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思考的越多,就会越焦虑?

假话全不说


焦虑产生的原因是你对未来的不确定,并对此产生了恐慌,或者这件事很重要,但以你现在的能力还不足以完成。所以越思考,就会越恐慌,越焦虑。焦虑是大脑面对风险的时候产生的一种应急机制,是情绪里的警钟。焦虑并不可怕,适度焦虑是可以帮助你更高效的工作或者学习。给你三个缓解焦虑的方法:第一,不要过度追求完美,适度焦虑即可。第二,把关注点集中在自己身上,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第三,学会寻求帮助,可以找你信任的人倾诉缓解。


范范心理咨询


人之所以称之为人,那是因为人会思考。何为思虑过多,就是一件事或是多件事反复的想,这样时间久了人就会焦虑,焦虑之后就是抑郁,如果控制不好再往后就会出现神经官能症等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了。

有句老话讲: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发生的事情往往会在梦里出现,而且是历历在目,有时候感觉身临其境。这就是说有些事你放不下,多想几次以后,和你这件事有关的情景就会出现在梦里。

的确现在年轻人肩上的压力不小,找对象,找工作,工作晋级,买房,各种各样的压力太多了,压的人有点透不过气来,我理解你的处境,但请你找到一些变通的办法来。

现在有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在逃离一线城市,因为他们感觉自己能承受的临界点已经达到了上线,如果再不想办法他们自己就会崩溃,有的人辞去的固定工作,有的人把一线城市的房子卖了,用卖房的钱在三线城市买了几套房子用于出租,平时的工作收收房租,闲暇的时候过过自己曾经想要的生活,我认为他们不是在逃避,正是因为他们热爱生活,所以他们才会这么去做。

有些时候时间可以证明一切,所以有些事情不要过多的去考虑,车到山前必有路,没有发生的事情就不要胡乱猜测,如果那样你会太累的,即使你想的太多,而最后的结果又出乎你的意意料,你是否会感觉得不偿失呢?

人生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要发生还没发生的是事又何止几十件,放下忧虑,放飞心灵!


海鸟飞飞


思考是对的,但是注意,一定要把思考转化成行动,这样才能改善。

从另一方面讲,一个人如果动起来了,那他的焦虑感会降低很多。若一直在想而不去行动,你的想法在脑海挥之不去,它们会不断提示你甚至质问你,这是你压力和焦虑来源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头脑简单的人反而更快乐,有时效率更高,甚至成就更多的原因之一。

这一点我认为西方文化比中国文化强。请一定记住两个字:行动。



东北大宝生活记


习惯焦虑的人,是陷入了一个思维陷阱。一旦遇事,就会启动这个错误的思维模式。


有些人觉得自己不够好,一旦发生不好的事情,就会启动错误的思维模式,喜欢胡思乱想,一旦出现自己不理解的事,就会觉得别人对自己有看法,从而陷入焦虑……


要摆脱焦虑,就要找到自己的思维陷阱,约瑟夫·卢斯亚尼在《自我训练》一书中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利用自我交谈,重建自信, 忽略它,随它去。


当听到内心在说他肯定讨厌我等消极声音时,问问自己:这是事实还是想象?如果烦恼属于当下,那就是事实,想办法解决;如果是不可控的未来和不可逆的过去,那就是想象,需要让它停下来。


怎样停止这种不必要的想象呢?答案是把内心想法大声说出来,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语言不起作用,还可以试试视觉效果。比如,在脑海中想象一个刹车的按钮,当焦虑和抑郁来临时,就按下按钮,尝试让自己冷静。


最后,忽略它,随它去。如果要刻意控制它们,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越想冷静反而越焦虑,越想走出去反而越抑郁。焦虑和抑郁没那么可怕,试着不去想它。


姚凌宇Simon


思考越多越痛苦,思考的痛苦很多时候来源于得不到答案,但是思考是为了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当思考不能解决问题时就产生焦虑。

只要我们人还在,人与人之间就会有竞争,只要我们会思考。我们就会有焦虑。

焦虑本身不会消失,但是你却可以降低焦虑对你的影响。其中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对待它。

缓解焦虑的有以下方法:

1、听一些轻松的音乐,一次来抒发我们的情感,缓解我们的焦虑。

2、看看书,通过看书来获得知识,提升自己,充实自己,也可以缓解焦虑。

3、运动,跑步、游泳、爬山等。可以通过身体的运动来调节焦虑的情绪。

4、学会做好时间管理,很多的焦虑都来自于对自己的不自信,和对未来的迷茫,因此我们可以对未来做一个规划,然后以此来做好时间上的管理。但是也要注意,每天的任务要适量。

5、找人倾诉,一些焦虑其实在与朋友聊天、吃饭、逛街的时候就能够得到缓解。


医疗密码


有下面一些想法,很高兴与大家分享。

1.因为过度思考而导致焦虑是正常的

不夸张地说,所有人如果思考过度,而没有及时梳理,其结果都会引发焦虑,幸运的是一定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些每天思考一火车事情的精英们,和工地上务工的工人们,其中不焦虑的人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运用着有效的方法来缓解过度思考而带来的焦虑感。

