。他先后游览了大足的妙高山、报恩寺、天庆观、宝顶山、北山等寺观、名山。禅师不通汉语,雅好清静,给人印象行迹怪异,如选地而坐不乞食,样貌服饰颇为怪异,发长委地三尺余,两臂隐隐有莲花,在其盛粮的口袋内装着石头,还有贝叶经。禅师圆寂之后,当时报恩寺了智等僧人,以及诗人潘绂将他安葬在北山的五百罗汉窟内。今窟内的塔上,还保存有明代崇祯七年(1635年),潘绂撰写的禅师记事碑。

玄奘取经故事图,为何出现在大足北宋五百罗汉窟之中?

五百罗汉局部


大足石刻的每一个龛窟之中,都隐藏着历史悄然留给后世的故事,也许它就在细节之间。行走在石刻艺术长廊之中,究竟还有多少营造者以特殊的艺术方式暗藏的故事?或许,随着发现的目光,会有越来越多的细节得到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