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轉發量超50萬次!三峽大學60名學子做了這件"事",引起廣泛關注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像是一個巨大的顯微鏡,鏡頭之下,既有逆行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亦有堅守在各自崗位上的平凡抗疫戰士。而在這場全民抗疫的戰爭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然還未走向社會,但卻用善於發現的雙眼,聚焦於鄉村抗疫中的黨員幹部、醫生護士、小學教師、普通村民等一些平凡的小人物;用細膩的文筆,描繪出了那一個個忙碌動人的背影,他們就是

三峽大學新聞專業的60名同學

點擊轉發量超50萬次!三峽大學60名學子做了這件

2月17日原本是三峽大學開學的日子,可兇猛的疫情卻將同學們阻隔在老家。身在湖北、湖南、廣東、河南、四川、甘肅、貴州、江蘇、青海、新疆、西藏等10省市自治區60個城鄉的三峽大學新聞專業的學子,秉承著新聞人的專業素養和使命,克服各種困難深入探訪當地疫情,運用大量文字圖片,從多個視角記錄了家鄉驚心動魄的抗疫阻擊戰中的真實場景和人物命運。

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2018級廣電新聞專業學生次旦卓瑪,在家鄉拉薩親眼目睹了藏漢同胞同心協力抗疫後,受到了很大的觸動。她兩易其稿,撰寫了兩千字的《拉薩依然是那麼聖潔迷人》文章,用大量生動、細膩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拉薩人民眾志成城抗疫的狀態。此文在新浪網上發表後,轉發、評論3.6萬人次

點擊轉發量超50萬次!三峽大學60名學子做了這件

西藏拉薩 次旦卓瑪(藏族)

點擊轉發量超50萬次!三峽大學60名學子做了這件

《拉薩依然是那麼聖潔迷人》

家在甘肅隴南的景譯丹採寫的《一個隴南村醫的戰疫》文章中,紀錄了村醫毛玉德在鄉村黨組織領導下,與藏漢村民苦戰40晝夜,確保百餘民眾無一感染的事蹟。3月6日,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原院長、博士生導師張昆教授在網上閱讀此文後,當即撰寫評論稱,

"毛玉德抗疫的故事,寫得真切感人,充滿了生活的氣息。村醫處在中國醫療衛生系統延伸到鄉村的神經末梢,在最卑微、最危險的崗位上勤懇工作、默默奉獻,這才是我們民族的脊樑"。

點擊轉發量超50萬次!三峽大學60名學子做了這件

《一個隴南村醫的戰疫》

春節前,家在河南靈寶的楊婧晨返家即被要求隔離。起初,她對此十分牴觸。後來她想,"國家有14億人口,如不嚴加管控,疫情一旦氾濫,不可收拾。管好每個危險點,既是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她把這種感受的轉變寫成

《一次心靈的洗滌》,文章發表後,引起許多網友共鳴。

點擊轉發量超50萬次!三峽大學60名學子做了這件

《一次心靈的洗滌》

來自湖北襄陽的學子朱中珺年前在深圳某旅店預定了一個月的客房。住宿到期後,由於她是湖北籍貫,因此陷入了一個原來旅店不續住、其他賓館不讓住的困境中,她本打算用輿論曝光解決難題,後來她改為求助警方。在深圳警方多方協調下,當天就解決了她的住宿難題。她在

《深圳的冷與暖》一文中寫道,"在遇到這些溫暖的人與事之後,我放棄了原先的想法,學會以理智和依法的方式反映訴求,以陽光和善良的心態處理事情。也許,這是此次疫情期間我在深圳的最大收穫。"

點擊轉發量超50萬次!三峽大學60名學子做了這件

《深圳的冷與暖》

在一邊用文字記錄抗疫點滴故事的同時,三峽大學師生還依託新浪網開設"三大學子寫抗疫"專題

,將稿件在網上刊發。截止3月8日,學生們已撰寫提供了50多篇約20萬字文章和百餘幅圖片,其中在網上發表25篇見聞及60餘篇圖片,點擊、轉發量突破50萬人次。三峽廣播電視總檯從這個專題中挑選了20篇稿件,組織力量配樂朗誦,推出了20集系列報道。

點擊轉發量超50萬次!三峽大學60名學子做了這件

點擊轉發量超50萬次!三峽大學60名學子做了這件

"這是一次非常接地氣非常有價值的走讀,將永載歷史。其收穫或超四年大學之總和!"。中國新聞獎獲得者、武漢晚報高級記者範春歌對三峽大學學子的"攜筆抗疫"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並多次在新浪網上轉發推薦學生作品。

攜筆抗疫,他們用專業所長傳遞著家鄉人民萬眾一心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用智慧和勇氣展現著三峽大學學子的時代擔當。


本文素材來自:三峽大學官網、三峽大學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