2.原理是什么

2.1 从常识出发来理解什么是过度思考。

假装下面有一张可能引发密集不适的图……

相信很多人看了类似的图会觉的心里一阵发麻,如此密集的斑点聚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心脏就像被一双手攥住了一样,让我们无法正常呼吸。其实仔细看,这个图形也是由一个个的小单元组成,只不过过于密集的排列造成了不舒适的感觉。想象一下,图中的一个个小单元就像是我们一个个的想法,当我们的大脑被很多很多这样的小想法填充之后,会产生如焦虑、压抑这样的感觉也就不奇怪了。这只是从常识,也可以说是感性层面建立了一个基本的印象,下面就从脑科学的角度继续谈谈。

2.2 认识DMN

人类的大脑,重量只占人体的约2%,却消耗着身体20%的能量,我们所有的思考,有逻辑的也罢,胡思乱想也罢,都加剧着大脑的活动,进而使人感到焦虑和疲惫。更让人吃惊的是,大脑里面有一种叫做DMN(所谓的DMN,即Default Mode-Network,是指由内侧前额叶皮质、后扣带皮层、楔前叶、顶叶顶下叶等构成的大脑网络)的神经网络,

DMN会在大脑未执行有意识活动时自动进行基本运作,这种情况下消耗的能量会占整个大脑消耗能量的60%~80%,多么惊人的数字,这意味着即使脑子里一片空白,大脑还在不断消耗着巨大的能量,如果再加上过度思考,就会给大脑增加更为沉重的负担

“大脑的所有疲劳和压力都来自过去和未来:对过去的事情心有不甘,对未来的事情充满不安。如果一直这么下去内心只会变得越来越疲惫。”

我想这应该就是过度思考人的一般写照,头脑中无数的思绪勾连着过去和未来,耿耿于怀于前,惴惴不安于后,哪怕是在洗漱、走路、开车和吃饭的时候都停不下来,久而久之,胡思乱想成了习惯,焦虑也就躲避不开了。

情况很严重吧,别慌,这是有办法解决的,我们继续往下看。

3.要怎么做

3.1 把想到的东西第一时间写下来

想象一下,自己的房间很乱,早就想收拾了,但苦于平时太忙都没机会,刚好今天下班早,择日不如撞日吧。不出意外,你会先规划一下,衣服放在哪里,书放在哪里,包包放哪里,对了,还有昨天新买的护肤品,规划好了,刚准备大干一场,但是一个电话打过来,又得出去应酬,或者又有个急件要处理,没时间弄了。等工作结束,应酬回来,已然夜深,匆匆洗漱后倒头就睡。可是......房间一如既往的乱。头脑中的想法也是一样,你迫切知道需要理清思路,需要让自己清醒一下,可是总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打断,无奈思绪越积累越多,就像刚才那个图形,越来越密集,情况也越来越糟,恶性循环。

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迅速地将思维语言化,强调速度和即时性,避免受到刚才说的“突如其来的电话”的影响而屡受搁置,具体操作就是想到什么马上记录下来,身边随时准备一个小本子,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切忌刻意组织语言。让心中所想流淌在笔尖有两大好处:

其一,抓住头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很多时候大家会认为这样的方法适用于创作者捕捉灵感,其实用处不止于此,头脑中消极的情绪也需要被我们抓住,只有抓住它们,才能斩草除根。如果仅仅是一遍遍地在头脑中告诫自己,不见诸外物,则是十分低效的,大脑里的想法游移不定,不果断抓住,它们就会肆意乱窜,扰乱我们的思维。

其二,可以很好地宣泄情绪。大家都知道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可我们通常不具备条件随时去拜访心理医生,在需要倾诉的时候,身边也不一定就有知心好友的陪伴,这些时候,如果能把头脑中的真实所想(无论积极还是消极,一定要全部大胆写下来,因为这是只给你自己看的)记录于纸面,就会清晰的看见到底为了什么而高兴,为了什么而忧伤,而且会神奇的发现,那些难搞的事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3.2正念训练

我猜大家一定都听说过正念,或者是冥想,也都被告知这些方法很神奇,但却很少坚持这么去做。还记得前文提到的DMN吗,掌握正念冥想,就能够抑制DMN中内侧前额叶皮质和后扣带皮层的活动,也就是说,冥想可以减少杂念对大脑能量的消耗。

正念,说白了就是通过一些列的动作,让意识集中于当下,切断那些使我们产生焦虑的对过去和未来的各种想法,进而让大脑变得纯净,思维变得清晰。各种研究表明,人脑并不像电脑一样,擅长多线程处理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说,发挥专注力的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的程度。设想头脑中各种各样的想法不能被及时清理,腾不出空间留给当下正在做的任务,形成不了专注力,事情当然也就无法做到极致。

