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不满意


满意不满意

电影“满意不满意”片头,隐约可见得月楼

乾隆二十二年(1757),苏州面馆业在宫巷关帝庙内创建面业公所,不确定当时有无出现立夏开始供应卤鸭面到中秋的面馆。但可以肯定松鹤楼资助了面业公所在乾隆四十五年的重修。

据说吃松鹤楼的卤鸭面,是“封斋”的最好象征。《吴郡岁华纪丽·六月素斋》曰:“三伏烈日炎蒸,易感痧暑,食宜淡泊,薄滋味,凡腥臊肥腻食品,咸屏除弗御。吴俗,男妇多清斋素食,一月方复荤,谓之全月素。其少者,亦必二十四日为度。其食斋之期,二十三日火神素,为火神,二十四日雷尊诞,为雷斋。二十五日为雷部辛天君诞,谓之辛斋。凡奉辛斋者,每月逢辛日及初六日,皆素食。凡嗜斋之先,亲友必馈荤食肴馔,谓之封斋。”

火神素、雷斋和辛斋,以雷斋持续时间最长。“自朔至诞日茹素者谓之雷斋(《清嘉录》)”朔,指每月初一。就是说从农历六月初一开始,一直到辛斋不能开荤。苏州城中圆妙观有雷尊神像,松鹤楼又近在咫尺,封斋之前或者开斋之后吃一碗松鹤楼用当年新肥鸭做的卤鸭面,不算亏待五脏庙。

松鹤楼脉搏与苏州城紧密相承,面店至同治、光绪年间,改为三开间一角楼的面饭菜馆,初创团队兢兢业业,后来沉疴积弊,1916年山穷水尽时同行出手,租盘七年后接盘,易号“和记松鹤楼”后,调集名厨掌勺,聘请名师坐作,经营苏帮传统特色菜肴、承办中高档宴席,名菜荟萃,名声大振。1929年,借着观前街拓宽的东风,翻扩建为600多平方米,楼上大小9间包房,可设席30桌,一时间“各色大菜,驰名京沪”,成为社会各界宴宾首选。可惜,时虽生意应接不暇,天意不遂人事难尽,只五六年光景,惨淡经营,勉强维持。

1956年,松鹤楼公私合营,恢复四季冷热菜肴182种,常年供应苏帮传统菜70多种。3号服务员孙荣泉首创“三勤、四快、五心、六满意”工作法,1959年11月受邀出席全国群英会和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的晚宴。1963年,苏州滑稽剧团将孙荣泉事迹创作滑稽戏“满意不满意”,长春电影制片厂又改编为同名电影。1982年,得月楼菜馆从虚拟场景中精化而来,198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续“满意不满意”情节,新编拍摄“小小得月楼”。新聚丰的朱龙祥大师说他当时是戆戆的炉灶替身。同年,《收获》杂志第一期发表了陆文夫的《美食家》,两年后上海电影制片厂又将“美食家”搬上银幕,苏州故事、苏州美食、苏式生活广为人知,松鹤楼、得月楼享誉海内外,“美食家”称谓由此风行华夏。

松鹤楼行走江湖两百年余载,风雨彩虹更迭交替。2018年,松鹤楼被上海豫园商城股份收纳旗下,美味佳肴依旧,却多了一碗卤鸭面。对的,九死一生又续卤鸭面故事,这就是奇迹。感慨之余,试想松鹤楼、得月楼,抑或其他苏式菜馆,如何才能滋味如常,人情不散,客来复往,气正运通?

善待吃客,多与老吃客交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