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如老虎,莫走当中路……碾死无告处”——1927年的贵阳

余的贵州札记 |“汽车如老虎,莫走当中路……碾死无告处”——1927年的贵阳

在贵州,曾经"地无三尺平"的殊境,令诸多久远的文化得以留存。绚烂文化的基石,是寻常百姓祖祖辈辈的的日常与劳作。 黔山深处,"非遗"蕴藏丰厚,这些从历史中迤逦而来的人和故事,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三句民谣谑贵阳

从诞生之日起,贵阳城就与贵州一样,被三句民谣戏谑着:“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三句民谣何以风传天下?上世纪60年代,我听贵州大学的名教授朱厚琨先生考证,此话曾正式出现在民国年间小学五年级的地理课本上。当年,这座城市以及贵州省上下对此或不予理睬,或一笑置之,抱以绅士般的宽容大度。坊间有争议的只在于究竟是“三尺平”还是“三里平”,说是三尺太夸张,三里则过于谀美。

余的贵州札记 |“汽车如老虎,莫走当中路……碾死无告处”——1927年的贵阳

群山环抱贵阳城 图片来源:ZAKER贵阳

贵阳多雨。外地人可能会怜悯我们这些浸洇在雨雾中的草民,可只有久居贵阳的人,才能体味到数日无雨的那份焦躁,就像火星沫子不时会在眼前迸起一样。贵阳人适应了这氤氲的润泽,雨水助使这座城市被长达70公里的环城林带簇拥着,今有“避暑之都”美誉。记得1980年代我母亲在贵钢退休前夕,得到了一个去北戴河疗养的美事。可一路冒暑奔波,竟然抱病而归,并沉疴十载再也没能站立。

余的贵州札记 |“汽车如老虎,莫走当中路……碾死无告处”——1927年的贵阳

1980年代的贵阳街头 图片来源:网络

盛夏,我出游归来,一踏上这片土地,就觉得自己被那份温凉的湿润所包围,燥气祛除,皮肤滑爽了,心情柔顺了,对着陌生人也想微笑。冬日的情侣拥着一把小伞,其实那毛风细雨是“湿路不湿衣”,小伞只是用以营造一个屏蔽了外界的温馨小境。

在贵阳,我安坐位于老城区的家中,就能“开门见山”,此山为东山。它像一只领头羊闯入城中,羊群般的山峦在城边团团排开,围成圈儿把贵阳包住,好一道天然屏障。贵阳市的市名,则是源于其中的一座——贵山,取“贵山之阳”的意思。而这曾经名震一方的贵山,究竟指的是哪一座山,如今已是学者们争议的话题了。时间湮没了多少历史的踪迹。

余的贵州札记 |“汽车如老虎,莫走当中路……碾死无告处”——1927年的贵阳

群山将贵阳与外界阻隔开来,为贵阳营造了一种有别于那么多都市的文化氛围。因为山势、坡度所限,老城老街大多狭窄,相当于上海的里弄和北京的胡同。沿街的居民平常都敞开大门而只掩着一扇半截子的“腰门”,对街的人户可以各站在自家屋里互问“过早(吃早点)没得?”老街道都是依傍山河而来。你从沿袭至今的飞山街、宝山路、河坎街、小河巷等等地名就可以看出。限于山势,街道大多为非标准的东西或南北走向。虽然如今已是大路通达、高楼林立,但你在贵阳问路,人们还是难言东西南北,而只会告诉你往左拐,见到红绿灯再右拐……

余的贵州札记 |“汽车如老虎,莫走当中路……碾死无告处”——1927年的贵阳

山地的交通逸事多多。古往今来的林林总总,老百姓都见怪不怪,有一种道家的超然,仿佛一切历经过的和进行着的都是合理的,人们并不向山外的世界张扬。

军阀周西成是贵州一个妙想天开,并“知行合一”的主儿。1926年,他下令在贵阳城周边拆城墙,修建环城公路,市民和学生出劳力,每日发给学生小洋一角作为奖励,皆大欢喜。

