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动物园也有澳大利亚国徽上那只“大长腿”,不是鸵鸟而是鸸鹋

请问你去过河南西部最大的动物园——洛阳动物园吗?

洛阳动物园位于洛阳王城公园内,坐落在洛阳市中心的中州路北侧的王城公园,地跨涧河两岸,中间仿玉拱桥相连,是豫西最大的动物园。动物园内圈养、散养野生动物上百种,1300多头(只),其中有华南虎、东北虎、金钱豹、黑熊、棕熊、丹顶鹤等国家一二类野生动物62种,以及外国的非洲象、白犀牛、河马、长颈鹿、斑马、黑猩猩、山魈、非洲狮、鸵鸟等珍稀动物。

这里还有来自遥远的澳洲大陆上的土特产——鸸鹋(Dromaius novaehollandia)。会念这两个字的吗?哈哈,挑你看得懂的那半边念基本就没错了。


洛阳动物园也有澳大利亚国徽上那只“大长腿”,不是鸵鸟而是鸸鹋


鸸鹋也算是一种长得挺萌的动物,还记得澳大利亚的国徽之上那两只动物吗?你一看肯定知道左边站的是袋鼠,右边站着的是鸵鸟吗?别人错了,那可是长睫毛弯嘴角的鸸鹋。如果你跟随旅行团去澳洲旅游的话,基本上导游一定会推荐你吃一下国徽上面的这两种“代表动物”。


洛阳动物园也有澳大利亚国徽上那只“大长腿”,不是鸵鸟而是鸸鹋

长得像但只是远亲,鸸鹋和鸵鸟从不住在同一“屋檐下”

请看下图,你能够看出来这是三种不同动物吗?


洛阳动物园也有澳大利亚国徽上那只“大长腿”,不是鸵鸟而是鸸鹋


事实上,这三种动物的俗称都是“鸵鸟”,因为它们不光脸长得像,身材长得也很相似。然而这三种“鸵鸟”在分类学上只能够说是远亲,而且是远到连“目”都不一样的那种。如果鸸鹋一定要攀亲戚的话,其实和另外一种澳洲特有的动物——食火鸡的亲戚关系还要更近一些。

鸸鹋和食火鸡都属于平胸总目下鹤鸵目(Struthioniformes)。不过比起同目下人丁尚算兴旺的鹤驼科(Casuariidae),鸸鹋所在的鸸鹋科(Dromaiidae)只有一属一种,也就是鸸鹋。而另外两种“鸵鸟”,则分别是属于鸵鸟目(Struthionformes)和美洲鸵目(Rheiformes)。(根据DNA证据,目前也有分类法将鸵鸟目和美洲鸵目降为下目,再合并为鸵鸟亚目,同时把鹤鸵目降为鹤鸵亚目,最后将两个亚目合称为鸵形目。)

同是“高个子”和“大长腿”,鸸鹋和鸵鸟站在一起,的确很难让人分清楚,但若您仔细对比它俩的照片,还是能发现:鸵鸟要比鸸鹋大得多,成年鸵鸟的“身高”约2.5米,而成年鸸鹋的“身高”在1.5米至1.85米间。


洛阳动物园也有澳大利亚国徽上那只“大长腿”,不是鸵鸟而是鸸鹋


还有其他辨别特征码?有。要将鸸鹋和其它两种“鸵鸟”区分开来其实也不难,鸸鹋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全身包括长脖子上都覆盖着比较明显的羽毛,脖子上的羽毛一般为亮黑色;而鸵鸟和美洲鸵鸟的脖子上羽毛较短,毛色比起体表被覆的羽毛要浅一些。另外,鸸鹋的眼睛比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要小一些,不会有“眼睛比头大”的感觉,瞳孔是很漂亮的橘黄色。除此之外,鸸鹋和美洲鸵鸟都有三趾,非洲鸵鸟则只有二趾。


洛阳动物园也有澳大利亚国徽上那只“大长腿”,不是鸵鸟而是鸸鹋

因为外形相似,鸸鹋也被称作‘澳大利亚鸵鸟’,但真正的鸵鸟不肯和它们住在同一‘屋檐下’。可能性格不合吧,只要在同一个笼舍中,鸵鸟就要追得鸸鹋到处跑,而鸸鹋们也会发挥自身灵活的优势,四处闪避。

雄鸸鹋天生是“好爸爸”,俩月几乎不吃不喝来孵小宝宝

鸸鹋是澳大利亚的国鸟,也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鸵鸟的第二大鸟类。相较于鸵鸟,鸸鹋的性格更温顺些,对人很友善。在野外,当鸸鹋看到附近有汽车停下来时,还会大摇大摆地踱步而来,把头伸进车窗表示亲近,顺带着希望讨点儿好东西吃。


洛阳动物园也有澳大利亚国徽上那只“大长腿”,不是鸵鸟而是鸸鹋


在鸟类中,雄鸸鹋是难得一见的“好爸爸”。鸸鹋的成熟期长达3年,鸸鹋在仲夏时间配对,一只成年雌鸟只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4月产蛋,每次7-15枚,而孵卵的责任由雄鸟来承担。在整个孵化期间,雄鸸鹋在长达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几乎不吃不喝,表现出极强的“父爱”,它们完全靠消耗自身体内的脂肪来维持生命,直到小鸸鹋脱壳而出。每次孵化后,雄性体重会降低许多,雏鸟出壳后,仍由父亲照料近2个月。

请问你之前有留意过鸸鹋和鸵鸟吗?欢迎留言分享,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