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疫情期間造謠的人,啥心理

確實討厭,動搖軍心,危害社會

每次國家有事,總有人造謠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政策,關於造謠的人會受到法律責任的嚴懲不貸

那些疫情期間造謠的人,啥心理

我們最容易想到的一個原因,就是掙錢。通過騙點擊、賣產品、賣湯藥、營銷理念等方式來牟利。但這顯然只是一小部分人,很多人其實並沒有從謠言中獲利。

那些不掙錢還造謠的人是為什麼?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有3個:未知的恐慌、願望式思維和虛妄的權力感。

第一個原因,未知的恐慌。

疫情好像是懸在我們頭頂上的一隻靴子,它可能會掉下來,也可能不會掉下來,在下面等待的我們無比煎熬。與其被未知折磨,還不如讓最壞的現實落地,用造謠的行為來確定自己心中的恐慌。畢竟,讓一隻靴子砸到頭雖然很痛,但總比靴子一直懸在空中,讓人持續不斷地焦慮擔憂要好。

打個比方,某人聽說某商場出現了一輛救護車,這個商場離我家很近的,那邊到底有沒有冠狀病毒,會不會傳染到我?

這種未知的煎熬很是辛苦,為了心理上的解脫,不如干脆就告訴自己、告訴別人,那邊就是有病毒感染了,省得自己再多想遭罪。

第二個原因是願望式思維。

吸菸喝酒放爆竹能殺病毒;板藍根、維C、白醋防百病,小孩不會被傳染肺炎。這些都是我們的願望。我們希望有一個簡單方便,又百分百有效的方法,能破除一切問題。

但是願望只能是願望,未經事實檢驗,就言之鑿鑿地傳播開來,這就成了謠言。

第三個原因是虛妄的權力感。

通過製造謠言把別人騙得團團轉,自己在暗中得意,可能會產生一種虛幻的操控感。

另外,有時候造謠並不需要特定的理由。有些人造謠可能純屬無聊,就是想刷一把存在感,吸引眼球,於是就順手就編了。

謠言千姿百態,但也並不是毫無規律可循。

美國社會學家奧爾波特總結出了一個關於謠言的公式:

R = I * A

其中 R 是 Rumour,謠言流通量;

I 是 Important,重要性;

A 是 Ambiguous,模糊度。

也就是說,一件事情越重要,事實真相越模糊,那麼謠言的流通量就會越大。

一般來說,謠言是通過這幾個方法來套路你的:

1. 從你最關心的事情下手,比如冠狀病毒。

2. 使用最簡單、最篤定的語言,比如什麼病毒都怕醋。

3. 捏造出一個誇張驚悚的情節,比如整棟樓都被封起消毒,用隔離箱封運病人。

4. 踩一個捧一個,比如西醫誤人,只有中醫才能救世。

5. 把名人拽下神壇,比如鍾南山無能,只有我的什麼什麼湯才管用。

6. 同一個謠言不斷重複,聽多了你可能就會半信半疑。

7. 最後,再利用你「萬一是真的呢」的心態,讓你消費謠言、傳播謠言。

作為一個非專業的普通人,面對謠言,我們該怎麼做?

1. 不要擴散謠言。請不要因為一條消息貌似合理,或者是熟人發送的就輕易轉發給其他人。

2. 在信任你收到的消息之前,先檢查一下信息的源頭。在謠言四起的當下,我個人認為多看看官媒和有公信力的醫療科普號就足夠了。

3. 及時轉發正確信息。對於鑑別能力不強的親友,把正確的信息轉發給他們,可以避免信息真空,減少謠言滋長的空間。

除了官方渠道以外,小黑板推薦你關注丁香醫生、騰訊較真,這兩個我比較信任的自媒體平臺。

還有一個原因呢,可能性比較小,就是這些邪教人員,他們也是為了個人利益去散佈謠言

有恐慌的地方,就會有謠言。但是,只要我們主動確認信息來源,不輕易轉發,就不會上謠言的當,或者在無意當中成為謠言的「超級傳播者」。

從我做起,不信謠,不傳謠。

參考文獻:《謠言心理學》,作者:奧爾波特,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那些疫情期間造謠的人,啥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