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孩子:勇於試錯,鼓勵夢想,找對方法讓孩子更上一層樓

詩人於戈說:“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的經歷,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他經歷不到這些,他就沒有對生活的獲得感。”

“西雅圖17歲高中生Schiffmann獨立開發全球最火疫情追蹤網站ncov2019.live,每天30萬回訪,該網站每10分鐘更新一次,主頁顯示全球各個國家的確診、治癒、死亡總數等,以及最新的疫情通知,疫情地圖,指導人們如何做好防護措施的專欄等。”

看到這則消息的時候,不禁感慨一浪更比一浪強!

別人家的孩子:勇於試錯,鼓勵夢想,找對方法讓孩子更上一層樓

Schiffmann說他的偶像是喬布斯,最喜歡他說的那句:“那些瘋狂到認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是真正能夠改變世界的人。”

也許有的人會說,不過是一個統計網站,不過是把別的地方的數據爬蟲整合。但不要忘了他還只是17歲的少年!

別人家的孩子:勇於試錯,鼓勵夢想,找對方法讓孩子更上一層樓

17歲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我17歲的時候,還不知道程序員這回事,只知道做不完的作業,考不完的試,以及到了大學就解放了。一直到現在22歲,對於網絡世界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去年7月在廣州聽過一場分享會,會上有個小男孩12歲,讓人印象深刻。他穿著白色的T恤,髮型是典型的中國男孩式板寸,來自山西太原青年路小學,6年級剛剛畢業。他喜歡旅行,讀書和書法,最喜歡計算機。

但他已經創辦了自己的網站和公眾號,開發小程序,研究編程。你能想象的到嗎?這是12歲孩子的人生,而不是20歲!

他最初只會c++,在瞭解到小程序是用JavaScript語言後,他在網上搜索教程開始自學。在分享會前已經設計完成三個小程序:計算機,天氣助手和班級同學錄。

最開始聽他講話,覺得這孩子有些少年老成,但聽到他說自己要畢業了,覺得紙質同學錄費時費力,還浪費紙張,所以想設計一個同學錄小程序,能永久保存大家信息,還能插入照片視頻,肯定特別酷的時候,發覺他真的只是一個少年,一個有夢想的少年

他的執行能力很強,有了想法之後,很快策劃方案,讓同學提供需求。為了有更多的時間研究變成,他必須高效的完成家庭作業。中間也有過放棄的想法,但同學們會加油鼓氣。最後不負眾望,他一人設計研發的小程序成功上線!

別人家的孩子:勇於試錯,鼓勵夢想,找對方法讓孩子更上一層樓

一個17歲,一個12歲,都是別人家的孩子。他們熱愛編程,小小年紀便擁有自己的作品。

90後已經成家立業,00後走上抗疫戰場,05後程序員正在趕超,溫室裡的花朵也早已抽枝發芽,少年強則國強向來不是一句空話。

回望這次疫情,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給中國提供了無數的便利。那些悶頭玩電腦的孩子,真的一無是處,一無所長嗎?他們還年輕,具有大量的潛力和無限的創意。他們尚在發育,不僅僅是身體,還有頭髮、思維和眼界!

父母常說,我們犯過的錯,不想讓你們再錯,浪費時間。就像《少年說》中站在高臺上的少年羅萬豪,他從小按部就班,遵從父母制定的計劃和目標。而到了高中,父母不再給他制定計劃和目標,他很迷茫。

也許之前父母給他制定的計劃和目標,讓他幾乎沒有碰壁,沒有失誤,跟著父母的人生經驗走著捷徑。但忽然有一天父母鬆開手,他就像失去了聲吶的海豚,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其實人在少年,或者在更小的時候,就應該試錯的。人生是一場長跑,不是百米衝刺,小學時候的雙百證明不了什麼。如果小時候沒有走過彎路,沒有屬於自己的經驗,等長大以後再碰壁,那代價和時間成本要損失更多。

數學上,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所以父母要敢於讓孩子試錯,讓孩子走彎路,讓他自己摸索經驗,讓他能夠獨立成長。

這個時代在不斷的進步發展,有些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跟不上了,但孩子是這個時代的頂樑柱,他們不能落後。從這次疫情看,損失最小的應該只有線上經濟了。

代碼把世界變得更精彩,鏈接著世界各國的人,讓夢想在世界各個角落發芽,為各個國家的科技發展蓄力,讓創造生產更大的價值。

如果你的孩子喜歡電腦,不妨讓他試一試編程,讓他在收穫快樂同時,收穫知識。隨著科技進步,編程走進更多孩子的視野和生活,把刷沒營養的視頻和微博的時間放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早一點系統的學習,早一點接觸更多的機會。

別人家的孩子:勇於試錯,鼓勵夢想,找對方法讓孩子更上一層樓

別人家的孩子:勇於試錯,鼓勵夢想,找對方法讓孩子更上一層樓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歡編程,他有其他的夢想,也很好。每一個夢想都應當被鼓勵,而那些追求夢想的人,獨自吃苦享樂,甘之如飴。

吃不了學習的苦,那就要吃生活的苦,這個道理很多人明白的太晚,已經錯過了學習的年齡。

如果正當年少,請加倍努力!

別人家的孩子:勇於試錯,鼓勵夢想,找對方法讓孩子更上一層樓

我是盈顧,眾生皆苦,盈餘照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