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我院有收治能力!口罩不足,防护服告急,怎么办?林海滨:不等,不靠,自己想办法解决


没问题,我院有收治能力!口罩不足,防护服告急,怎么办?林海滨:不等,不靠,自己想办法解决

没问题 我院有收治能力


得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林海滨第一反应是这次疫情可能和17年前的SARS非常相似,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这样的判断并不是凭空产生。作为一名抗疫战线的老兵,林海滨在抗击SARS、H7N9禽流感、埃博拉等传染病“战役”中有着辉煌的战绩,也积累下丰富的传染病应对经验。


早在10年前,林海滨考虑到要如何提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问题,向市政府立项,开始规划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新院区内筹建一所市级肺科专科医院。他曾率先提出,二三线城市肺科医院一定要依托综合实力较强的三甲医院,并设置科学合理的规范。经过他多年的努力,肺科医院终于在2017年6月动工建设,2018年底主体封顶,2019年底通过初步验收。林海滨知道,应对疫情,必须在床位、人员、物资方面都要统筹到位,疫情一旦爆发,肺科医院将成为疫情防控最坚强的后盾。


林海滨开始筹划,医院原有16张床位的应急病房,可随时使用,如果患者增加,也可将已完工的完全独立、功能齐全的15层肺科病房大楼逐层开放增加配备应急床位,或者在原有应急病房前面再建一个应急隔离负压病房。很重要的一点是,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成立的医疗集团有16家成员医院,既有肺科医院等专科医院,也有基层卫生院;有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也有全省著名的肺科医疗团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院感科等综合实力雄厚,有许多同志曾参加过抗击非典、禽流感、埃博拉等传染病“战役”,经验都很丰富。想到这里,他心里踏实了一些。


在随后召开的全员部署会上,林海滨的策略得到了一致认可,在他的带领下,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第一时间制定防控方案,成立五个工作小组,马上着手开展工作。正因为“想在前,做在前”,市里的紧急文件下达前,医院已超前完成抗疫全面部署。


不久,林海滨接到市里领导的电话,要求把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作为全市唯一的定点救治单位,也就是说全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和高度疑似患者都放在该院治疗。重大的责任必然带来巨大的压力,但是基于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战前的充分准备,林海滨非常爽快就答应了,他回复说“没问题,我院有收治能力!”

没问题,我院有收治能力!口罩不足,防护服告急,怎么办?林海滨:不等,不靠,自己想办法解决

完全独立、功能齐全的15层肺科病房大楼

没问题,我院有收治能力!口罩不足,防护服告急,怎么办?林海滨:不等,不靠,自己想办法解决

将军冲在前,士兵才更有冲劲


2020年的除夕夜,林海滨此生难忘。正是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林海滨所在的医院首次收治了3名新冠肺炎高度疑似病例,抗击疫情的冲锋号正式吹响,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也成为林海滨和同事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


毕竟传染病不同于其他病症,面对3名高度疑似病例,应急病房的部分医护人员还是心存顾虑。为了缓解医护人员的恐惧心理,大年初一,林海滨赶到应急病房,靠前指挥指导,给医护人员打气加油鼓劲。医护人员们看到书记、院长都不害怕,还到病房跟他们一同作战,紧张的情绪也就慢慢缓解了。林海滨说,医护人员的这种恐惧是人之常情,他完全能够理解,在这场战役中,医院的管理者就像战场上的将军,将军冲在前,士兵才更有冲劲。

没问题,我院有收治能力!口罩不足,防护服告急,怎么办?林海滨:不等,不靠,自己想办法解决

大年初一,林海滨与医护人员坚守一线


没问题,我院有收治能力!口罩不足,防护服告急,怎么办?林海滨:不等,不靠,自己想办法解决

隔离病房内,医生近距离查房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大年初二,林海滨也遇到了和其他所有抗疫一线战友同样的难题——医疗防护物资严重不足。


口罩不足,防护服告急,怎么办?林海滨心想,绝不能让白衣战士没有“护身服”就上战场!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林海滨决定不等,不靠,自己想办法解决物资不足的问题。


初二当天,林海滨在医院宣布了一条纪律:领导干部一律不得佩戴医用N95口罩,全院的医用口罩由院感科主任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统一调配,把所有的医用N95和外科口罩留给参与救治患者的一线医护人员;焦急中他想到,莆田是全国著名的鞋城,企业应该可以转产提供一些医用防护物资。他立即联系了市内双驰鞋厂陈文彪董事长,陈董欣然答应连夜组织赶工生产,并表示医院医护人员的靴套全部由双驰企业无限量捐赠。


