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高療效,名氣變大?找郝萬山老師啊

想提高療效,名氣變大?找郝萬山老師啊

郝老師曾多次說過,過去我們學中醫,沒有現在《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方劑學》這些教材。在那時,就是學《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這些經典。


但是在二三十年前,有一段時間就建議取消經典的學習,大家認為時代在進步,學術在發展,如果人們停留在兩千年前的經典上,醫學就不能發展。很多學校取消了中醫經典教學,壓縮了中醫經典教學的學時。


結果呢?培養出來的學生髮現,中醫療效不好,於是對中醫失去信心,改行了!


這就是中醫隊伍的萎縮、中醫療效的滑坡、中醫名醫在減少的原因之一啊。


2003年末,通過全國考試,招收了二百多名50歲以下的優秀臨床人才,在3年的培養中,他們重點學習的就是經典。


培養結束以後,這些人深有體會地說:“原來不會看的病,現在會看了。原來沒有的思路,現在有了!”他們的病人增多了,療效提高了,名氣大了。這說明什麼問題?


中醫臨床家若要成為名醫,必須學經典!


受到現代西醫教學體系的影響,現在中醫教學的一些教材是按照西醫體系編的,也是未嘗不可的。但在學這些理論的基礎上,一定要學經典。不學經典作不了好大夫。所以我就調強一句話:要想成為名醫必須讀經典,要想成為臨床家必須讀《傷寒論》。


想提高療效,名氣變大?找郝萬山老師啊


跟誰學?就跟郝老師,準沒錯!


郝老師說過,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對中醫的理念、中醫思維,真的要能理解,真的要能熱愛,真的要能念茲、在茲、啟於茲。


什麼意思呢?我讀的是它,我腦子裡想的是它,我睡覺時做夢還是它。


很多人說,郝老師只會講課,壓根不會治病。


在這裡,我想說,一個人,研究經典一輩子,坐診一輩子,修為什麼樣?臨證什麼樣?


作為一個跟診郝老師的人,我很有資格說話,郝老師的病人各種各樣,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比較多,過敏性疾病、精神疾病也不少,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急性焦慮發作、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去找他看,臨床患者病症的治癒率非常的高。


郝老師常說,人有非常好的自我調節能力,這種自我調節能力可以提升內環境的協調性和穩定性,同時也可以提升對外環境的順應性和適應性。這種自我調節能力調節得好人就健康無病,即使有輕度健康失調,通過自己的調節,也能恢復正常。這種能力是大自然賦予每個人的,是與生俱來的。


所以我們中醫看病不是直接針對什麼細菌病毒,而是通過提升人體自我調節能力,使內環境協調、穩定,並能夠適應外環境,這樣病就可以治癒了。


因此,郝老師特別重視用“和解”的方法、“調和”的方法、“疏調氣機”的方法,主要目的就是要促進機體代謝。


有人說了,那我跟著學,我怎麼能學會老師的臨證思維?


首先,每次課後郝老師都會佈置課後思考作業,督促大家課後回顧學習內容。班長也會鼓勵學者學習,幫助疑難病例梳理思路。並且由工作站學術繼承人為學術支持,針對授課內容,病案分析等方面開放交流答疑路徑。這和在課堂上學校,更有效率。


想提高療效,名氣變大?找郝萬山老師啊


中醫學家孟慶雲提出中醫辨證論治三個階段(即三個境界)的理論。


第一階段叫作“對號入座”,即初入門的中醫,在臨證時往往根據教科書的證侯分類、寒熱虛實、陰虛陽虛來分證治療,叫對號入座。


第二階段由辨證的對號入座進入“機圓法治”,這是因為疾病不是一成不變的,疾病在變化,治法也要隨之而變化,這是辨證論治的高一層次,也就是我們中醫的辨證論治水平提高了一個境界,對疾病規律的掌握,對疾病治療的把握,能夠“機圓法活”善於變化,療效自然也會提高。


第三階段是“非法為法”,(不以成法為法,不以現法為法)更加運用自如,掌握疾病治療的主動權,這是辨證論治的最高境界。應該說這才是中醫的精華所在,這種境界才能把中醫發揮極致。“上工治未病”,何謂“上工治未病”?一是預防疾病的發生,以預防為主;二是治法先機,在疾病發展的每一過程中都能把握先機,治未病,治病之先。這就是不法為法。


中醫要立足就必須提高自身的臨證水平,必須在辨證論治上下功夫,力求達到第三境界。


想提高療效,名氣變大?找郝萬山老師啊


入中醫門,重溫傷寒論是必須的!


徘徊在第一個境界和第二個境界的,報名初級班!妥妥的!


想要進第三個境界的,放下一切雜念,跟著郝老師重讀傷寒,大道至簡,就在剎那領悟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