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的《觀田家》屬於什麼韻律?他還有哪些膾炙人口的作品?

韋應物的《觀田家》屬於什麼韻律?他還有哪些膾炙人口的作品?

韋應物的《觀田家》屬於什麼韻律?此詩人還有哪些膾炙人口的作品?


韋應物是中唐詩人。年輕時飛揚跋扈,橫行帝都。仗著自己在玄宗身邊當差,不學無術,為害鄉里。玄宗歸天之後,頓時失勢,幸虧年紀不大,也才二十一。奮發苦學,倒是做了官了,詩歌上也精進,和劉長卿一同成為中唐代表人物,又和王維,孟浩然,柳宗元並列“王孟韋柳”,算得上田園派詩人的翹楚。

《觀田家》的韻格

他是半路學詩而成就頗高的典型,所以他的作品,寫得好的,名聲在外的格律並不精研。懂規矩而不限於規矩,正是詩家高手的境界,卻被半路出家的他用得極好。

《觀田家》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要問這首古詩是什麼韻律,只需要看平仄格律就可以了。中國古詩總共也就兩大類劃分,遵守平仄格律的近體詩,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古體詩。而近體詩的基本特徵是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則不限句數。很明顯這首《觀田家》既不是四句的絕句、也不是八句的律詩,那麼是不是排律呢?

也不是。排律作為近體詩的一種,同樣要遵守平仄格律和押平聲韻,而且除了首尾兩聯,其他聯都必須對仗。作為隔句韻作品,《觀田家》押的是平水韻“四紙”部,它的韻腳都是仄聲字。所以它根本就不符合近體格律詩的任何標準。

那麼這就是一首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古體詩。只是押韻而已,沒有其他規則。

注意韻腳“始、起、理、水、喜、已、裡”在平水韻中是一個韻部的,也許今天我們讀起來發音會有不同,但在當時肯定是相近而且押韻的。

韋應物的《觀田家》屬於什麼韻律?他還有哪些膾炙人口的作品?

《滁州西澗》

韋應物作為中唐詩人,作品很多,膾炙人口的代表作也有一些。但正如上面說過的,他的代表作大都是出律的古體詩作品。

我們從小到大必學的一首,就是《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這首詩很有名,非常有名。押平水韻“八庚”部。韻腳是平聲韻,每一句也都是遵守平仄相替的律句,那麼這是不是一首近體詩中的七言律絕(簡稱七絕)呢?

格律依然有問題,按照規則,近體詩的第三句要和第二句“相粘”,也就是平仄相同,這裡的“春潮帶雨晚來急”和“上有黃鸝深樹鳴”是“相對”關係,所以嚴格說來,這還是出律,並不屬於格律詩。

不過由於盛唐、中唐的格律並未完全成熟,這種類型的作品大量存在,古人在整理這些僅有“失粘”問題格律作品的時候,單獨取了個名字,叫做“折腰體”。也就是說我承認你是近體詩,但是你不是標準的近體詩,你失粘了,腰斷了,所以叫“折腰體”。

至於我們今天將“折腰體”看作近體詩,還是古體詩,就在乎這個格律標準的嚴格尺度在我們心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說,算哪邊都行。

韋應物的《觀田家》屬於什麼韻律?他還有哪些膾炙人口的作品?

《簡盧陟》

韋應物還有一些詩也比較有名,但談不上膾炙人口。不過近年來託網絡傳播的福氣,他一首寫給侄兒信箋類的詩倒是口口相傳,不過很多人用了也不知道是他的作品。

《簡盧陟》

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

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餘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大家一看便知道這首詩為什麼紅了。前段時間網上有一波續詩的熱潮。有朋友用“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兩句求續詩,一石驚起千層浪,網絡上各路人馬紛紛出動,直接把這兩句詩捧成了現象級的金句。

而這兩句正是剽了韋應物的《簡盧陟》的尾聯:“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上句仄起仄收,下句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本身就不合格律,那麼網上的人挪用了這兩句開頭來續詩,自然也只能古風。古風以意為先,所以續者雖多,精品極少。

簡盧陟就是寫封信給他侄兒盧陟的意思,大意是安慰兵途困頓之意。

這同樣是一首古風,沒有平仄格律的限制。

韋應物的《觀田家》屬於什麼韻律?他還有哪些膾炙人口的作品?

韋應物這個人呢,寫詩高古淡泊,不守格律。我們今天學習平仄格律,同樣也可以不遵守,只要你的意境能夠高古,寫出古體詩來同樣可以成為流行作品。

不過韋應物古體詩寫得好,並不代表我們今天的詩人能寫得好。這其中還有文化環境、時代風氣和個人才氣的原因在裡面。

但是今人實在難以重回千年之前的情境了,古意出不來,又不願意學習格律,自己寫寫消遣一下是沒有問題的。

說什麼趕唐超宋,就別做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