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窯 ,謎一般的存在 !

唐代瓷器,歷來學者皆言,南青北白。南青指的是越窯,北白指的是邢窯。對越窯的研究,學術界一直比較深入和透徹。近年來發掘的慈溪上林湖越窯遺址,則是對唐代越窯情況基本搞清楚的集大成者。但邢窯,多年來一直猶抱琵琶。窯址在哪?面貌如何?哪些傳世品是邢窯?為什麼一到宋朝,邢窯好像就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定窯?這些問題在21世紀初邢窯遺址被考古工作者找到和發掘之後,終於有了答案。

先來說說邢窯。邢窯是一座在唐代歷史上頗負盛名的名窯。在當時和越窯齊名。唐朝歷史近300年,但目前為止,基本1沒有發現邢窯的傳世品。館藏基本上都是近年來墓葬出土的。數量不多。

再說說白瓷。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白瓷,學術界公認為北齊武平六年(公元575年)範粹墓出土的白瓷。圖片可以看出,這時候的白瓷釉色泛青,還沒有脫離青瓷的影子。但已經是白瓷器了、在此之後隋代墓葬中曾出土不少白瓷器,如隋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張盛墓、大業四年(公元608年)李靜訓墓、大業六年(公元610年)姬威墓等,這批白瓷釉色較為勻淨,白度較高,是真正意義上的白瓷。

邢窯 ,謎一般的存在 !

北齊範粹墓出土的早期白瓷罐

白瓷發源於北齊,北齊屬於鮮卑族王朝,北方馬上民族,自古以來尚白(到元代蒙古依舊如此),所以白瓷發源於北齊而不是南方漢族統治的南朝,有它的道理。

邢窯就是繼承了北方長期以來燒製白瓷的悠久歷史和傳統,在長期實踐中發展起來的窯口。最初開始研究邢窯的,是瑞典人古斯塔夫.林伯格。他寫了兩篇文章,一篇發表在1950年《東方美術》春季號,一篇發表於1953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年報。1953年,故宮博物院的陳萬里先生髮表了一篇《邢越二窯及定窯》的文章在《文物參考資料》上。揭開了邢窯學術研究的序幕。

而歷史文獻中是這麼說的:“陸羽《茶經》評價:"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瓷類雪,越瓷類冰"。

皮日休《茶甌詩》寫道:"邢窯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墜,輕如雲魄起。"

段安節《樂府雜錄》記載,唐大中初年,有調音律官郭道源者,"善擊甌,率以越甌、邢甌共十二隻,旋加減水於其中,以箸擊之,其音妙於方響。"

李肇《國史補》中說,"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其中除透露了邢窯白如銀,白如雪的特點外,還有輕薄,聲音清脆,宛如金屬等特點,產地則透漏出河北內丘。

邢窯 ,謎一般的存在 !

隋代的白瓷雙聯龍柄傳瓶

按照《國史補》的記載,建國初期,故宮博物院首先派人調查了河北的重點古窯遺址。繼調查完河北臨城磁窯溝後,又調查了曲陽定窯遺址,發現定窯唐代已經燒瓷。六十年代後,在河南有發現了鞏縣窯等遺址。由此,從故宮藏品中分別出了曲陽和鞏縣的唐代產品。縮小了未知窯口白瓷的比例。也初步劃分出,胎釉潔白如雪,不施化妝土的,就是邢窯白瓷。1980年,河北臨城祁村邢窯窯址發現後,這一點得到了證明。

好,邢窯的第一個謎終於揭開了!

邢窯,是唐代最著名的瓷窯,距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是隋唐時期七大名窯之一。窯址位於河北邢臺市所轄的內丘縣和臨城縣祁村一帶,是中國白瓷生產的發源地,在中國的陶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邢窯稱謂是因內丘在隋唐時期隸屬邢州管轄而得名,主要生產白瓷,也生產其他顏色釉瓷器。

河北陶瓷學者對邢窯出土實物標本經過科學檢測分析後認為,邢瓷不論是胎質和釉質,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鋁所佔的比重都是相當高的,無疑需要高強度的焙燒溫度,應該是經過1300以上的高溫燒成的。邢瓷的物理性能,與現代世界制瓷業最先進的所謂"硬質瓷"的燒成物理要求十分接近。是世界上最早的硬質瓷。

