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衣縮食”+“裁員”,談談唐代皇帝在災害發生時的個人救災

國內影視劇在塑造古代帝王時,似乎陷入了一個誤區,不是熱衷於“窺探”帝王勾心鬥角的後宮家庭生活,便是“捏造”其傳奇、波折、悽美、感天動地的狗血愛情故事。當帝國發生災害時,他們似乎大筆一揮交代下去,就萬事大吉了,這其實是對他們最深的誤解,因為,在災害發生時,他們真的挺忙的,既沒空和妻妾鬥心眼兒,也沒空談戀愛……

“節衣縮食”+“裁員”,談談唐代皇帝在災害發生時的個人救災

影視劇中唐玄宗李隆基與楊貴妃劇照

一、首先——認錯

自然災害的發生,並不是人為可控制的,與皇帝本人真的沒啥內在關係。但是,當發生災害時,皇帝們卻首先跳出來認錯。

皇帝為什麼要認錯呢?這是因為,在古人的觀念中,災害的發生是"天災示警",而"代天理政"的皇帝,自然要為災害的發生負一定的責任。不僅百姓這麼認為,連皇帝本人也是這麼認為的。

唐代宗時期曾發生過一起嚴重蝗災,監察御史陸贄擬了一封詔書——《蝗蟲避正殿降免囚徒德音》,部分內容如下:

"夫人事失於下,則天變形於上,咎徵之作,必有由然。自去歲已來,災沴仍集,雨澤不降,延歷三時,蟲蝗既臻,彌亙千里……本其所以,罪實在予,百姓何辜,重遭殍餒......朕避正殿不御,百僚奏事,並於延英處分。尚食進膳,宜更節減。百司不急之務,一切且除。諸軍將士外,自餘應食官糧人,及諸色用度等,並委本使長官商量,權行停減,以救荒殖……除正稅、正役外,徵科差遣,並宜禁絕。非交相侵奪,尋常訴訟,不須追擾,務且息人。京畿內外及京兆府諸縣見禁囚徒,死罪降徒,流以下一切放免。畿內及河中、同州界,應有因戰陣殺戮,遺骸暴露者,各委所在長吏隨事埋瘞。"

從這則詔書中可以得知以下兩點信息:

(1)態度:"憂心如焚,深自刻責",皇帝表明自己對災難十分憂心,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往日的行為,很是自責。

(2)反省內容:如下表所示。

“節衣縮食”+“裁員”,談談唐代皇帝在災害發生時的個人救災

皇帝從刑法、賦稅、軍事、浪費等方面反省自身,態度十分誠懇,對百姓所受的深重災難表示痛心、同情和自責,"百姓何辜,重遭殍餒"

反省完畢後,皇帝開始了一項操作——避正殿。

所謂"正殿",是指皇帝日常辦公的地方,象徵著皇位。"避正殿"即離開正殿,到其他宮殿辦公,象徵著"離開"了皇位,作為一種對災難的"自責"。

這是一種為了顯示誠懇的自責做法,皇帝自然不會真的退位。因為不會對皇權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威脅,所以帝國的君王們做起來"得心應手"。

比如唐文宗開成四年的六月,因旱災,文宗曾"自責"地說道:

"朕為人主,無德及天下,致茲災旱,又謫見於天。若三日不雨,當退歸南內,更選賢明以主天下。"

他的自責當屬唐代帝王之"最",竟要退位,令臣子令選明君。這話到底是出自肺腑還是惺惺作態,我們無從得知。但從當時因接連災害而導致的緊張政局來看,文宗此舉是相當明智的。唐代有史記載的正殿如下表所示。

“節衣縮食”+“裁員”,談談唐代皇帝在災害發生時的個人救災

二、少吃點兒——減膳

大災之年,需要錢來救災,帝國從上到下提倡節約,皇帝自然也不例外。怎麼節約呢?少吃點兒!

