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朝不吸隋經驗,繼續發動征伐高句麗戰爭?

導讀

高句麗是公元前37年夫餘人朱蒙在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建立的政權,427年遷都平壤(今朝鮮大同江流域)。唐朝建立後,在645年—668年間多次發動戰爭對其進行征伐,並於668年將其滅亡。

隋對高句麗的戰爭,就損耗了不少國力,成為其滅亡的直接原因之一。那麼,為什麼唐沒有借鑑前朝的教訓,而多年不斷髮動戰爭,甚至連唐太宗也御駕親征。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唐朝發動征伐高句麗戰爭的原因。

為什麼唐朝不吸隋經驗,繼續發動征伐高句麗戰爭?

一、制止高句麗在朝鮮半島的擴張

公元618年,唐王朝取代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王朝。619年,高句麗王高建武就遣使朝貢,主動要求建立宗藩關係,希望藉此保護自己在朝鮮半島的既得利益;但是,由於他雄心勃勃,時時伺機擴張勢力,並欲在朝鮮半島爭霸,其中,高句麗阻撓朝鮮半島的其他國家向唐進行朝貢就是表現之一,這引起唐的反感。

626年,高句麗阻塞百濟、新羅前往唐王朝朝貢的道路,並互相侵擾,唐王朝"詔員外郎散騎侍郎朱子奢往和解之。建武奉表謝罪,請與新羅對使會盟。"其實,高句麗如此態度是因為它從自身利益出發是不敢與唐公然對抗的。

但事實上,高句麗私下裡依然我行我素,沒有任何改過,甚至更加囂張。625年,唐同時冊封新羅王為柱國、樂浪郡王、新羅王;冊封百濟王為帶方郡王、百濟王,引起高句麗王的不滿。643年,新羅派使者至唐王朝,言百濟和高句麗聯兵並取其四十餘城,"謀絕新羅入朝之路,乞兵救援。"

為什麼唐朝不吸隋經驗,繼續發動征伐高句麗戰爭?

高句麗王

644年,為解決此事,相里玄獎一行至高句麗國都平壤城。但是,高句麗莫離支、蓋蘇文已經領兵侵入了新羅,並攻取了新羅的兩座城池,在相里玄獎的要求下,高句麗王聽從勸阻詔回蓋蘇文,但是蓋蘇文卻表現得很無禮,並不聽從勸告。"玄獎諭使勿攻新羅,莫離支曰:"昔隋人入寇,新羅乘釁侵我地五百里,自非歸我侵地,恐兵未能已。"玄獎曰:"既往之事,焉可追論!至於遼東諸城,本皆中國郡縣,中國尚且不言,高麗豈得必求故地!"莫離支竟不從。"

可見,莫離支沒聽從唐頒佈的要求高句麗與新羅、百濟和睦相讓的詔令,對相里玄獎的勸告也置之不理。因此,相里玄獎回到長安後,將相關情況報告給唐太宗,於是唐太宗產生了討伐的想法:"蓋蘇文弒其君,賊其大臣,殘虐其民,今又違我詔命,侵暴鄰國,不可以不討。"

從表面看,是唐對蓋蘇文的不滿,實際是唐不希望高句麗勢力擴張,打破朝鮮半島的局勢。因為,朝鮮半島的國家之間維持均勢,有利於唐邊疆的穩定。如果高句麗逐步強大,則勢必對唐造成威脅。所以,唐有必要為維持朝鮮半島的秩序而發動戰爭。

為什麼唐朝不吸隋經驗,繼續發動征伐高句麗戰爭?

二、完成收復故土的願望

在唐建立之初,唐高祖李淵對是否接受高句麗的臣屬存有疑慮,曾對侍臣說:"明實之間,理須相副。高句麗稱臣於隋,終拒煬帝,此亦何臣之有⋯⋯何必令其稱臣,以自尊大。"表示不必非要高句麗臣服不可,但是立即遭到群臣反對。侍中裴矩、中書侍郎溫彥博說:"遼東之地,周為箕子之國,漢家玄菟郡耳!魏、晉以前,近在提封之內,不可許以不臣。且中國之於夷狄,猶太陽之對列星,理無降尊,俯同藩服。"高祖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可見,高句麗歷史上屬於中國、不應放棄對高句麗的主權的思想在隋唐人觀念中根深蒂固,收復故土也成為唐統治者的一個心願。

但是,唐太宗之時,討伐高句麗的想法也曾受到部分大臣的反對,他們害怕唐王朝發兵會重蹈隋王朝的覆轍。為了出師有名,使百姓和軍隊認可,唐太宗在644年率兵討伐高句麗之前,"召長安耋老勞曰:'遼東故中國地,而莫離支賊殺其主,朕將自行經略之,故與父老約:子若孫從我行者,我能拊循之,毋庸恤也。'即厚賜布粟。"

由此可見,高句麗是中國的領土,收復失地成為唐太宗討伐高句麗的一個原因,臣民自然會認可和接受。而且,在645年2月,當唐太宗從洛陽到達定州時,他又再次重申出兵的原因,即"今天下大定,唯遼東來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伐,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

為什麼唐朝不吸隋經驗,繼續發動征伐高句麗戰爭?

