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學善教 靜等花開 ​——線上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渭南市臨渭區​前進路中學陳杰

2020年的新學期,註定是一段難忘的時光。疫情衝擊之下,我們推動線上教學實現了“停課不停學”,教與學的目標、內容、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帶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新的沉澱與思考。自主學習作為新課程倡導下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考量著教師的引導力和指導力,也考驗著學生的學習潛力與耐力。今天,我就線上歷史學科教學如何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談點滴體會:

一、用心組織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疫情當前,為了節省課堂教學時間,使學生能夠更加自覺學習,準確、便捷的接受更多的歷史信息,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此,每節課前,根據《歷史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精心設計歷史網絡教學資源包,翻閱教材、教參、教輔用書,將教材中蘊含的知識要點,重難點和關聯點都備出來,進而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認真組織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所在。

二、精心設計課堂,培養自學能力

1.課前預習學案-記憶知識我真行。

課前設計好自主學習清單,以填空、知識框架或表格的形式呈現。課堂發放學習清單,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形成簡單的知識網絡。課前反覆預習,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堂上讓學生結合課本,反覆閱讀教材,圈出重要知識點,抓住文中的圖片、地圖和人物掃描等信息,讓孩子以喜歡的方式梳理知識,抓住歷史知識中背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果等核心因素,指導學生加強知識記憶,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

2.課中行課學案-內化知識我必行

課堂中給學生及時發放行課學案。以課件、名師視頻、微課等豐富性和多元化的渠道,將課堂知識以“互動問題”的形式呈現於學案中,學生通過課堂筆記、雙色筆補充重難點、思維導圖、整理大事年表、對比記憶等多種方式反饋學習效果,有問題時及時提問,師生共同解答,逐步使知識系統化,思路清晰化,問題條理化等。

如講《列寧和十月革命》這一課時,先通過材料讓學生分析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受到一戰的影響,激化了俄國的社會矛盾,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決定發動武裝起義。在十月革命過程環節:通過圖片攻打冬宮和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瞭解十月革命的過程;再通過表格,讓學生從政治、軍事、經濟、外交四個方面整理十月革命的過程。經過三年的艱苦鬥爭,蘇維埃俄國粉碎了外國的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反革命叛亂,鞏固了新生政權;最後通過材料分析,從國內和國際兩個方面整體感知十月革命的偉大意義。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震撼了資本主義世界,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同樣的、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鬥爭。如中國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等都受到十月革命的影響。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概括和思辨能力等。在難點部分,讓學生對比分析中俄兩種社會道路的不同:中國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而俄國則是中心城市暴動、武裝奪取政權。從而引發學生深入思考:各國革命必須從本國國情出發,走適合本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整個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凸顯了歷史學科的唯物史觀、家國情懷和核心素養等。

3.課後檢測學案——提升知識我最行

課後發放檢測學案,落實知識點,以選擇題和材料分析題培養學生的讀題、審題和答題能力,做到學以致用。學生課後及時完成檢測學案,以打卡形式提交,教師做好批閱和點評,及時反饋給學生。教師在批閱環節可以看到每個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學生在反饋環節可以發現自己的問題和不足,在線及時提問,老師做以解答。

總之,我認為三種學案層層推進,互相照應。先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和目標,做到心中有數;課堂教學中帶著問題突破重難點,積極答疑解惑;課後及時檢測學習效果,內化知識,外化能力,實現高效化。

三、潛心走進歷史,共享優質資源

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潛力是線上教學的重要一環,核心在於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力求觸類旁通。歷史學習中,每一階段、每一個國家的發展規律都要求學生鍛鍊思想、獨立鑽研,透過動腦、動手、動口,獨立地去理解和掌握。同時,在歷史教學中,還要提醒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其運用歷史知識的潛力和能力,包括培養學生利用已學歷史知識進行自我教育的潛力,以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可通過關注時事熱點,熱心社會服務等多渠道、多角度讓學生掌握歷史名人、博物館、紀念碑,家譜、陝西地方史等信息,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這也是傳承文明,知古鑑今的必備途徑。

只有過程精彩,才能結果輝煌。精心組織線上教學,讓孩子們在樂學中突破自我,不斷培養自學能力;讓教師在樂教中學習技術,不斷提升個人素養。靜心助教,用心樂學,讓我們一起努力,書寫美好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