余的贵州札记 |“汽车如老虎,莫走当中路……碾死无告处”——1927年的贵阳

抬进贵阳的第一辆汽车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年,周西成托卢焘将军从香港购得一辆雪佛莱七座汽车。司机将汽车开到梧州后,就无公路可行驶了。将车装船,沿都柳江运到贵州省榕江县的码头。往下河道变窄,只得改用两条小船捆绑起来托载汽车,这也是个创举。船行至三都,遭突发洪水打翻沉底。卢焘将军前后悬赏二百元大洋,请当地渔民下水探查,并将汽车打捞上岸,然后有司机将其拆开,募人肩挑背扛,踏上了山间古驿道。通观天下,漂洋过海来的洋汽车哪里受过如此大苦,最后还遭肢解。如此折腾了十多天,行走了数百里坎坷路,才终于运抵山城贵阳,拼装起来还原金身。

余的贵州札记 |“汽车如老虎,莫走当中路……碾死无告处”——1927年的贵阳

贵州各界与第一辆汽车合影 图片来源:网络

这是贵阳乃至于贵州的第一辆汽车,威风凛凛地行进在新修的环城公路上,群情惊疑轰动山城。当年流传至今的,是一张最雷人的告示,被编为童谣传唱:“汽车如老虎,莫走当中路,如不守规则,碾死无告处。”

地无三里平的贵阳就是这样艰难备尝地接纳了山外文明的冲撞。当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文化的多样性就弥足珍贵。山地文化给贵阳打上了自己独特的烙印。

余的贵州札记 |“汽车如老虎,莫走当中路……碾死无告处”——1927年的贵阳

“人无三分银”是一种历史的写照。生活上的贫困让贵阳人物质上的需求不高。历史上极贫的时候,贵阳人也会以独有的幽默、快乐的心境来应对,用宽阔的精神空间来补足。

贵州历来缺盐,七八十年前,贵州盐价是“斗米斤盐”,差不多十二斤米换一斤盐。山城贫民便有吃“望望盐”之说。即用麻线拴了一块被称为盐巴的岩盐,吊在饭桌上方,吃饭时拎着麻线将盐巴放到煳辣椒水里涮一涮,算是有了盐味,再吊回原处。自然是寡淡,那就眼望盐巴佐餐吧,犹如望梅止渴。难怪那时的人不得高血压。

贵阳人的日常菜肴中有一道菜“金钩挂玉牌”,金相玉质的菜名引人联想,其实它是黄豆芽煮水豆腐,纯素,油盐皆无。历来也因为寡淡,这方食品便避讳“素”字,素米粉和素面条被称为“滑粉”“滑面”,只是到了近几十年,贵阳人的腰包渐渐鼓了,“素粉”才得以正名。

余的贵州札记 |“汽车如老虎,莫走当中路……碾死无告处”——1927年的贵阳

曾经称为“滑粉”的素粉 图片来源:网络

贵阳的公交车是全国率先采用无人售票,接着又刷卡乘车的,方便而不拥挤。但好面子的贵阳人还是喜欢不时打个“的”。虽然当年车价的起步费是8元,但不成文的规矩是,上车就给10元,跑遍城内,打表大多不到10元,但一般不叫找回那2元。而有时计价器超过到11、12元,司机也不会让你补钱。有人笑称,贵阳人如果身上有十几元钱,就会用10元钱打个“的”,再来碗素粉。

余的贵州札记 |“汽车如老虎,莫走当中路……碾死无告处”——1927年的贵阳

就平均收入而言,贵阳人在全国自然只能归入“有潜力”的那一档。但磅礴的群山赋予了贵阳人豪爽大方的秉性,虽说是囊中不丰,却决没有某些大都市人的小家子气。坊间谑语:“京油子来,不见茅台就‘戒酒’;贵阳人去,上街自找二锅头。”这是否历史上“三分银”养育的贵阳人的气度?一笑。

余的贵州札记 |“汽车如老虎,莫走当中路……碾死无告处”——1927年的贵阳
余的贵州札记 |“汽车如老虎,莫走当中路……碾死无告处”——1927年的贵阳

编审:铁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