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 共創線上課程教學新天地

3月9日下午,我院師生雲集手機、電腦屏端觀看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樓演播室直播的“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精彩畫面。人民網教育頻道、人民網人民智雲客戶端、咪咕視頻客戶端、學習大國公眾號等受到熱搜,思政課教師與學生同步觀看,在班級課程微信群與學生隨時交流、輔導、答疑。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艾四林主講的“在抗擊疫情鬥爭中深化理論認識”首先吸引大家熱盼的目光,“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構建戰疫命運共同體”,引導大家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深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認識。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秦宣教授主講的“疫情大考告訴我們什麼”,講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國共產黨是最高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是完全可以轉換為治理效能的;面向未來必須通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風險化解能力四點啟示。

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炳林以“總結歷史經驗,增強必勝信心”為題,以厚重的歷史感,與大家分享了從磨難中奮起、化危機為轉機的歷史經驗和智慧。首先,堅持黨的領導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充分依靠群眾才能走得更遠。其次,基於對形勢的正確判斷和對國情的深刻認識,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已取得了積極成效。第三,增強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才能夠保持戰略定力。第四,尊重自然,尊重規律是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關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馮秀軍教授《戰“疫”裡的最美青春——談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深情講述疫情中勇敢逆行的年輕風景,圍繞“在戰‘疫’裡‘破繭成蝶’的青春”、“愛國是最大的責任擔當”、“青年是愛國擔當的生力軍”、“讓青春奮鬥與民族復興同頻共振”等話題,引起了同學們的廣泛認同和共鳴,喚起了大家的擔當意識。

自動化系1931班團支部書記常靈在微信留言中寫到:“聆聽了四位教授的精彩講述,如沐春風,對國家、對疫情、對自然、對青年的責任有了更多的認識。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面對病毒沒有足夠的勇氣和強有力的措施,而我們的國家正是保衛我們的強有力後盾,讓病毒不再可怕。馮秀軍教授說,‘我們應該擁有一個大寫的青春,大寫的青春就應有大寫的家國情懷,要讓青春走出孤芳自賞的小我,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是的,我們的夢想應該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裡,在這個復興的任務中做出自己的一份小小的貢獻,這才是青春該有的色彩,這才是青春最重要的責任!”

此次活動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人民網聯合舉辦,我院按照省教育廳辦公室通知要求,組織了全院學生在線收看,學生反響強烈,精神振奮。同學們表示要不負韶華,疫情中發奮學習,以優異成績築夢圓夢,服務行業企業,奉獻社會,報效國家。

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 共創線上課程教學新天地

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 共創線上課程教學新天地

----------思政教研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