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兵的人,为什么退伍很久了有些人还是改不了在部队的生活习惯呢?

A宝和铲屎官


“部队是座大熔炉,进来一身铁,出去满身钢。”这说明军队是一所非常好的大学校,进了这所学校学习,真的将影响一辈子。在这所学校里可以学到很多大学里学不到的东西,养成大量好习惯,而这些对一个人未来的人生旅程有很大的帮助。

一个人自从来到部队,每天都会经受锤炼打磨,淬火炼钢,每一天都会成长进步,只要进了部队就不怕不成钢。新兵一入营,就要熔炼能打仗、打胜仗的本领。军人的使命是保家卫国,保家卫国要有过硬的本领,驾驶、射击、保障、擒拿、格斗、指挥、后勤等等。每个军人在不同的岗位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为祖国的强军梦奉献力量。

在部队可以锻炼出令行禁止的好作风。服从命令,忠于职守,严守纪律,保守秘密是军人的优良习惯。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令行禁止是对军人的基本要求,必须坚决服从,努力完成,到了地方参加了工作这些好习惯也是非常有益处的。

在部队还能养成勤劳、坚强、吃苦的良好习惯。在部队每天都要叠被子,打扫卫生,而且有很高的标准,这些习惯到了退伍回家后也非常有用。军人能吃苦、 敢吃苦的精神,成为退役军人身上的一大特色。

还有就是在部队养成了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更是当过兵的人最受益的一种好习惯,能够不间断锻炼身体,始终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这是退伍后走向成功的首要条件。


聆听鸟语


当过兵的人为什么退伍后还改不了部队的习惯?这个问题我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我就是一名退伍兵,而且一直保持着很多部队时的生活习惯。

可以这么说吧!当过兵的人和没当过兵的人是有很大区别的,单从走路就大不相同。有一年,我回云南探亲,那时候我已经退伍工作五年了,穿着一身西装,在县城招待所住宿时,服务员一眼就看出我当过兵,他说,你当过兵吧!我问她怎么知道,她说当兵人走路跟一般人不一样。是的,当过兵的人走路都是昂首挺胸,步伐稳健,而没当过兵的人走路要么勾腰驼背,要么左右摇晃,而且步伐凌乱。这是军人在部队进行队列训练形成的走路习惯,跟普通人随意的行走有实质上的区别。

当兵人最好的习惯就是作息有规律,集体主义思想浓厚,有正义感,做事雷厉风行,见不得歪风邪气和办事拖拖拉拉,因此,在社会上出现的很多见义勇为的事迹多为退伍兵所为。究其原因,就是部队不光对人外在形体作风的训练,而且在思想上也进行了教育。因此,当过兵的人无论从外在行为还是内在思想上都比普通人更胜一筹,总体素质要高于普通人。

我已经退伍三十几年了,每当听到附近部队的军号声,都会让自己怀念曾经的部队生活。最近,本市退伍兵组成了一个徒步团,每晚饭后徒步一小时,按部队齐步走的队列标准,让我这个老兵又找回了在部队的感觉。我的理解是,当兵三四年,受益一辈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24e1dea85b44881b7ff75ce0252b62e\

若愚趣谈


你幸亏只问了生活习惯,也就是部队的24小时生活制度,若要问部队的制度,我很坦率地告诉你,一部大百科全书,恐怕也写不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典训原由。

我是78年兵,在部队呆了两年;是寻常普通的陆军步兵分队战士。

退伍后很长一段时间,距我家直线距离一公里的军政院校的作息号声,常常会让我沉吟默默;

悠长的起床号,……

平和的开饭号,……

绵绵的熄灭号,……

短促的集合号,……

号令如同命令,反射似的下意识顿住,才想起退伍好久。

部队有句口头禅:好习惯都是养成的;坏毛病都是人惯的。说孬兵——你毛病多!

说兵孬——毛病一圈圈的!

