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问题上,别指望孩子能“自觉”!有远见的父母,都会下狠心

近日,央视综艺节目《主持人大赛》一直在播出,董卿作为点评嘉宾再次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对于选手们的表现,她的点评不仅是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更加是智慧与经验的充电。

评论有力,角度精准,语言温和,怪不得网友都说她的点评让人有静下心来倾听的魔力。

然而不仅仅是《主持人大赛》,似乎每次有董卿的节目,大众对她的评论总是充满了赞赏和钦羡。

在教育问题上,别指望孩子能“自觉”!有远见的父母,都会下狠心

令人不禁感到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成就了这般优雅智慧的女子呢?董卿曾在一次访谈中,透露了小时候父母对她的教育十分严苛。

从刚开始识字的时候,父亲就督促她每天抄成语、古诗,再背下来检查。上了中学,父亲每天会给她开书单,要求她必须读完多少名著,并且要摘抄书中的精彩句子。当年她的台灯下每天贴10个纸条,是父亲要来检查的功课。

在教育问题上,别指望孩子能“自觉”!有远见的父母,都会下狠心

董卿坦言,自己曾经无比讨厌父亲的严苛,但是如今却无比地感谢父亲:"是父亲让我成为一个内心挺强大的孩子。

因为进入社会以后,你会遇到很多很多的打击,你都需要坚强去面对。所以现在,我发现很多事情,我还挺能咬着牙去坚持下来。"所以有了现在的自己!

在教育问题上,别指望孩子能“自觉”!有远见的父母,都会下狠心

那么孩子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到底是靠自觉自律,还是靠父母管教和监督呢?其实,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想过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于他缺乏自觉性,因此在教育的道路上,家长永远不要单纯指望孩子能“自觉”!

在教育问题上,别指望孩子能“自觉”!有远见的父母,都会下狠心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1、让他知道,做了这件事就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注意,这个利益一定要是孩子想要的,而不是家长觉得的。比如有的家长跟孩子说: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就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成功,成功有什么用,而且“将来”也太模糊、遥不可及,“将来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和“现在和小伙伴去玩耍”比起来,他当然会选择现在出去玩──也就是家长们苦恼的不自觉。

所以,这个大利要满足两个条件:

  • 对孩子来说,比当下的快乐更有诱惑力;
  • 不能太遥远,要在他可以预见的范围内。
在教育问题上,别指望孩子能“自觉”!有远见的父母,都会下狠心

比如,你们家孩子爱玩游戏,你可以这样跟他说:如果你这段时间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并且妈妈检查发现没有错误,暑假的时候就给你买一个最新款的游戏机,你可以请小伙伴来家里玩。

只有让孩子明确了“自觉”地去做这件事情,意味着忍受当下的痛苦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然后,我们才能开始第二步。

在教育问题上,别指望孩子能“自觉”!有远见的父母,都会下狠心

2、制定明确的规则

经常听人说,同样的话,自己说100遍,不如老师说1遍。

因为老师会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就跟大家一起制定一套班规。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非常明确具体,违反了就会获得相应的惩罚。所以我们与其整天催,不如制订一套“家规”。

包括孩子具体的作息时间,学习目标等等,一定要具体到早上几点钟刷牙,每天什么时间段看电视,最迟几点钟回家……要知道,成文的家庭规则,会给孩子很强的仪式感,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无形的激励和约束。

在教育问题上,别指望孩子能“自觉”!有远见的父母,都会下狠心

有人曾说过:“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自觉性使人们能够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去服从于活动的目的,并使人能够尊重事实和客观规律。

在教育问题上,别指望孩子能“自觉”!有远见的父母,都会下狠心

3、培养孩子的权衡意识:

例如:孩子吃饭的时候不吃,就饿到下一顿饭点再吃!这时候,孩子就需要想一想,是选择现在玩的快乐,过一会儿挨饿,还是现在放弃玩的快乐,免于一会儿挨饿的痛苦

──这就是权衡意识的萌芽。

让孩子在“两难”中选择

家长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为孩子设置两难情境,培养他在自己的多种需要中进行权衡、做出选择。当然家长要帮孩子一起分析两种目标的得失,引导他去选择价值更高的长远利益。一旦孩子选择了长远利益,家长就要非常热烈地鼓励、奖励这个选择,从而让孩子觉得放弃当下的小利是多么明智和值得

在教育问题上,别指望孩子能“自觉”!有远见的父母,都会下狠心

3、“三放”态度

——放手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他的责任意识,只有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要自己承担后果时,他才会产生:我的行为我负责的意识。只有家长放手,才需要孩子进行权衡;

——放心

让孩子自己去操心自己的事情,家长不去操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我监控意识。比如有的孩子去上课不检查书包,忘记带书了,到了学校发现没法儿上课,只能回家来取,以后他就会养成自我检查的监控意识.只有家长不操心,孩子才需要操心、细心;

——放架子

大人在孩子面前不要摆出长辈的姿态和领导的权威,居高临下地关心、教育孩子,而是应该用平等的态度,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倾听孩子的想法,用询问、建议和商量的口气与孩子对话。

当孩子觉得我和你是平等的,他就会把自己当大人,按照大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有理性、讲道理、负责任。

在教育问题上,别指望孩子能“自觉”!有远见的父母,都会下狠心

只有家长与孩子平等交往,孩子才能够发展成人社会所要求的心理与行为模式。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家长还可以从对孩子的兴趣培养开始,引导孩子提升学习的自觉性。3岁到6岁时,是孩子培养行为习惯感的关键时期。刚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想让孩子长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你,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惯养成的关键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让孩子走的更远。

这里为大家推荐一套有关人格培养的绘本《宝宝情商行为习惯培养绘本》。父母可以给孩子当睡前故事读,而且还能让孩子养成良好得行为习惯,提高自己得自觉性!

在教育问题上,别指望孩子能“自觉”!有远见的父母,都会下狠心

这套绘本一共有10册,分别是《我能承担责任》《我不随便发脾气》《我能表达自己》《我能与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礼貌》《我可以独立》《学会尊重别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在教育问题上,别指望孩子能“自觉”!有远见的父母,都会下狠心

绘本中的图画也是非常适合孩子看的,因为孩子对图画还是非常敏感的

好的习惯决定好的未来,这套行为习惯培养绘本应该可以帮到忙。

在教育问题上,别指望孩子能“自觉”!有远见的父母,都会下狠心

在培养孩子学习自觉性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要有足够的耐心,体谅孩子在学习过程的的反复与曲折,鼓励孩子克服困难,用爱与理解来推动孩子的成长。

让孩子养成良好得自觉性,父母从现在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