唐太宗甚至將這次出兵看作為後世解決隱患的策略,並以此證明戰爭是有利的,勢在必行。從這裡不難看出,唐太宗之所以在唐建立之初接受了高句麗臣屬的要求,是由於當時中原割據勢力尚未剷平、統一戰爭還沒有完全結束;而待天下大定以後,通過戰爭來解決唐與高句麗之間的問題的時機和條件也就成熟了。

三、維護宗藩體制的需要

1. 要求高句麗盡到藩屬的義務

高句麗很早就同中原王朝保持著朝貢、冊封的關係,但是,他又在中原王朝實力衰弱時伺機擴張自己的勢力。因此,鑑於魏晉南北朝時期高句麗的擴張、發展事實和歷代治理高句麗屬國制度的不同,隋唐王朝主要強調建立朝貢、冊封關係,將其納入中央王朝體系。和南北朝時期不同的是,隋唐王朝要求的是實質性的藩屬,而非形式上的臣服。

在這一點上,唐比隋的要求更嚴格,但是高句麗仍然陽奉陰違,表面上臣服隋唐,實際上與中央王朝抗衡乃至爭奪領土民眾。這種行徑,無論隋唐都是不能被允許的,高句麗的我行我素最終導致了中央王朝的出兵征伐。

為什麼唐朝不吸隋經驗,繼續發動征伐高句麗戰爭?

具體而言,唐朝對高句麗的流於形式的"稱臣納貢"並不滿足,即要求高句麗必須遵守"藩臣之禮"。"藩臣之禮"是我國曆代中央王朝對邊疆少數民族政權最基本的要求。它包括各藩臣對中央王朝稱臣納貢,定期前來朝見,派遣質子,服從中央王朝的詔令等諸多內容。唐王朝對錶示臣屬的高句麗政權的要求也是這樣。

正因如此,高句麗為自己的陽奉陰違也是惶恐不安,很擔心唐朝前來征伐,因而耗時16年修築了一條起自扶余城、西南到海的全長1000餘里的長城。這一事件足說明高句麗做賊心虛,當蓋蘇文弒王、掌握高句麗政權後,又不聽從唐王朝的詔令,終於遭到了唐王朝的征伐。

2. 唐維護宗藩體制內部秩序的需要

唐朝作為宗主國,有責任保護藩屬國的安全和利益,有權利維護其彼此間的正常秩序。這符合宗主、藩屬雙方利益。但是,高句麗在朝鮮半島實行擴張政策,不斷侵擾契丹、進攻新羅,危害了唐東北邊疆的穩定和安全,新羅等屬國不斷向唐王朝求援,迫使唐王朝不得不出兵干預,高宗所謂"昔齊桓列土諸侯,尚存亡國,況朕萬國之主,豈可不恤危藩!"是當時情況的真實反映。

為什麼唐朝不吸隋經驗,繼續發動征伐高句麗戰爭?

因此,隋唐征戰高句麗,是合乎維護天下秩序的道義規範的。貞觀二十年(645),太宗伐遼東還,吐蕃遣大臣祿東贊來賀。祿東贊奉表稱:"聖天子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之國,併為臣妾。而高麗恃遠,闕於臣禮。天子自領百萬,度遼致討,隳城陷陣,指日凱旋。⋯⋯奴忝預子婿,喜百常夷。"

吐蕃時為唐朝敵國,其所謂高句麗"闕於臣禮"而致天子討伐,即認為高句麗咎由自取,代表了周邊國家對此事的普遍看法。

12世紀朝鮮半島《三國史記》作者金富軾在其書《高句麗本紀》中論曰:"⋯⋯高句麗自秦漢之後,介在中國東北隅,其北鄰皆天子有司,亂世則英雄特起,僭竊名位者也。可謂居多懼之地,而無謙恭之意,侵其封場以仇之,入其郡縣以居之,是故兵連禍結,略無寧歲。及其東遷,值隋唐之一統,而猶拒詔命以不順,囚王人於土室,其頑然不畏如此。故屢致問罪之師,雖或有時設奇以陷大軍,而終於王降國滅而後止。"

因此,唐征伐高句麗的原因是唐作為天朝大國,在與周邊的契丹、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建立了朝貢、冊封的體制後,為了更好地維護禮治下的封貢體制的秩序而發動的戰爭,並不是非正義的侵犯。

為什麼唐朝不吸隋經驗,繼續發動征伐高句麗戰爭?

金富軾

朝貢冊封的體制是中原王朝處理與周邊政權或國家相互之間關係的重要形式,為了維護這種秩序,唐王朝不惜發動戰爭。而唐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高句麗被滅亡的這一史實和經驗教訓為朝鮮半島自三國以後的高麗、李朝提供了借鑑,使他們認識到,只有在處理好與中原王朝的關係的前提下、在接受封貢體制後,才能夠保全自身,得以發展。

結語

雖然戰爭對國力小號很大,勞民傷財,但是高句麗在朝鮮半島擴張的趨勢,以後勢必對唐造成威脅。而且高句麗歷史上屬於中國,收復故土也是唐代統治者的心願,高句麗試圖破壞唐代長久以來的朝貢冊封體制,直接導致戰爭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