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自隋以來,白瓷的工藝提升已經全面的超越了青瓷,到了唐朝,白瓷已經開始廣泛的在民間流傳使用了;到了宋時,北方的青瓷更是出現了汝窯、鈞窯、官窯而全面的超越了越窯系;時至今日,白瓷仍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品類,可能今天你我生活中已經難覓青瓷蹤影了吧。

今天山人簡單的講一下唐代白瓷的鑑定。鑑定唐白瓷第一步就要判斷白瓷的窯口。咱們今天只說常見的唐白瓷窯口:定窯、邢窯、鞏縣窯。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先來講邢窯: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上圖是邢窯最常見的器型,獅柄白瓷執壺,壺後和壺身鏈接部分有壓出來的條形紋飾。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這種邢窯白瓷最大的特點就是用了蘸釉工藝,滿釉施工,釉料一直浸到足底,工藝很細。邢窯的白度是唐代白瓷中最高的,猶如“油脂白蠟”一般。

這種天然的釉料在蘸釉工藝下,會有很多很自然的“淚痕”,在器物中也會有很厚的積釉,這些積釉會伴隨著閃青的現象。​

《茶甌·邢客與越人》有言,邢客與越人,皆能造茲器。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也就是說了邢窯的器型很規整和胎體很輕盈。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上圖“盈”字款也是邢窯很重要的特色之一。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再來說下定窯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早期的定窯執壺主要受邢窯影響,創燒於唐代早期。在燒造初期,生產品種比較落後,質量很差,產品主要為民用,銷售於窯址的周邊地區。這個時期最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蘸釉且滿釉,但是釉色偏黃,胎質很疏鬆。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到了唐後期,定窯由於長期燒造白瓷器,產品質量提升,銷售範圍擴大,為上流社會所認可並使用。“官”、“新官”字款瓷器是定密白瓷中的精品,從唐、五代到北宋後期均有燒造。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唐代具有“官”字款的白瓷器多胎質細膩,釉色純白或者白中泛青。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第三個來講鞏縣窯

雖然最後來講,但是鞏縣窯在唐代是最重要的窯口,北魏時期遷都洛陽時期便已燒製白瓷,隋唐時期臻於成熟,早期曾為朝廷貢品,後期因為從洛陽運輸到長安多有不便,後來才在長安周邊燒製官窯,鞏縣窯慢慢轉為民窯,但是不論出口,還是內銷,鞏縣窯的燒製時長和產量,都是唐代最高的。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上圖是典型的唐代鞏縣窯器型,胎呈白色,釉裡白裡頭黃。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上圖可見唐代鞏縣窯的開片在這三種窯口裡面,最為普遍,且開片成蟬翼,十分細密。釉色偏黃,胎白中透灰。蘸釉工藝大多都是“半截釉”。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唐代鞏縣窯主要生產生活器具為主,跟定窯和邢窯在產品上有很大的區別,比如隋唐時期的深腹杯、辟雍硯、軍持淨瓶一類,多是鞏縣窯燒製的,可能與當時窯廠的級別地位有關。深腹杯的壁薄透光,說明在隋——唐早期鞏縣窯已經量產了此類工藝難度極高的產品,這種產品在唐晚期的定窯裡才開始出現。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當然最重要的咱們還是來講唐白瓷的鑑定:

1、胎質疏鬆,自然老化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上圖唐白瓷真品可以看出來,老胎粗松,有發泡的感覺。這些跟當時手工篩料,原料產地有很大的關係。又經歷十幾個瓷器的半衰期,胎質裡面的水分充分的揮發,才出現這種的發泡的感覺。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而仿品的胎很明顯的細密,這種是現代的高嶺土經過機器篩選製作的,沒有老胎的疏鬆感。

2、釉面的自然老化痕跡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真品唐白瓷釉面老化後,又一層薄薄的包漿,是自然老化的痕跡,唐白瓷大多數的燒製沒有裝匣缽,又都是柴窯,所有釉面中有自然的雜質分佈。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仿品大多有上圖這種賊光,沒有釉面老化的感覺,又是現在氣窯燒製,沒有柴燒的痕跡。

3、開片如蟬翼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真品唐白瓷,有開片的情況大多如上圖,像蟬翼、蜻蜓翅膀一樣,十分細密,有微微外翹的感覺。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仿品白瓷開片呆板,這種化工釉料是現代球磨機制成,燒製出來自帶開片,跟歲月帶來的開片在結構上是不同的。

4、積釉和淚痕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上圖唐白瓷是因其蘸釉的工藝,在正燒的過程中會形成自然的積釉和淚痕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上圖的仿製品因為使用的是化工釉料,積釉和淚痕是很難做的很相似的。

5、輪制器型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唐代制瓷基本都是輪制,所以有自然的不規則的輪制痕跡,器型古拙大氣

唐白瓷真偽的5個鑑定方法——唐代邢窯定窯鞏縣窯白瓷的區別

上圖仿品造型怪異,並且為機制工藝,在器型上全無古味,是常見的唐白瓷仿製品。

到此咱們就簡單的把唐代常見的三個窯廠的白瓷給說完了唐代白瓷窯廠眾多,常見的還有磁州窯和山西渾源窯等,還有很多鑑定白瓷的技巧,以後再慢慢跟藏友們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