我看过一句别人劝慰失恋的人的一句话:“要想尽快摆脱上一次悲惨的感情,最好的方法就是马上投入到一份新的感情当中。”挺有道理的,不是吗?要想摆脱对过去和未来的胡思乱想,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当下充实头脑,头脑被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充实了,自然就没有那些杂乱想法的一席之地了

。而正念,就是用一套简单的方法告诉我们具体怎么做。真的,信我,超简单:

第一步,找到一个椅子坐下来(也可以用盘膝而坐的方式),放松身体,挺直脊背(不要靠在椅背上);

第二步,闭上双眼(也可以保持睁开的状态,如果你有信心不被干扰的话),正常呼吸;

第三步,有意识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温度,感受每次呼吸的间歇,感受气息随意识引导流向全身。

第四步,坚持十分钟。

刚开始做,肯定不时就会走神,本来好好感受着呼吸,一不小心就想到了未完成的工作任务,还有上司凌厉的目光,这是正常的,在把意识集中到呼吸上就行,走神多少次,就拉回来多少次,不要有心理负担,你并不特殊,大部分人一开始都是这样。如果实在觉得困难,每次呼吸的时候可以辅以标签,比如“1、2、3、4”,这样做可以帮助你集中注意力。

正念训练有两个小要点:

第一,尽量把正念训练的时间在一天中固定下来,这是大脑容易接受的方式,也可以算是经常说的建立仪式感;

第二,要坚持,一天两天三天是没效果的,每天花费的时间并不多,但坚持下去才会看见结果。

你可能会说,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啊,但是清代大贤曾国藩,被誉为古今第一完人,他就为自己立下了一条每日静坐的规矩,“静坐四刻,如鼎之镇”,其这与我们说的正念理出同源,想他每日料理政事,酌办军机,不一定比我们清闲吧,所以还是要认识到一物一行对于自己的重要性,藉此才能逼自己想出办法应对。

4.总结

哩哩啦啦也说了不少,可能有人会问了,为什么别人不焦虑呢,难道也是用了同样的方法?不一定,千百个人遇到相同的问题的解决方式也会千姿百态,具体到每一个人怎么处理,我们并不清楚。但道理不会变,想要避免过度思考,就得用一切办法专注在当下,撇开与眼前无关的杂念,过去的追不回来,无法改变,未来的在它到来之前也都是镜花水月,无法触摸,与其在不真实的世界里费心纠结,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处理好眼前的事。像马拉松运动员,比赛中,除去个人体能的差异等因素,最重要的就是专注眼前每一步的能力,只有想着怎么把眼前的每一步跨出去,才能一步步积累到终点,如果想些其他的,比如别人怎么跑,还剩多远,我能拿什么名次等,这些在超长的赛程中对体力是一种相当大的消耗。

人生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为了我们能够以优异的成绩到达终点,专注于眼前吧,别为那许多事情费心劳神了。


快乐老冀


思考越多越焦虑的情况是存在的。

焦虑分两种,一种让你变得更强,另一种毫无价值,只徒添折磨--------------《纸牌屋》

思考的焦虑也是。

我的体验是:思考的焦虑很多时候来源于得不到答案,这不是思考的焦虑,而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想想考场上那些写不出正确答案的考生,他们很焦虑,他们越想越焦虑。要是他们经过思考能得到答案,就不会焦虑,而会快乐

解决这个焦虑的方法,孔子曾经曰过: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考是为了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当思考不能解决问题时就换方法:学习,看书,向人请教……

简单坚定的人看起来确实挺快乐的,让人羡慕,但你愿意仅仅为了快乐就不去思考吗?


枪炮玫瑰


思考本身是件很好的事,这样社会个人才会进步,也是人区别于其它物种最大的不同。那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引发人的思考呢?当然是遇到问题的时候,而问题没解决之前就会一直思考下去。而一个人总是在思考,要么他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要么就是还没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还是个问题,这种情况,大概换谁都得焦虑吧


花脸鱼


思考多了,你想得到的就多,人的焦虑和痛苦,来源于自己的能力不住!

当你自己能力不能支撑你的梦想时候你无法去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你的思考,当你思考自己以前自己能力以外的东西,你的思想和你的能力不匹配,也就是你的能力达不到你的想要得结果,所以你焦虑。

做事不要一蹴而就,也不要在物质横飞的世界迷失了自己,也不要羡慕别人的成功,因为你不知道别人在你看不到的时候默默留了多少眼泪,知足,知不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李亿日记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类会思考,思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有些时候头脑里思考的多数都是无用的,当头脑在思考的时候,多数想的都是关于未来的事情,结果越让头脑越想越兴奋,未来的事情多数都还没发生,若想的是负面的事情就会让自己陷入到焦虑的情绪状态里。

其实,试着去减少头脑里的思想,慢慢的思想的链条减少了,焦虑渐渐的也会有所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