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网红爱作秀不好?延参法师:我的委屈和用心,你们以后会懂

任何时代,佛教界中的僧人,以名实而论,既有“明僧”,自然也会有“名僧”。

佛系网红爱作秀不好?延参法师:我的委屈和用心,你们以后会懂

河北佛协副会长、河北沧州市水月寺住持延参大和尚

前者,深明戒定慧三学,是大善知识,也许终其身都在深山老林中遗世独立;后者,名高望重,地位尊崇,但可能比普通人还心烦意乱,甚至不乏魔孙披僧衣、惑乱正法之人——比如《天龙八部》里,我们熟悉的少林寺方丈玄慈大师。我们世俗中人,对于僧人有看法分歧,其核心往往源自于此。

驻锡河北的延参法师,作为现今风头最烈的僧界“网红”——自2012年那句“绳命如此的精彩”出名后,微博“粉丝”数已蹿至4500万,人气最高的网播冯提莫小姐姐也不过800多万粉,“名僧”自然无疑。论颜值,他是僧界的“负能量”,倘拼流量,他绝对一人撑起了他们行业的半壁江山。

佛系网红爱作秀不好?延参法师:我的委屈和用心,你们以后会懂

“俗界”网红冯提莫

但是,他是否可称“明僧”,甚至言行是否如理如法,才是真正引发关注和争议的。同样数量巨多的不满者与批评者嘲笑他、抨击他:你延参,既然是出家人,不在寺庙中青灯古佛打坐静参,却比俗人还忙,像个娱乐明星一样,上电视、会名人、讲段子、荤素不忌、说世情饮食男女、抛头露面、装疯卖傻,没有一点出家人的样子,更不像个有道明僧,完全就是个混吃混喝、窃名取利之人,既败坏僧人形象,也在减损佛门的声誉。

谁也无法深究一个人的内心,从而去论定他的品性。所以,延参法师是否是“明僧”,我是无从置喙的;但是依我对佛教积累的一点认知,只从他表面行事看,不仅不认为其言行是出格的,是有违佛法的,甚至可能是应该提倡的,是现今僧众所稀缺的能力和精神。

佛系网红爱作秀不好?延参法师:我的委屈和用心,你们以后会懂

延参可称最乐与民众互动的当代僧人之一

社会中很多人对他的做法不理解,嘲笑他,谩骂他,甚至诅咒他,我意这是对佛教真义有隔膜所引起的。


其一,汉传大乘佛教的宗旨,从不鼓励僧徒离群避世,而是要求他们“在世间觉”、深入红尘、积极入世从而完成普度众生的职责的

汉传佛教,自唐以后,历代是以“大乘佛教”自明、自期、自许的,是自觉觉他的信仰体系。

佛系网红爱作秀不好?延参法师:我的委屈和用心,你们以后会懂

“卖萌”界担当

所谓“大乘佛教”,与“小乘”相对,简单地讲,就是他的核心宗旨,僧人的出家目的,不是让人躲进深山老林,吃斋念佛,消极避世,自己悟道就好了,这样的修行者只是“自了汉”。而是要求说,在修习的初期,可能定力不够,需要离群索居,远离纷扰。

但是,他的最终归向,不仅要体证因缘生灭法,从生死迷途中解脱出来,而且要发心回到红尘中去,与人民大众打成一片,普度盲众。佛教不是不问世事、消极逃世的宗教。我们熟悉的《西游记》里,唐僧先生所以要去西方取经,并不是本土没有佛经,而是缺乏“大乘佛经”与大乘精神。

佛系网红爱作秀不好?延参法师:我的委屈和用心,你们以后会懂

娱乐节目中的延参法师

围绕延参法师所起的争议之一,就在于他的弘法路径选择问题。他是走出讲堂、走出禅院、走出寺庙,走出小众信徒圈子,以微博、电视、头条、书籍等为主要平台,然后借助靠相声、图文、搞笑、自黑等手段作宗教宣扬的,这种路径选择是当代社会传媒发达之后才有的,是前所未见的,但是代表着现代佛教的某种新方向。如今台湾佛光山、法鼓山等名寺,所实践的就是这种路径,是为“人间佛教”之路,也是“大乘佛教”宗旨的回归。

佛教极讲变通,只要符合“三法印”,即为真佛法,没那么多死规矩,佛法不是禁锢人的,而是开放式启悟的。也就是说,什么途径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得是如理思维的佛法,可以合理、有效地接引。

所以,延参法师的路劲选择,虽和传统不大相同,但是并不违背传统宗旨,甚至也是在开出新路的,是成功的实践:低层次,可以导人向善;中间目标,可以扩大佛教影响力,让日渐衰微的中国佛教回到“人间佛教”的宗旨,熏陶出更多的受众;至高期望,则是让有心有缘之人在嬉笑怒骂中有所领会,进而真正去深究佛学、佛理、佛法。

佛系网红爱作秀不好?延参法师:我的委屈和用心,你们以后会懂

传统辩经大法会中的僧众

就这一层面而言,我觉得延参法师是大陆现今做的最成功的僧人。在消费主义主义时代、市场经济时代,众生在学佛上会有格外短视的习气,对于高深的、严肃的宣讲兴趣不高,普法的方式也不妨与时俱进。高明的僧人,有牢靠的知见,其言行也定能把握好分寸。

