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十常侍宦官專權:太監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皇帝的好壞

《三國演義》中的“十常侍”指的是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十人。而正史中記載的十常侍之亂,其實是靈帝時操縱政權的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慄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十二個太監。

東漢十常侍宦官專權:太監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皇帝的好壞

陳道明飾演的東方朔

我們先來說說,“十常侍”的概念。“十常侍”中的“常侍”指的是“中常侍”一職,一開始並不是太監的專稱。它的稱呼是從常侍郎演變過來的,最有名的常侍郎是漢武帝時期的東方朔,當時可以理解為皇帝的近臣寵臣。最早被冠上“中常侍”稱呼的是,西漢元帝時期,皇帝的岳父,許嘉。那時候的中常侍,不是官職,沒有編制,是個虛銜,可能就像是清朝的御賜黃馬褂一樣的榮譽稱號,再外加一個可以在“御前行走”的特權。

東漢十常侍宦官專權:太監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皇帝的好壞

到了東漢明帝的時候,中常侍才像個官職,定了編制為4人,當時不全是太監,可以由士人擔任。隨著東漢末年小皇帝登基成為常態,他身邊的近臣寵臣,就都成了服侍他們的太監。於是,中常侍一職成了太監的專職。不過,東漢前中期,並不是所有的太監都是壞蛋。像造紙的蔡倫,歷經四帝的曹騰,都是歷史評價較正面的太監。即便是昏庸的靈帝時期,也有直言犯上、清正忠誠的中常侍呂強。

東漢十常侍宦官專權:太監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皇帝的好壞

東漢和帝年幼之時,竇太后及其兄弟趁機專權,專橫跋扈,把持朝政,嚴重威脅皇權。這讓同朝的鄭眾和蔡倫兩位太監,看不下去,於是兩位太監密謀誅滅了竇氏集團。鄭眾因此被和帝倚重,封其為大長秋,並將中常侍名額增加到10人。鄭眾也成為了東漢宦官干政的第一人,儘管他行事低調,沒有太作惡,相反還輔佐皇帝辦了很多善舉。他的故事,讓後來的皇帝們開始尋找身邊得力的宦官,想複製“君宦合作”的成功典範。

雖然皇帝們大多時候,依靠宦官勢力,扳倒了外戚,但皇帝們所倚重的宦官勢力,也不是省油的燈。像漢靈帝時期的十常侍,壞事做盡,致使民怨沸騰,賢路阻塞。

小說中,平黃巾有大功的劉關張三兄弟,就因為得罪了十常侍,讓他們只得了縣級小吏的封賞。甚至於蔡邕上疏皇帝時,把那些年的地震、海嘯、冰雹、龍捲風等不詳異象,歸結為宦官十常侍干政的惡果。

東漢十常侍宦官專權:太監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皇帝的好壞

此外,十常侍干政,使得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這一時期的黃巾軍起義、長沙賊區星作亂、漁陽張舉、張純自立稱帝等,都是十常侍賣官鬻爵,非親不用,非仇不誅,導致天下大亂所致。小說中的十常侍之一封諝,還成了黃巾軍在都城洛陽的內應,差點裡應外合在洛陽造起反。靈帝時期的忠臣,郎中張鈞、諫議大夫劉陶,都曾痛陳十常侍的罪惡,希望能將其誅殺。可惜,靈帝此時已經跟十常侍們穿一條褲子了,他們的罪惡中,其實有一半是為了滿足靈帝的享樂慾望。

想了解更多關於94版《三國演義》電視劇影視改編與原著小說的對比賞析,敬請關注我的賬號。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侵刪。因能力有瓶頸,知識有盲點,如有表述不正確之處,歡迎各位三國曆史愛好者,留言討論,必定虛心接受批評。在此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