邢窯傳世品極為稀少,最為有名的是盈字款瓷碗。在傳世和出土的邢窯瓷器中,有一部分帶有銘文,除故宮博物院藏的白釉皮囊壺底刻劃“徐六師記”外,最為常見的是刻劃“盈”字款,其次為“翰林”款,也有少數器物同時刻“盈”、“翰林”二款。

刻“盈”字款的器物,有碗、盒、罐、注

邢窯 ,謎一般的存在 !

唐代邢窯貼花高足缽

子等造型;刻“翰林”款或“翰林”、“盈”雙款者,僅見於罐。關於類“盈”、“翰林”款白瓷的窯口,專家、學者們通過比較胎釉燒造工藝等特徵,確認“盈”字款白瓷為內丘邢窯產品。值得一提的是,在內丘縣城關邢窯遺址中發現的外底刻劃“盈”字款的白瓷碗標本多達20餘件,從而證實這類帶“盈”字款的白瓷確實為邢窯產品。

瞭解了這些之後,邢窯鑑定邀約就簡單了,胎釉潔白如雪,平底或者玉璧底,不使用化妝土裝飾的精細白瓷就是唐代邢窯,其造型特點,應該具有典型唐代瓷器的普遍特徵。部分器物有刻劃款,以盈字和翰林二字巨多。

邢窯亦有粗白瓷,施化妝土以掩飾胎土的灰白,再罩以透明釉。但學術界和收藏家公認和喜歡的,則是邢窯精細的細白瓷。我們說邢窯,也是說它的拳頭產品。

說到此,還有一個歷史之謎,一直沒有人破解!那就是,為什麼北宋早期,定窯突然興起,一下子邢窯就籍籍無名了呢?就算定窯的產品比邢窯更精緻和進步,邢窯也不至於一下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吧?這個問題困擾了學者數十年,至今無人提出合理解釋。

邢窯 ,謎一般的存在 !

唐邢窯皮囊壺

筆者學瓷三十多年,收藏之餘,對陶瓷燒製技術也進行深入研究。發現,邢窯消失其實並不是什麼秘密,而是一種自然現象!很好解釋。為什麼這麼說呢?

精通古陶瓷的人都知道,古代燒窯,技術雖然重要,原材料更為重要!比如,麻倉土在明中期萬曆前後枯竭了,結果萬曆朝就出現了燒製龍缸屢屢不成,窯工童賓不堪逼迫,跳窯身死之事。其原因就是因為燒製龍缸需要很厚的胎骨和高溫長時間焙燒。由於麻倉土枯竭,一元配方的瓷石無法耐高溫久燒,幾乎就是燒一窯倒一窯。沒有麻倉土的三氧化二鋁做胎骨,超過1250度溫度,瓷器的胎基本上就會熔融了,如果再加溫,長時間焙燒,不變形倒塌才怪。

所以,邢窯之所以消失,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經過隋唐時期三百餘年的燒製,邢窯細白瓷所用的高鋁高白瓷土已經枯竭。只剩下粗礦可供燒粗白瓷使用。沒有了原材料,那就失去了拳頭產品。所以邢窯很快就沒落下來,被定窯所取代。定窯工匠,極有可能部分來自邢窯。

300年,滄海桑田。餘少年時,曾經途經天津。為了看看炮轟英艦的大沽口炮臺,還特意租了一臺的士,從塘沽又跑了5-60公里。本以為可以看到海上風貌,結果看到了只是幾個大土堆。海的影子都沒有。問當地人海在哪裡?當地人說還有20公里。再問那怎麼能打到海上的英國艦船呢?當地人說百五十年前,這裡就是海,當然可以打到英國船。聞之,,唏噓不已。150年的時間,大海就退了20公里遠。以此來看歷史,用今人的視野,真的很難看懂當時的情形。文物鑑定,也是如此。邢窯被定窯取代,也就是幾年之內的事情。細白瓷土絕,邢窯廢,如此而已,簡單得很。邢窯的謎就此解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