结论:孬兵脑子孬。

我认真地回想了当兵的日子,有一个领悟说给大家:当兵是意识决定存在的社会精典例证。

参加过阅兵和见识过阅兵的人有一个体会,无不叹为观止;——让一群机器人在同一时间以同一姿式显现同一动作很容易,因为是一个范式(同种材料)的同一制式标准精准复制而成;让一群人以读秒定长同律军姿走过检阅台,老兵都至少6个月的强化训练;这个过程中,以意识的意志和意志的意念所形成的条例规定动作达成,至少重复NN遍,反反复复直到达标。

训练,实际是个“唯心”过程;

很寻常的心理学原理之一“条件反射”是训练的基本方式;但条件反射不是训练的目的,训练是让条件反射机制成为士兵的本能性反应、和对口令动作无间隙的精准;这种训练在士兵的心理机制中不断强化以至固化,成为24小时生活制度刻板和标准的精神意识状态。

用智能的方式表述:信号(口令)•传递•反应;简单直接的行为模式一旦形成,要改变须变更内存的逻辑;人脑的神经系统变更要迟缓得多。

这就是为什么当过兵的人很久还改不了部队生活习惯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习惯并不与生活冲突;有的习惯更较没有当过兵的具有优势;而且好的习惯也无须改;例如本人退伍40年了,昂首挺胸的单兵站姿一直保持。

其实,对一个兵不只是生活习惯的形成;一个军人的精神境界和心理极限,在称之为信仰的培养和导引下的精气神焕然一新,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真正本色和奥妙;要解读,更深层次的“人性”追求会诠释这支队伍的长胜秘诀。


胡湘闽


在部队时讨厌纪律约束,脱下军装之后多少又会怀念军营的条令条例,正是由于军队严格的条令条例才让战友们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在回到地方社会之后依然努力的而坚持这些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回忆军营,回忆过去在这个回忆的过程我们不断用当年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的吃苦精神激励着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创业道路上,军旅生涯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和精神食粮。

战友是很多参过军当过兵人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头禅,无论是走到哪里嘴上都不会忘记对身边的人说上一句,我在这里有战友,我战友家是这里的,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还有很多。

当兵的人很少会逃避问题,军人向来喜欢迎难而上,同时也喜欢向困难发起挑战,军队的责任就是向困难任务发起应有的担当,勇于担当是每一位现役和退役军人的基本素质。

退伍军人之间战友情靠什么更好无私的而延续,更多的其实就是一种奉献精神,不去当兵永远不会知道什么叫做,奉献精神,在部队期间总是流行一句话一人犯错众人受罚,当时很多人会不理解,其实这就是军队的特别之处,军营不论哪个单位都是一个共同体,在战时都是一个作战单元,因此团结一致,才可以更好的克服困难,一人犯错众人受罚,罚的是凝聚力,罚的是只有之间的无私奉献。

当兵的记忆和经历让很多年轻人有青涩变得越加成熟,很多老兵在回忆过出去的时候,不是对当下的不满,而当兵的经历能够使我们自己在心里回到了青春岁月,军营给青春增添了无尽的色彩,时常怀念是因为那是我们一生的记忆。






老农民123


我退伍有近四十年了。退伍多年后,遇到有人喊我的名字,我都会条件反射的答:到!每天起床后跑几公里路,离学校近,去那里练单双杠。一天刷两次牙。在公共场所不吸烟,不大声喧哗。每当开会时,都是正襟而坐。现在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不能跑步了,其他的习惯还是保持着。用句时髦的话说:退伍不退色。


海纳百川79年兵


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从军经历的老兵,我只能告诉你:习惯成自然!

