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張海報,看抗擊疫情“90後”擔當

褪去青澀,擔起責任

全民抗疫中

許多“90後”自告奮勇

衝在防疫工作最前線

今天我們再通過一組海報

感受青青的力量


6張海報,看抗擊疫情“90後”擔當


在湖北省潛江市婦幼保健院,1994年出生的郭凱凱是醫療隊中為數不多的男護士之一。


前往湖北途中,這個“90後”大男孩幫同行的醫療人員搬運行李,到達後,又幫大家打掃衛生,對宿舍進行消殺。為了讓同行隊友瞭解病區情況,郭凱凱向隊長申請第一個進入病區“探路”,並要求安排他第一組上班。


在醫院,他每天除了為16位病人測量體溫、血氧飽和度、血糖,以及進行日常治療護理外,還要打水、打飯,打掃衛生,協助病人更換紙尿褲。

郭凱凱說,自己年輕,又是男孩子,除了做好一名護士,還要當好大家的“搬運工”。


6張海報,看抗擊疫情“90後”擔當


疫情防控期間,晉中昔陽縣東冶頭鎮的3名“90後”鄉村醫生張麗強、申曉東和於水清,承擔起艱鉅的防控任務。


不管前一天睡得多晚,他們每天的工作都要從早上六點準時開始,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先看一下昔陽縣衛健局的今日疫情通報。隨後,他們穿好防護服,戴上口罩、手套,拿上測溫儀、登記冊,挨門挨戶為村民測量體溫。入戶工作完成後,他們還要在村口對來往車輛、行人進行登記。


在昔陽,還有358名像他們這樣的鄉村醫生,守住農村這薄弱一環,打通鄉村防疫的“最後一公里”,換來人民群眾的平安祥和。


6張海報,看抗擊疫情“90後”擔當


“90後”退伍軍人高培,現就讀於內蒙古工業大學。疫情發生後,他向家鄉呂梁市孝義市下柵鄉下柵村黨支部主動請戰,要求加入防控疫情志願者行列。


當過兵的高培,行動乾脆利索,又是大學生,對辦公軟件、監控設備使用熟練,進村入戶、宣傳排查、疏散集聚人群、出入登記、區域消毒殺菌……他很快成為疫情防護宣傳動員的主力。


“雖然現在退伍了,但誓言還在,一聲到,一生到,若有戰,召必回!時刻切換戰鬥姿態!”高培說。


6張海報,看抗擊疫情“90後”擔當


1990年出生的張瑞雪,是臨汾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一名護士,面對疫情,她不免心生悲憫。


張瑞雪說,有個剛來住院的病人沒帶全東西,主班護士讓其家屬送,病人卻說:“沒有家屬,他們有的去世了,有的在隔離,沒有人了。”聽到這兒,張瑞雪差點就哭出來。因為戴著護目鏡沒辦法擦,只能強忍回去。


後來她上班時,便會對病人更多一些幫助。“我們來武漢,不僅要消滅新冠病毒,更要治癒病人的心靈。被稱為‘白衣天使’,我們就要對得起病人和在家隔離的群眾!”張瑞雪說。


6張海報,看抗擊疫情“90後”擔當


“90後”消防員王思凱的家,在晉城高平市北城辦事處南王莊村。放假在家趕上疫情發生,王思凱便主動請纓,要求去村裡人流車流量最大、情況最複雜的村口卡點參與執勤。


除了對返村流動人員教育勸返、在公共場所巡邏消殺、到村裡入戶開展走訪調查,王思凱還利用走訪入戶的機會,提醒居家隔離的村民要及時清理雜物、安全用火用電用氣,時刻關注消防安全,消除火災隱患。


“平時很少用酒精,要不是思凱跟我說酒精消毒的使用方法,我還不知道里面還有這麼多道道。”聽了鄉親們的話,王思凱感覺再辛苦也值了。


6張海報,看抗擊疫情“90後”擔當


趙鵬是一名“90後”天然氣管線巡線員,當許多居民宅家“抗疫”時,他仍高居步數排行榜,那是他整日穿梭在小區庭院、主要幹道上排查管線的見證。


“每天能走一兩萬步。”趙鵬說,疫情期間,為保證居民用氣不受影響,巡線員加強了巡檢巡護,提高對重點區域、重點場所的巡檢頻次及效率。趙鵬和同事們,每天手持設備,在所負責的約25公里管線上,嚴查死角盲區,確保管線完好。


隨著復工復產有序鋪開,趙鵬還要及時跟進開復工的項目,排查相關施工建設是否影響天然氣管線。“千方百計保證用氣安全,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增添底‘氣’。”趙鵬說。


文字整理:耿鶴然 製圖:任曉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