皇帝的"少吃點兒"可不是尋常人生活中的"少吃點兒"。史書記載,皇帝日常膳食,"一飯之資,亦中人百家之產",所以皇帝一旦"節儉"起來,省下來的錢糧數目將非常可觀。

貞觀十一年,洛陽發生水災,大水衝入洛陽宮城,大量宮寺、住宅被沖毀。唐太宗李世民為此"令尚食斷肉料,進蔬食",不吃肉類,只吃素食。

貞元二年,唐德宗李適因"饑荒"而罷元會,下詔"御膳之費減半,宮人月共糧米都一千五百石,飛龍馬減半料。"

這些都是皇帝們帶頭"少吃"來踐行帝國"節約"風氣的實例。在實際情況中,"減膳"通常與"避正殿"共同施行。部分統計如下表所示。

“節衣縮食”+“裁員”,談談唐代皇帝在災害發生時的個人救災

三、少喝點兒——禁酒

唐人尚酒,這在諸多唐詩中便可看出,而釀酒需要糧食,故而唐帝國每年用於釀酒消耗的糧食便是一個龐大的數目。當發生災荒時,為了節約糧食,自然便會"禁酒"。這種情況在唐代十分普遍。如唐高祖武德二年,高祖李淵下詔:"以谷貴"而"禁關內屠酤。"

唐肅宗乾元元年的三月,發生"饑荒",糧價上漲導致京師"酒貴",肅宗下詔"禁京城酤酒",第二年,又發生"饑荒",肅宗再次下發"禁酤"令,強調"非光祿祭祀、燕蕃客,不御酒。"

四、少玩點兒——撤樂、罷宴會

災荒之年,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作為百姓"君父"的帝王,自然不適合再舉辦"歌舞昇平"的宴會。

如唐高宗上元三年的八月,青州發生大風,齊淄等七州發生水災,高宗為此下詔停止梨園等娛樂作坊。

貞元二年的正月,德宗"以歲飢罷元會",貞元十五年,"以年兇,罷中和節宴會......以歲飢,罷三月群臣宴賞。"

放鷹犬是唐代貴族們的"心頭好",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都是該項娛樂項目的熱衷者。唐人尚武,喜愛鷹犬,在這上面消耗的人力、物力都相當巨大,大災之時,自然要暫停這種"聲色犬馬"的活動。

“節衣縮食”+“裁員”,談談唐代皇帝在災害發生時的個人救災

唐宮宴會圖

五、多聽聽——求直諫

我國有句古話"伴君如伴虎",說的是:君威難測,在皇帝面前要時刻謹言慎行,因為一旦出錯,可能就會陷入官丟身死的下場。

鑑於這一點,官員們一般不敢隨便向皇帝諫言,而地方官員更因天高地遠,很少有機會向皇帝諫言。但有一個例外,比如在大災之年。因為這時,皇帝會下詔求取"直言極諫",這就給官員們一個光明正大和皇帝"交流"的機會。他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抒發己見""下情"若是能高效"上達",那麼就可以促進皇帝客觀瞭解災情,從而及時採取救災,減少百姓的痛苦和帝國的損失,儘快度過災年。

據史料記載,有唐一代,共有9位皇帝曾因災下詔求取直諫。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節衣縮食”+“裁員”,談談唐代皇帝在災害發生時的個人救災

由表可知:

(1)唐前期五位皇帝下詔求取諫言共計17次,唐後期四位皇帝合計9次。雖然史料的記載有可能存在疏漏,但唐前期的皇帝治世之心更加誠懇,政治更為清明是可以肯定的。

(2)太宗一人下詔求取諫言的次數為7,約為總數的25.9%,無愧"善於納諫"的明君之名。

貞觀五年的六月,太宗因旱災下詔求取諫言,當時馬周以家客的身份代替主人常何陳述了二十餘條舉措。因為這些舉措,唐太宗召見了馬周,一番交流更加認可他的才能,於是"令直門下省,尋除監察御史"。

這段佳話說明了,馬周由"家客"一躍成為"朝中重臣"正是源於"因災求諫"的良機。

與"減膳"、"罷宴會"等措施相比,皇帝的"求直言極諫"顯然對救災的意義更加直接、實際。

這一舉措的好處至少有以下三點:

  • 一些真正有才幹的人可以通過有用的諫言引起皇帝的關注,從而獲得升遷機會,有助於救災事宜的高效進行。比如貞觀十一年的秋天,洛陽發生水災,高陵主簿謝偃在奏疏中陳述災情,得到太宗李世民的欣賞,從而被太宗提拔為弘文館直學士。馬周的例子,也是如此。
  • 群臣有了一個談論政事的直諫機會,針對災害提出救助措施和改進意見,對政事的清明大有裨益。
  • 可以促使居於"廟堂之遠"的皇帝瞭解"真實"的災害情況,對抗災具有積極的意義。

雖然這一措施理論上是完美的,但實際情況是,有些皇帝未必會聽取臣下的諫言。比如,唐德宗貞元十九年的夏季發生旱災,侍御史許孟容上疏:"為陰陽適然,豐歉前定",建議"放免稅錢及地租",德宗口頭上"物議嘉之",但行為上"

事不行"。

魏徵之所以能贏得千古諍臣的美名,與其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善於納諫是分不開的。所謂"君明則臣直",官員進諫成功的前提是其侍奉的君主賢明通達。這也是"裴矩佞於隋而忠於唐"的根本原因。

“節衣縮食”+“裁員”,談談唐代皇帝在災害發生時的個人救災

影視劇中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皇后

六、"裁員"——出宮人

皇帝的後宮裡,到底有多少女人呢?