延参法师1988年出家之前,所从事的职业就是记者,这个相关职业所带来的敏感性和熟悉度,相信是足以让他在媒体运作与个人品牌形象传播上,深谙其中三味的。


其二,中国佛教的修习法则,山河大地无处不是道场,在红尘中与俗俯仰并不一定意味着远离参究修持

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一个特殊的修习方法,就是不离日用,众生是佛,佛是众生,根底牢固的僧人,担水、吃饭、闲谈、嬉闹,甚至拉屎撒尿,只要一心不掉,无一不是在修行参悟中。

佛系网红爱作秀不好?延参法师:我的委屈和用心,你们以后会懂

早已世俗化的日本僧人——中国佛教的方向之一?

从这一点而论,延参法师的受误解,还在于他所采取的修行方式。大多批评者认为,既然出家了,就该和电视上的高僧一样,彻底断绝七情六欲,完全斩截灯红酒绿,心如枯槁、面若死灰,青天白日,袈裟拂袖,像弘一法师那样才算标准。而你延参,肥头大耳,东奔西窜,经不念,佛不拜,哪热闹凑哪去, 成何体统,哪有个正规出家人的样子?

这多少也是误解。因为佛教的修习方式,历来没有固化的、唯一的法门规度,既可以为弘一大师的苦行化洽,也不妨碍济公活佛在装疯卖傻中得道。禅堂、寺院绝非悟道的唯一场所;打坐、参禅,也断然不是修行的特定方法。所以延参法师,很多时候离开寺庙,借助新媒体深入民间,和红尘世界厮混在一起,并不意味着他不是在修习。重点只是在于,他的言行是否明白“犯戒”与越界。

我们作为常人,分别心很重,但作为有实证或能坚定信仰的僧人而言,祛闹的、神秘的、玄妙的、超验的,自然是“法”之所归,但是俗情的、平实的、简易的、真实的世界,也未必不是磨砺心性、考验功夫的所在。理论上,道之所至,本来就不该有所拣择的。

佛系网红爱作秀不好?延参法师:我的委屈和用心,你们以后会懂

与净慧长老

所以,延参法师的言行,虽然多少是与我们意识中“高僧”形象谬之千里的,但是从佛教的修证体系而言,他并没有走向偏差。其做法,反倒是佛教所倡导的,“不离世间觉”,更是可能身体力行地落实佛教慈悲济世精神的。


其三,佛教的弘法方式,是无量法门,讲究的是契机契理,因人施教,随地施设,既没有定法,也无有一法不是佛法

佛教是活泼泼的,不是死气沉沉的,不是避世的,而是入世的,是因时随变的,不是法律法规让人背诵。所以佛在说经的时候,会看听众不同的根性,讲出不一样的说法。

佛系网红爱作秀不好?延参法师:我的委屈和用心,你们以后会懂

喜好书画的延参法师

延参法师之所以引发攻击,更是因为他的弘法方式问题。很多朋友看不惯延参法师,觉得你作为法师,讲话颠三倒四,说理荤素不忌,可以劝人多喝“猪河水”,也教人“早生贵子”,和粉丝打情骂俏,与公众探讨房价房车,没有一点严肃气息,也不见丝毫高深学理,与我们身边的“俗人”一般无二,是没有资格弘法的,这样的弘法也是在误导。

我想,这更是不应该出现的误会。因为延参法师所采取的,是和传统的、学院化的弘法形式不大一样的方式,这种大众化的途径、世俗化的语言、生活化的方式、形象化的说法,其用意,在于让大家在喜闻乐见中了解、亲近甚至喜欢上中国佛教。实践也证明,他是成功的,有多少之前从未听闻什么“佛法”的年轻人,因为他的可爱、平易、通俗、有趣,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导,在生活中与人为善,在困难中得到慰藉,甚至最终自愿去亲近佛教?

佛系网红爱作秀不好?延参法师:我的委屈和用心,你们以后会懂

近年来也默默从事慈善工作

现代社会,人心散乱,但宗教衰微:异端歪理的的邪教甚嚣尘上,而正信正解的佛教因为不谐于众日渐凋零。 传统的弘法方式,固有其摄受的信众,却深山古寺、深奥拒人,很难吸引到知识分子或年轻人,以至明以来中国佛教日益衍变为老年人的佛教;普通大众,无非烧香拜佛,基本还是停留在迷信的层面,缺少正面认识佛教的渠道,因此,对佛教产生诸多误解,对僧人的存在、弘法方式等都不能正确认识。

中国佛教要再次兴复,必须生活化、人间化、适众化,与时俱进。可以说,现代佛教,在各个方面现代化的同时,也务必需要多元化,延参法师就代表着一项可贵的尝试——至于是否成功,目前不好贸然论定,但这个路径是早晚都会有的。也许,延参法师只是在前面稍稍透了点消息,一切才刚刚开始。

佛系网红爱作秀不好?延参法师:我的委屈和用心,你们以后会懂

佛教经典《法华经》里,佛看到五千听众退席,“默然而不制止”,沉默,看着他们走,也不留他们。对佛教、对延参法师不理解的朋友,也许,所需的也只是一点耐心,加上一份包容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