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人不一定是闖關東過來的

在承德問起祖籍,大多數會說是山東人,闖關東過來定居的,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熟悉地理的朋友都知道,山東人闖關東有兩條路線,一條是海上坐船,一條是路上走山海關(朱傳文就是下了船,走的旱路)。這兩條路都不經過承德,而且承德地處燕山山脈,不但交通不便還多土匪,沒有理由選擇這樣一條路,所以答案只有一個,來承德的山東人都是特意來的。

來得早的是種地,來的晚一點兒的是淘金。(朱開山淘金是不是就在這附近呢?)說起“淘金”看官老爺一定嗤之以鼻,“承德山溝子還有黃金?”且聽我細細道來。

1、

承德地處在長城之外,自古就是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分界線,清朝以前沿線居民大部分內遷入關,這片土地便成了戰場。明政府還仿效五代時幽州刺史劉仁恭父子的燒草政策,每年秋後遣精兵出古北口,火燒三五百里,以絕胡馬。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熱河成為人跡罕見的地方。

清朝統治者入關後,對關外土地實行圈地政策,貴族圈了地就需要有人耕種,皇莊需要有人打理;而且到了康熙朝始修避暑山莊,越來越多的人來到承德謀生計(聽老人講做生意的多是山西人,種地、扛活的多是山東人,晉商在當時堪比當今浙商);再加上雍正朝的“借地養民政策”,使這片土地上來了最早一批的開荒者。


承德人不一定是闖關東過來的

《灤平縣地名資料彙編》裡記載長山峪這個地名時,就描述了當時的情景:“順治年間,鄭氏兄弟三人由山東濟南府鄭家寨逃荒口外,其中一人定居於此,開荒種地謀生”,後有王、申、房等姓氏遷來,逐漸形成東、西長山峪兩個村落。


承德人不一定是闖關東過來的

今長山峪地圖,三百多年也沒發展起來


2、

承德是中國北方重要的黃金、銀、銅礦產區,隨便打開承德地圖,每個縣都有很多帶“金”字的地名,金溝屯、金山嶺,金杖子、灑金溝,圍場甚至有個村直接就叫金礦村。每個縣都有大大小小的金礦,避暑山莊牆外不遠處就有一個獅子嶺金礦。


承德人不一定是闖關東過來的

有金礦不假,但承德金礦屬於原生伴金礦,原金與黃鐵礦石、黃銅礦石混在一起,後兩種礦石和金子長得非常像,但價值天壤之別。

可是,謠言不管是真金假金,“熱河金山銀山到處都是,全讓當官的佔著,滿坑滿洞的金子,幾輩子都挖不完,當官的帶著當兵的守著洞,不讓老百姓進去”。這個謠言對承德(熱河)地區的影響非常大,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承德的歷史。

這麼多的金子多麼的誘人呀,於是,在開荒者之後,承德又來了一批淘金者。


再有人問起你祖籍哪裡時?是該細究下家譜了,畢竟山西、山東、河南、河北的老鄉都可能生活在承德,也促進的承德的發展繁榮。


感謝閱讀,本是和媳婦討論承德有沒有金礦的問題,就根據網絡資源整理了上文,如喜歡還請多多支持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