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苏事业单位面试技巧:不能让双黄连类“狂欢”消解抗疫部署

昨天,有多少人因为双黄连一宿没睡。

原因是媒体在晚上十点多刊发的这条消息:记者31日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获悉,该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经过几大权威媒体下意识的传播,几乎就在几分钟内,各大实体药房、网上药房的双黄连口服液、胶囊、兽用双黄连制剂,甚至双黄莲蓉月饼纷纷售罄。

在科学还无法解释、无法深入的地方和领域,必定是非科学甚至是反科学的东西活跃的地方。从古至今,这一现象从来没有消失过,只不过,这些非科学和反科学的解释越来越包装成文明乃至科学的样子,从杀牲祭天到跳神咒符,从甩手治百病到神水防癌症,所有这些都不过是人们科学认知和科学素养欠缺的结果。

既如此,那些反映了社会平均科学素养水平,相信双黄连能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人,就不必成为嘲弄的对象。在未知面前,抓住已知的稻草,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之本能。如果有所谓“专家”肯为双黄连治病背书,那么信者就不必为其笃信背锅。

“抑制”二字,在病毒防控中,有着巨大的解释空间。这个不能量化的词,被媒体下意识消费,却更像是一些专家的刻意为之。在新闻出来后,有人曾列数新闻的主角,上海药物所在各个疫情中抢新闻的“高光时刻”——

“2003年,非典期间,上海药物所左建平团队就率先证实双黄连口服液具有抗SARS冠状病毒的作用,只可惜,最后被板蓝根抢去了风头。 接下来的十余年,他们毫不气馁,又陆续证实了双黄连口服液对流感病毒(H7N9、H1N1、H5N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效应”。而该药物所所推出的“中草药洗液洁尔阴预防非典是良方”的新闻也历历在目。

迅即,有相关医学团队发声表示,尚无有力证据证明疗效。双黄连主要成分为金银花、黄芩、连翘,辅料为蔗糖。目前,尚无有力证据证明它对新型冠状病毒有疗效。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也未对该药进行推荐。

近些年,各方专家屡屡成为人们诟病的对象。这些专家屡屡被事实打脸,却屡屡出头露脸,屡打屡露,乐此不疲。何以至此?实际上都是为了一个“钱”。一些违反科学常识的所谓产品,每每推出,都有专家站台背书,毫无廉耻。这些专家,成事不足,挣钱有方,成了骗子的军师和顾问。

目前看来,公共信息传播的主基调是,继续加大信息发布力度,增强发布权威性针对性,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舆论关注,引导群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这次双黄连在治疗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过程中的荒腔走板,不仅干扰了防疫抗疫整体部署,也带偏了节奏,消解了能力。

双黄连“狂欢”还有揭示了中药和中医如何在当代生存以及发挥作用的问题。中药中医是文化瑰宝,应有存在的一席之地,有待科学的进一步验证。在医学循着分子细胞的路子深入行进的现代,如何能得到疗效验证,都始终并将一直成为问题。但是,在现代生物化学等科学得以解释之前,防止骗子在此兴风作浪最终毁掉中药中医,实则是中药中医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个挑战甚至比中药中医面对现代医学的挑战还要大。

【题目】

自从上海药物所刊发消息: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后,经过几大权威媒体下意识的传播,几分钟内各大实体药店、网上药房的双黄连口服液、胶囊甚至连双黄莲蓉月饼都纷纷售罄。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随着新型肺炎疫情的不断扩大,大家对于疫情的敏感度也在逐日上升,越来越多未知的恐惧包裹着我们的生活,在这无数的未知面前,抓住任何一处看似是已知的可能,是人之常情,更何况“抑制”二字如此的扎眼,尽管如此,我也还是希望民众能在这无尽的未知中保持一丝理智。

这几分钟里发生的抢购热潮,在媒体和专家的催化下愈演愈烈。“抑制”二字就好像摇身一变为了唯一真实且有效的办法。其实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2003年非典的出现同样让人们陷入同等的恐慌当中,当时也出现过“洁尔阴预防非典是良方”的类似新闻,这些所谓的研究所,所谓的专家频频出头,频频被打脸却依然乐此不疲。再加之媒体的引导,不仅一次又一次的带偏了事实的节奏,消费了民众的恐慌心理,也干扰了整体对于疫情的防控工作。

这背后出问题的不仅仅只有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一时荒诞的言论以及媒体抢占头条,夺人眼球的放大式引导,更有民众的愚昧与无知,让我们看到在恐慌面前人类失去的最基本的判断力。

所以,在举国上下都在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抗击疫情的情况下,我们依旧抱有希望,我们也应该保持理性与科学,也希望所谓的专家能够谨慎发声,媒体能够在这个特殊与关键的时期把握好引导的力度和方向,共克时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