國人提及皇帝時,有句 "後宮佳麗三千"的評語。實際上,"佳麗"若指皇帝"妃嬪"的話,"三千"這個數目多了,比如唐代皇帝們的妃嬪,據史料記載,具有合法妃嬪身份的數目大約是:

122

但是,"佳麗"若是指包括妃嬪、宮官、宮女在內的全體宮內女子的話,"三千"這個數目顯然是小太多了。據資料推測,唐代宮女的總數常年保持在十萬左右,最多時可能有十五六萬,數量相當驚人。這麼多人,要吃,要喝,要穿,要用,還要發工資,真的是一筆不小的花銷!

“節衣縮食”+“裁員”,談談唐代皇帝在災害發生時的個人救災

  • 服飾花銷

唐代宮女的服飾費,是由中書省負責審批的。《大唐六典》中記載:"凡宮人之衣服費用,則具其品秩,計其多少,春秋二時,宣送中書。"

參照士兵的服飾配備——一年給12匹絹,以玄宗朝為例,那麼,他後宮的近四萬宮女一年服飾消費約48萬匹絹。

唐代實行"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法定貨幣是絹與錢。二者的比價與經濟狀況有關。在玄宗朝,絹的價格約為400~500文/每匹,最便宜的時候,大約在200文/每匹。這麼計算,四萬宮女的服飾費大約為19200 萬文至24000 萬文之間。

  • 飲食花銷

唐德宗貞元三年,李泌在答德宗"復府兵之策"中曾說:"今粟鬥值錢百五十,為錢三百六萬緡。"

這是當時的普遍粟價。

唐代米、粟的大概比價是5:3,那麼,根據李泌的話,可以推測出米價大約是每鬥250文。因為帝國發生饑荒,唐德宗在貞元二年曾下過一道詔書:"御膳之費減半,宮人月共糧米都一千五百石,飛龍馬減半料。"

按照每月每個宮人1500石(15000)米來算,那麼,宮女每月需要的米錢是:15000×250=375萬文,一年需要的米錢則是:375萬文×12=4500萬文,數額相當驚人。

然而,這還是飲食費減後的。災荒之年,糧價必然上漲,那麼,宮人的糧食花銷必然大於4500萬文。

只服飾花銷和飲食花銷的數額都已經如此巨大了,若是再加上宮人的脂粉花銷、其他諸如薪炭之類的日常花銷,這將為災年下的帝國帶來一份不小的經濟壓力。

所以,必須裁員——"出宮人"。

唐代有災年"出宮人"的慣例,除了上述經濟方面的考慮,還有"陰陽失衡"方面的考慮。

唐人認為,若是君王沉溺女色,或者宮中女子過多,會使"陰氣"上升,導致陰、陽失衡,從而招致災害。為了平衡陰陽,平"災害",需要"出宮人"。

比如,唐太宗貞觀二年的九月,中書舍人李百藥因旱災向太宗進言:"往年雖出宮人,竊聞太上皇宮及掖庭宮人無用者尚多,豈惟虛費衣食,且陰氣鬱積,亦足致旱。"

李百藥這則諫言中關於宮人與"陰氣"之間的內在聯繫,是唐人的普遍認知。

“節衣縮食”+“裁員”,談談唐代皇帝在災害發生時的個人救災

希言說

雖然在巨大的災難面前,皇帝的這些舉措很多時候並不能真的救百姓出水火,但卻依然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首先,提倡節約可以減少開銷,將錢更多地用在百姓身上;

其次,停止諸項"娛樂"活動有助於災年時社會良好風氣的塑造;

再者,"求直諫"使得皇帝能夠客觀地瞭解民間災情,有助於抗災活動的高效進行;

最後,"出宮人"給了宮女和親人團聚的機會,使他們沉浸在骨肉重逢的喜悅中,極大地安撫了災害中動盪不安的民心。

參考文獻

《新唐書》、《中國歷史上的環境與社會》、《禮記譯註》、《西北災荒史》、《唐人軼事彙編》、《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人小說》、《中國救荒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