在大街上,如果你看到一位走路昂首挺胸、理着“寸头”的人,十有八九是解放军战士,或者是退伍老兵。没办法,这是多年至少两年形成的习惯,很难改变。

退伍军人是国家安全稳定的基石,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天马行空的老兵


这很正常,部队是非常有纪律的、集体生活战斗的地方,一个人在青春岁月经过这样非常有规律,有规则的生活,必然养成很强的生活习惯,而且这还是好习惯,如果这个人坚持而不懒散的话,保持这样的好习惯是很自然的。

比如说,当过兵的人一般都有很强的作息规律,对于没有当过兵的人,很容易熬夜、睡懒觉,用餐时间随意,零食不断,但当过兵的人,是被好几年的起床号、熄灯号规律作息的,而吃饭也是准时准点,非常规律。

更重要的是,部队更是锻造人灵魂的大学校,这里养成积极进取、拼搏顽强的精神,胆大心细、无惧无畏的胆识,对人可以说是一次精加工,对今后工作生活都有极大的益处。还有诸如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集体主义精神,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等等,对自己和对身边人都是正向影响,非常容易带动别人,而影响他却不容易。L


联合防务


题主你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当过兵的战友,无论是走在大街上,还是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都会给人一种不同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人觉得很舒服,很稳重,并且更愿意靠近他。这就是在部队长期强制性自律所养成的习惯,当过兵的有着不同的行事风格,有着更异于常人的魅力。

部队是一个高度集中且强制的集体,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要以服从命令为第一准则,长此以往,就养成了每天习惯性的早睡早起,吃饭快,行事雷厉风行等习惯,这种习惯虽是后天养成,但正因为大部分战士入伍时都是十七八岁,才更容易将这种习惯深入骨髓和血液。军人的一举一动都有其定式,即使以后退伍了,有的战友也会以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高度的自律能将一个良好的习惯保持很久,但现实中很少有人能做到高度自律,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监督。而我们的战友在部队时所养成的一些生活习惯,恰恰是对人最有益处的,有的战友深知离开部队就很难再过上那种火热的集体生活,所以会要求自己坚持标准,绝不放松,这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信仰。


有信仰才会有力量,有力量才能将想法付诸于行动,不要小看生活中的习惯,他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道德素养,只有具备良好道德素养的人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所以,战友们,千万不要丢掉部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另本人在部队服役十二年,对部队有一定的了解。欢迎各位家长和战友关注咨询当兵入伍,考学转士官和士官转业等问题。


路漫漫吾求兮


有些习惯是自己先天性加之部队要求而潜移默化形成的。比如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爱干净的人,同时部队的居住环境和营区环境也要求干净,在这方面形成了高度的契合,就逐渐养成了爱干净的喜欢,在部队这样干净的环境久了,回到家里看到哪里乱就浑身不舒服,被子要叠好,衣服要整洁,头发长了就难受,指甲盖长了也难受,必须按照部队的军容风纪标准来。再比如早起,运动等,这是跟自己天性加部队培养是有很大关系的。



有些习惯是部队后天培养的。比如纪律性,服从性以及集体荣誉感!这些可以说是刻到军人的骨子里的,这些严格来讲不应该是习惯,而是本能!这些习惯对退伍军人来说是非常好的,回到地方参加工作,一些公司非常看中退伍军人的这些品质。

还有一些就是环境熏陶!对于军人来说长期生活在一个非常热血的环境中,无论是价值观还是世界观都随着自己所在的环境而慢慢的改变,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我们逐渐变得有担当,逐渐变得有责任感,逐渐变得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总之,从部队中走出来的人,无论岁月怎么变迁,总会有部队的印记在他身上显现,只不过是多少罢了!


董哥自媒体


看到一个当兵的问答好激动[玫瑰]

“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句话对当过兵的人来说是发自内心的,对我们那个年代的女兵更是如此。八三年,十七八岁的我们剪掉长发穿上军装来到部队,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从起床集合整理内务到稍息立正正步走,再到打起背包集合拉练,姐妹们在军营里亮起了一道风景线。部队的严格的纪律养成现在的习惯,

甚至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即使我们退伍了,也会很自然的以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将部队优良的传统溶入生活工作,使我们受益非浅。战友们,不要忘了穿军装的岁月[玫瑰][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