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是有3大單位要正式取消編制,從業人員要留意了

事業單位改革從2011年起,一直持續推進,到現在已經取得了不少成績了,各地也陸續開展大規模精簡編制、轉企合併的工作,這種種改變讓事業單位人員措手不及,更是讓想報考事業單位的考生們止步不前,開始疑惑事業單位是不是要全面取消編制了?


確實是有3大單位要正式取消編制,從業人員要留意了

事業單位改革牽扯3000多萬幹部職工的命運,2018年以來,全國各省市大刀闊斧,相繼邁出改革的步伐。而隨著時代變化,自然也有一部份老的方式需要改變了。

按照改革的時間線,到2020年全面完成,確實是有3大單位要正式取消編制,從業人員要留意了!

傳統媒體是指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等由黨管理的宣傳機構。由於這類單位承擔著宣傳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的重要任務,這類單位並沒有被推向市場。而是被當地歸納為省、市宣傳部下屬直屬事業單位。

傳統媒體改革,會保留一部分做為宣傳陣地,而其它社會化的頻道和報刊雜誌,還有網絡電視等都會改製為企業推向社會。傳統媒體從業人員,正式在崗在編職工,會保留在體制內,其他人員會分流到改制後的企業。就目前來看,因為傳統媒體改革變化不是很大,大部分人員都會保留原有身份不變,包括財政供養的合同制、聘用人員、臨時工等,大多都不受影響,更不要說體制內正式在編在崗人員了。

傳統媒體的廣告營銷等部分

對新聞媒體這個行業來講,很多方面都脫離了事業單位方式,實行市場運作,現在互聯網行業是相當發達的,新聞紙質行業也沒有往昔的風采,大家更傾向的是信息化時代,隨著高科技的一再產生,紙媒也會逐漸走向衰落。

黨政機關宣傳類報紙以外的報刊單位

報刊主要是由黨和政府把控的,在其期間承擔黨和政府的宣傳內容,方便去發佈,但對於這些下屬子報業公司並不需要大量的宣傳功能,所以需要把這部分單位推向市場,進行市場化管理。

文印機構取消編制

事業單位中的文印機構隨著改革的到來,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儘早的進入市場,與此同時也能為財政減少一些開支壓力,機構人員,也會進行新的調整。

小編說這些,只是給大家一個科普,事業單位改革的到來,很多單位都取消編制,所以考生一定要慎重選擇,現在社會發展模式真正可以拿到鐵飯碗的真的很少,沒有的“編制”的保護,各類單位也逐漸面向市場!

【熱點梗概】

近年來,高校“惡性搶生源”現象屢禁不止。近日,浙江大學本科招生處負責人的“浙江全省前100名考生報考浙江大學獎勵50萬元”的言論,讓浙江大學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此外,教育部還監測到,招生組通過微信群等方式,傳播上述獎勵措施。對此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向浙江大學發函,根據相關規定:高校不得在錄取工作結束前以各種方式向考生違規承諾錄取或以“簽訂錄取協議”“新生高額獎學金”“入校後重新選擇專業”等方式惡性搶奪資源,要求立即糾正違規招生宣傳行為。

【題目預測】

近日,浙江大學的“浙江全省前100名考生報考浙江大學獎勵50萬元”的“重金搶人”行為引發熱議,類似的“惡性搶生源”事件屢見不鮮。對此,你怎麼看?

【答題要點】

1.表明觀點。

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高校競爭越發激烈,爭搶優質生源本無可厚非,但應以高校的整體實力和聲譽吸引考生,促進良性競爭,而非物質利益的誘導違背育人理念。

2.分析危害。

(1)誤導志願填報,影響人生髮展。通過物質利益的誘導使得考生做出不理性的學校和專業選擇,在人生的轉折點做出錯誤的選擇,影響未來發展;

(2)從“招分”到“招人”,強化“唯分數論”。通過單純的高考成績搶奪生源實際是搶奪高分生源,而非基於考生學業表現、學術潛力與綜合素質的綜合考量,潛移默化中強化了“唯分數論”;

(3)破壞招生秩序,形成惡性競爭。為了能夠招到優質的生源促進高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將“被脅迫”參與惡性競爭中,最終將嚴重破壞招生秩序,也將影響高校的發展;

(4)教育資源傾斜,違背教育公平。教育資源本就有限,此類惡性競爭手段將使得更多的教育資源向少數優質生源傾斜,而非用在普惠性的教育質量提升和學生培養上,不利於教育公平。

3.闡述原因。

(1)高校競爭激烈,優質生源稀缺。隨著高校擴招、國外高校在華招生等,高校教育愈加激烈,優質生源愈加稀缺。而優質生源既有利於打造高校口碑,也有利於提升生源整體質量;

(2)錯誤的政績觀,錯誤的育人觀。將優質生源數量當成裝點門楣的政績,錯誤的認為優質生源就是提升高校教學質量和競爭力的核心;

(3)教育部門監督監管不到位。一方面對於存在惡性競爭行為的高校懲處力度不大,僅僅要求整改,難以起到遏制作用;另一方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惡性搶生源手段層出不窮。

4.闡述具體對策。

(1)教育部門加強監管。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強對於高校搶生源行為的監管和懲處,加大宣傳引導,拓寬群眾監督舉報渠道,規範招生行為;

(2)高校轉變辦學理念。高校要主動摒棄錯誤的“搶人手段”及錯誤的政績觀念,認識到優秀生源只是提升學校競爭力的因素之一,學校應該將更多的精力與財力放在培養學生上,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提升高校競爭力;

(3)科學競爭搶奪生源。高校應該通過展示整體實力、辦學特色與學校聲譽來吸引考生,通過客觀、系統、全面的招生宣傳,準確地向考生傳遞學校各專業的信息從而吸引考生。

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