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码上查 码上办”手机小程序实现分流船信息共享

今天(3月13日),南通海门水上临时过驳区分流船舶扫码识别“二维码”正式上线试运行。该系统可以对海门过驳区内所有分流船信息进行跟踪,实现了信息共享。

南通“码上查 码上办”手机小程序实现分流船信息共享

船员朋友通过关注“南通海事微党建”微信公众号,在“过驳区信息查询”模块内进行平台扫码,就可以实现“船港货”信息录入,在完成“船港货”信息申报核准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分流船舶“二维码”,输入船名和识别号可以检索到“母船-海门过驳区-分流船”全流程信息,实现分流船信息的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

为解决船舶谎报始发港、货物来源不明等问题,南通海事局试点实施过驳货物“船港货”管理,该系统在南通海门水上临时过驳区试运行。前期,南通海事局已经基本掌握了从“母船”到分流船的船舶、货物数据,初步实现了对过驳作业全流程信息的掌控。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开发过驳区船港货管理平台,将查询程序嵌入了“南通海事微党建”微信公众号。

后续,南通海事局将针对试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继续优化程序设计、升级加密系统、美化界面设计,对接“船e行”手机APP,逐步在长江江苏段推广,以实现过驳分流信息的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共享。

海门水上临时过驳区作为长江南通段水域最大的水上过驳市场,辐射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重要砂石中转基地,市场内日常分流船流量约130艘次。目前,该市场46台浮吊已有35台经过复工检查验收,其中28台已进场复工,作业正在逐渐恢复。(记者 胡一平 通讯员 朱鹏 高弘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