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業信息化復工“兩手抓”

上海市黃浦區九江路111號,距離外灘僅50米,是上海信託的辦公大樓。在這幢建築裡,從2月3日起,上海信託首批關鍵崗位的70名員工就已復工。彼時的上海,室外溫度不足10度,辦公樓內不開中央空調。上海信託最先復工的運維人員、技術人員,戴著口罩、裹著羽絨服,緊張地在電腦前忙碌。企業與銀行、資本市場的資金清算、個人與機構的資金託管等,都需要他們的支撐。

多家大型信託公司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信息化復工記”在信託行業上演。信託公司信息化水平將明顯提升。未來信託公司將更加重視信息化投入。

信息化助推線上復工

一段時間以來,相比於銀行、保險、證券等其他金融機構,信託行業整體對信息技術的開發及應用能力相對較弱。

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的《中國信託業發展報告(2018-2019)》顯示,近兩年裡,平均每家信託公司信息科技投入1746.89萬元,總計不到12億元。2018年信託公司信息技術部門總人數為559人,平均每家信託公司技術部門人力資源配置不足10人。

但在本次抗疫中,一些持續在信息化領域投入的信託公司收穫了回報。

出於防控需求,在復工初期,上海信託業務團隊大多處於居家辦公的狀態。但由於此前公司已加大金融科技的攻關,完善的線上申購贖回系統,完備的線上項目拓展與審核流程,保障了各項目的有序推進。

與上海信託類似,中融信託也通過信息化實現了火速復工。目前,中融信託採取高管人員及部門負責人必須到崗、金融服務關鍵崗位輪崗值班、其他員工遠程辦公保障的方案,組織協調前中後臺各個部門,空中聯動,確保產品不斷供,服務不停歇。

中融信託行政總監劉香玉表示,通過公司的信息化平臺“空中直通車”,公司不僅能夠安全、順暢地進行內部通訊,還能實現公司運營及產品管理流程線上化,員工及經過系統審核通過的外部人員可以在任意地點通過多種終端參加線上會議。目前公司已舉辦各種場景的在線視頻會議、培訓會議數百場,最多的一場線上培訓,接入人員超過了1000人。

而在新業務推進方面,為減少疫情防控期間項目盡調過程中的人員接觸,公司部分項目採取了視頻電話訪談、無人機盡調等方式瞭解交易對手情況。

慈善信託“異軍突起”

在本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慈善信託迎來了大發展。

截至2月末,今年以來中國信登共辦理完成信託公司報送的公益(慈善)信託產品預登記96筆。其中,定向“武漢加油”、“抗擊新冠肺炎”等專項慈善信託計劃募集金額累計達到14.7億元,其他非定向社會保障和防範相關慈善信託計劃募集金額累計超過3390萬元,基本都是投向了疫情防控領域。

1月25日,光大信託作為受託人成立了國內首單醫療實物類慈善信託,委託人藍帆醫療捐獻100萬隻醫療級防護手套作為信託資產。光大信託披露,公司已經成立了規模3000萬元以上的慈善信託。

1月26日,由中國信託業協會倡議,由國通信託擔任受託人以發起設立“中國信託業抗擊新型肺炎慈善信託”,共有61家信託公司迅速響應,3天募集資金達3080萬元。

2月6日,由上海信託的428名員工自發捐款設立的抗擊疫情慈善信託正式設立,本次募集資產規模83.6萬元,是本次疫情中首個由信託公司員工捐款設立的慈善信託。

同時,通過信託制度,境外友好企業也得以加入到疫情防控之中。3月11日,日本三井住友信託銀行上海分行作為委託人,發起設立“紫金信託·厚德博愛中日友好抗擊疫情慈善信託”,項目規模為50萬元人民幣,由紫金信託和南京市慈善總會作為共同受託人,用於武漢市雷神山醫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這是國內首單境外企業作為委託人的慈善信託。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