林海滨说,不仅是企业家捐款捐物,莆田还有独特的世界性妈祖文化现象,枝蔓伸延到海峡两岸及五大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信众接近3亿人。妈祖文化湄洲董事会也第一时间通过台湾民间妈祖信众捐赠了5000个医用N95口罩,5000个一次性口罩,3000双医用检查手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林海滨内心既感动,又感激。

没问题,我院有收治能力!口罩不足,防护服告急,怎么办?林海滨:不等,不靠,自己想办法解决

莆田学院党委书记陈柴生(左二)到附属医院调研并慰问一线医护人员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治愈,医护人员零感染


随着确诊患者的不断增加,莆田市逐渐变成了福建省紧跟福州之后的“重灾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也成为福建省确诊患者量排名第二的定点医院,而且有2例危重症病例,对此,林海滨坦言,当时是有一定的压力。他给医护人员提了两个要求,一是要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千方百计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亡率;二是医护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不能发生感染。


为做到自己提出的两个要求,林海滨做了大量的工作:床位不足,他就亲赴工地,协调指导10天建设好莆田版“小汤山医院”——应急隔离负压病房,3天开放肺科大楼一层床位;他主动邀请多名省级医疗救治专家驻院指导诊治,开通视联网远程医疗会诊;选派心理医师参与患者情绪疏导,中医医生参与辅助治疗;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设备、药品、防护用品、后勤物资的储备;建立足够、有序的人力储备,合理协调排班,确保适量休息时间;要求食堂保障热食及水果供应,保证一线人员营养补给;在全省率先引入3款新型机器人设备,用于院感防疫、发热门诊初筛、隔离病房服务等,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感染的可能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2月3日,全省首例治愈患者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出院,截至3月7日下午,莆田市56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部治愈,所有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这一个个的好消息,也让林海滨深感欣慰。


没问题,我院有收治能力!口罩不足,防护服告急,怎么办?林海滨:不等,不靠,自己想办法解决

林海滨深入工地指挥协调


没问题,我院有收治能力!口罩不足,防护服告急,怎么办?林海滨:不等,不靠,自己想办法解决

福建省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首例治愈出院

战事过后,应在反思中前行


采访过程中,林海滨几次提到,他非常崇拜“圣路加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前身)老院长余文光博士。新中国成立前,余文光博士身体力行,致力于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莆田人原有的公共卫生意识和个人生活习惯,促进了社会风俗的改良,而自己也从他身上传承了“以防为先、未雨绸缪”的抗疫基因。当被问及作为博士生导师他对自己学生的期待,他说只有几句话: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人做事做事业,不论做学问还是做事业,关键都是要学会做人。作为医生必须首先把医德放在第一位,把重点放在防病宣教和患者的人文关怀上,其次才是治病,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医者仁心,才能成为百姓心中信任可靠的新时代名医。


林海滨说,此次疫情过后,我们更应该总结和反思,人类很有可能还会面临比新冠更可怕的疫情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做足准备,作为医生,特别是作为医院的管理者,不仅要承担医疗救治的任务,更要大力推动中国的公立医院肩负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使命担当。


战事过后,林海滨将继续投身于“提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这份伟大的事业中,并把他的抗疫基因和人生信条不断传承下去。

没问题,我院有收治能力!口罩不足,防护服告急,怎么办?林海滨:不等,不靠,自己想办法解决

林海滨深入一线现场指挥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没问题,我院有收治能力!口罩不足,防护服告急,怎么办?林海滨:不等,不靠,自己想办法解决

医护人员在新建应急隔离负压病房内通过监控视频对话查房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并蔓延至全国。危难时刻,一线医务工作者构筑起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迅速奔赴各条“战线”,冲锋在最危险的抗疫前沿。无论是在抗疫前线还是在后方,所有医务人员都在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疫情防控,为救死扶伤而奋斗。在抗疫前线,救援队伍领头人的果断决策,科学、高效的防疫方向、路线和举措,对疫情防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展现抗疫抗疫医护人员的风采,《医师报》联合阿斯利康启动了“抗击疫情 我们在行动”医院领衔者系列人物访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