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德化被这条高速公路彻底改变

十年来,德化被这条高速公路彻底改变

13.198公里,是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的长度,也是德化打开山门、拥抱海洋的务实态度。

十年,我们一起致敬这条高速公路。


山多,是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腹地的德化的最真实写照。复杂的地理环境,给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难度可见一斑。


1988年,德化县被国务院批准列入沿海开放县,作为全县经济最大支柱的陶瓷产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春天。海外陶瓷订单数量不断在增加,一件件陶瓷制品,源源不断地通过泉州、厦门出港运往世界各地。然而闭塞交通却严重制约着德化陶瓷产业的发展,单就出口而言,从德化至泉州港100多公里的陶瓷运输破损率高达30%。高破损率不仅抬高了企业的运输成本,削弱了德化陶瓷产品的竞争优势,更不利于全县陶瓷产业的长远发展。


出德化后的一个蓬壶岭

是司机的噩梦

山路崎岖

坡陡弯急

图左为德化连接线

图右为省道203线

(图自Google)

十年来,德化被这条高速公路彻底改变


国道355线、联三线公路,是德化当时仅有的两条较高等级公路。“不靠机场、不靠港口、不靠铁路、不靠高速”的“四不靠”,让当时以出口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德化,比以往任何时候、任何区县,都更迫切拥有一条连接陆海的快速高等级通道。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的省道三郊线又与德化失之交臂,但德化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的决心却更加坚定。


时间的指针来到二十一世纪,泉州和内陆城市三明开始着手规划一条连接两地的高速公路。在规划之初,这条被德化人给予厚望的高速公路并没有途径德化。


规划图纸上没有德化,那能否可以建设一条连接线让德化“曲线”上高速呢?


德化人坐不住了。


经过各方的积极奔走和不懈努力,2003年11月,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终于纳入了项目整体规划方案。根据规划,德化连接线起于永春县蓬壶镇汤城枢纽,经苏坑镇,终于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全线长13.198公里,德化县境内长3.69公里,路基宽21.5米,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


2004年4月,《泉州至三明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通过省市交通部门的论证验收,并获国务院批准立项,德化连接线确认将与泉三高速主线同步建设。


2006年5月,德化连接线破土动工。


德化连接线全长13.198公里

但实际上在德化境内的长度仅有3.69公里

短短3.69公里

对德化的影响极其深远

(图自Google)

十年来,德化被这条高速公路彻底改变


历经近三年建设,2009年3与15日,泉三高速全线通车,德化步入高速公路时代。作为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泉州至南宁“横线”和长春至深圳“纵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中“三纵八横”的重要组成部分,泉三高速公路成为一条肩负全省山海协作、山海互动重任的经济发展大通道。


德化高速收费站

在建设沙厦高速时

进行了重建改造

(图自网络)

十年来,德化被这条高速公路彻底改变


泉三高速及德化连接线的开通,引爆了山城时空的嬗变,德化到泉州的车程由原先的2个多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德化正式融入泉州1小时经济圈。


泉州最边远的县市,跨越层层阻隔的崇山峻岭,开放地张开臂膀,紧紧地与海洋拥抱在一起。


泉三高速开通为德化带来的经济红利,首先在陶瓷产业上得到了最迅速、最直接的体现。一方面,运输成本和效率的不断优化,扩大了陶瓷出口,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了德化陶瓷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便捷交通坚定了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并积极打造品牌,倒逼陶瓷产业转型升级。2006年,德化陶瓷生产总值超40亿元;2018年,全县实现陶瓷产值已达328.5亿元。


泉三高速的开通

使得资源进一步合理配置

德化区位条件进一步改善

陶瓷产业飞速发展

2015年

德化荣膺全球首个

“世界陶瓷之都”

十年来,德化被这条高速公路彻底改变


今天,德化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泉三高速的开通对全县陶瓷产业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与此同时,旅游产业也日渐成为德化的一张靓丽新名片。


山清水秀的德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交通难一度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最大拦路虎。2006年泉三高速开通后的首个“五一”假期,德化全县接待境内外游客5.33万人次,同比增长40.3%;实现旅游收入2900万元,同比增长42.5%。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德化旅游资源,开始逐步升温并被外界所熟知。在沙厦高速正式开通前的2017年,德化全年接待游客387.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85亿元。


德化不止有陶瓷

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

旅游业发展得到高度重视

(图自网络)

十年来,德化被这条高速公路彻底改变


实际上,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德化全县社会面貌的崭新重塑,不仅映照在以陶瓷、旅游产业为代表的经济增长曲线上,更体现在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


2017年12月,贯穿县境的沙厦高速正式开通,德化再增一条出海大通道,步入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时代。


沙厦高速德化段

经龙浔、盖德、浔中、国宝、赤水、上涌、汤头

终于葛坑镇大岭村,

顺接沙厦高速公路三明段

全长73.694公里

(图自网络)

十年来,德化被这条高速公路彻底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同时成了沙厦高速的共线路段,当时“双向四车道,时速60公里/小时”的设计已经远不能满足现在特别是节假日时期持续激增的车流量,堵车成了节假日一种不可避免常态。


德化连接线的改扩建已经提上日程

力争早日开工

(摘自相关规划文书)

沙厦国家高速公路汤城枢纽至德化段改扩建工程起于现有沙厦高速公路苏坑镇,利用德化连接线路段展线至吾峰镇、蓬壶镇,并入泉三线三明往泉州方向主线,新建下行线总长11.776公里,改造上行线约6.5公里。


单向仅有两车道

德化连接线在节假日时期

无法承担庞大客流

改扩建势在必行

(摘自相关规划文书)

十年来,德化被这条高速公路彻底改变


被落后交通折磨怕了的德化人,有理由对未来饱含期待。


兴泉铁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再过两年,动车组就将在德化土地上飞驰;德化至福州永泰高速公路即将动工,车程将比目前缩短近1小时;规划中的昌厦高铁有望途径德化,未来北上北京、上海,南下厦门、深圳,或将成为现实。这样一来,德化通往省内三大中心城市的快速通道将全部打通,“闽中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将逐步凸显。


过去的这十年,不仅仅是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便捷交通给德化带来的改变真实而深刻,33万老百姓都最真切的见证者。


德化交通,未来可期;德化,未来更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