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策高平——從高平之勝簡析周世宗親征對戰爭的正面影響

引子:

伏惟皇帝陛下,體上聖之姿,膺下武之運,協一千而命世,繼八百以卜年,化被區中。恩加海外,虎步則時欽英主,龍飛則圖應真人。

李璟作為南唐皇帝,曾給周世宗柴榮乞降上表,以上便是其中誇讚柴榮的內容。稱其為順勢聽天的真命天子,並且武功蓋世。事實是如此嗎?的確,周世宗在在位的短短几年之中,西取後蜀關外四州,南平兩淮,使得南唐皇帝李璟自去帝號,改稱江南國主。他興水利、改官制、重刑法,被譽為五代十國第一明君,就連偉人毛澤東也對其欽佩有嘉,寫下《沁園春·世宗》。

定策高平——從高平之勝簡析周世宗親征對戰爭的正面影響

柴榮影視形象

然而,柴榮的掌權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換句話說,如果柴榮沒有很好的應對手段,他說不定已經成為了第二個石重貴,淹沒在了五代十國的歷史裡。但是柴榮註定不平凡,他的一生是是為了平定天下、安撫百姓、重造盛世。在這一切的開始,很多人不會想起柴榮那場關乎他本人命運以及國運的戰爭,那就是高平之戰。

高平之戰是柴榮第一次御駕親征,這次親征奠基了他這一生偉業,也同時奠定了後周帝國北方邊境的穩定。

以下大約有兩千五百字,閱讀需要六分鐘,閱讀可以瞭解周世宗親征影響與高平之戰的經過

定策高平——從高平之勝簡析周世宗親征對戰爭的正面影響

穩定軍心

周世宗柴榮可以說在高平之戰中是居功至偉,這都源於他正確的決定,親征。在高平之戰以前,我們有必要對周世宗即位時的環境進行一個簡單的闡述。顯德元年,郭威駕崩之後,其養子也就是柴榮即位,是為周世宗。此時的後周立國不算久,南有南唐後蜀,北有北漢契丹,可以說內外壓力極大。北漢就在這種情況下選擇進攻後周,並且聯繫北方的遼國,準備一次性將後周滅國,重建後漢政權,其進攻的原因不外乎皇帝駕崩國內政局不穩,柴榮剛登基人心不服。

北漢主聞太祖晏駕,甚喜,謀大舉入寇,遣使請兵於契丹

定策高平——從高平之勝簡析周世宗親征對戰爭的正面影響

後周及周邊政權地理位置

此時後周軍心可以說是極其的不穩。新君方才登基,國內不腐之聲甚眾,就連諸多大臣都不服管教。潞州作為抵抗北漢的前線之地,一直由李筠鎮守,是不是還主動出擊。此次北漢的傾國突擊實在是猝不及防,沒有絲毫的徵兆,李筠沒有正確的估算到這一點,他繼續遣派大將穆令均前往騷擾,北漢前鋒都指揮使武寧節度使張元徽設下埋伏,自己佯敗誘敵,周軍還沒有認識到這次進攻規模之大,兵將之多,前往追擊,於是全軍潰散。

潞兵被甲介馬,暉(通徽)見之佯退,潞兵追之,並伏遂發

柴榮在汴梁接收到了奏報,他已經坐不住了。因為潞州一旦失守,能做抵抗的城鎮基本上就只集中在汴京南北一帶了。在這種時候,周世宗柴榮力排眾議,選擇了親征。此時諸多大臣中,支持柴榮的只有王溥一位:

惟王溥勸行,帝從之。

柴榮此次親征的目的很明顯,是希望可以到前線親自指揮作戰,讓自己的意志可以更好的更快的上通下達,不用再路上耽擱時間。北漢主此時並不知道周世宗敢親自出徵,他看潞州城堅固,一時難以攻取,就越過不攻,南下澤州,想要直接攻破汴京。北漢兵的前鋒與後周軍在高平城以南相遇,被周軍擊退。周世宗怕北漢軍撤退,加緊前進。

定策高平——從高平之勝簡析周世宗親征對戰爭的正面影響

澤州高平地理位置圖

(北漢主劉旻)顯德元年三月親征,甲午,戰於高平

此時的宋軍可以說毫無鬥志,本在潞州就曾經敗給了北漢契丹聯軍,接著繼續打仗本來就非常反感。此時若不是周世宗柴榮親自掛帥,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當年石重貴的悲劇還會不會上演,契丹北漢聯軍會不會一舉攻克汴梁,中原再次陷入大亂。如果柴榮沒有親征,這些完全有可能。總的來說,柴榮親征對高平之戰的第一個正面影響便是穩定了軍心,使軍隊不在一開始便潰散。

定策高平——從高平之勝簡析周世宗親征對戰爭的正面影響

扭轉戰局

軍心的穩定不是長久的,其不穩定因素也不會因為任何一個人的出現而得到改變,包括皇帝。此時高平之戰的處境就是如此。此時的周軍人數遠遠不及劉崇(劉旻)與契丹的援軍,士氣之低自然也是不言而喻了。此時的北漢軍士氣高漲,劉旻立即下令進攻,可是受到了契丹的楊袞的反對:

勍敵也,未可輕動。

劉崇此時認為周軍士氣低下,完全可以一舉戰勝,就連契丹軍隊也不需要了。很多人以為此刻便要開始反轉了,實則不然,可以肯定的是,劉崇此刻他做到了。

南風甚急,非北軍之利也。

在風向不利於己軍的情況下,劉崇命令張元徽親自率領千餘精騎衝擊後周的右軍,後周的右軍主將樊愛能、何徽本來就有怯戰心理,手下士卒即刻潰敗。此時整個周軍大營震動。柴榮此時心中顯然已經非常的害怕了,軍心暫時的穩定只是建立在皇帝柴榮到來的基礎上

,倘若軍隊有一方出現了破綻,全軍潰散就是必然了。

世宗大駭,躬督戰士,士皆奮命爭先。

定策高平——從高平之勝簡析周世宗親征對戰爭的正面影響

張元徽形象圖

此時的柴榮已經非常的清楚,他如果在此時率先後撤,所有部眾將會潰不成軍,失敗就不可避免了。但是此時他沒有後退,在敵軍壓境的情況下,他堅持監督將士進攻,愣是將北漢軍隊的優勢給打的所剩無幾。此時的劉崇發現了不對勁,他發現柴榮在指揮戰鬥,立即開始嘉獎張元徽,希望可以提高士氣,將柴榮一舉擊斃。

北漢主知帝自臨陳,褒賞張元徽,趣使乘勝進兵。

在柴榮的拼死指揮下,周軍將士們的士氣慢慢恢復,再加上此時刮的還是南風,形勢漸漸開始對北漢不利。劉崇繼續催促張元徽乘勝進攻,張元徽前進,戰馬被射倒,被後周軍斬殺。北漢軍隊見此情形立即潰敗,即使北漢主劉崇親自揮舞旗幟,卻也遏制不住北漢軍的潰敗。契丹“代表”楊袞看到後周軍如此驍勇,不敢救援,又恨北漢主不聽他的勸告,先率領契丹騎兵撤退了。

很明顯,高平之戰是一場艱苦的戰役,柴榮本人也有犧牲的危險。但是正是因為柴榮選擇親征,選擇蒞臨前線,才可以在危難之中指揮軍隊,扭轉敗局,將一盤死棋下活,使天下各國重新看待他。所以,柴榮親征對高平之戰的第二個影響便是扭轉了戰局,使軍隊可以險中取勝。

定策高平——從高平之勝簡析周世宗親征對戰爭的正面影響

名震四方

若跳到歷史的大長河之中,不難看出,柴榮此次的親征不僅對此次的高平之戰影響深遠,其對當時的局勢甚至是以後的戰爭局勢也有深遠的影響。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解釋為什麼周世宗的高平之戰可以對以後的戰爭局勢有著深遠的影響。

政局方面:就如之前所說,柴榮親征的時候可以說國內政局非常不穩定,親征的時候只有一人支持,可以說整場高平之戰都是在逆勢而為。朝堂上反對的代表就是長樂老人馮道,他的言辭可以說是非常的激烈,甚至是毫不避諱:

未審陛下能為唐太宗否﹖

未審陛下能為山否﹖

由此可見,周世宗柴榮此次親征是頂著巨大的壓力。但是反過來思考,柴榮這次親征成功,正好打壓了朝廷的反對勢力,從而更好的掌握朝政,為以後的高效行軍打仗打下基礎。

定策高平——從高平之勝簡析周世宗親征對戰爭的正面影響

南唐李璟兄弟四人

各國關係:後周高平之戰時,南方各國都虎視眈眈,都希望從中可以取得一點好處。高平之戰開始之前,各國對待柴榮的態度是覺得他容易欺負,像五代各個末代皇帝一樣。劉崇在其中的表現被載入了史冊,我們從中可以窺探當時各國對新君柴榮的態度。

崇幸我大喪,輕朕年少新立

可見,高平之戰的勝利不僅能改觀各小國對後周新皇帝的印象,不敢再像以前一樣繼續輕視他。而且擴大了後周的影響力,給各個小國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負擔。

軍事方面:軍事影響是高平之戰所產生的最大影響。後周軍隊強大的軍事實力在高平之戰中得到了完美的詮釋,它戰鬥力之強不輸五代任何一朝的軍隊。此次戰爭給了北漢,準確的來說是契丹極大的震撼,此後周世宗柴榮攻伐南唐後蜀,契丹只是在邊境騷擾。北漢的實力在此大受虧損,別說進攻了,此後防守也只能精縮在太原一帶。

總而言之,柴榮親征對高平之戰影響甚大,無論是從軍事、政局還是各國關係,柴榮親征都對其有一定的正面影響。所以,柴榮親征對高平之戰的第三個正面影響便是名震四方,為以後的征伐打好堅實基礎。

定策高平——從高平之勝簡析周世宗親征對戰爭的正面影響

總結(平興說)

綜上所述,柴榮高平之戰親征的正面影響可以說影響力整個戰局甚至於後周的整個國運。從戰役本身來看,周世宗柴榮親征高平逆轉了戰局、使他與後周軍隊的威名遠揚。宏觀來看,周世宗親征高平導致高平之戰反敗為勝,使中原政權徹底成為了統一主導勢力,為後世統一大業打下基礎。

以上只是萬千觀點中的一部分,國史浩瀚,我等拾遺爾。

這裡是平興論史,我們下期再會。

【閱讀建議】:

《舊五代史》

《宋史》

《新五代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