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辞》中的木兰从头到尾都没提到她的姓,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姓“花”了?

bratskid


木兰的姓有各种说法,任何一个今天都无法考证真伪。

但是,木兰的故事是正能量的,是一种对“忠”、“孝”两种行为的积极践行。告诉人们要忠君爱国、孝悌礼义,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每个朝代都宣扬的道德准则和精神管理工具。

“花”这个字更多是表达人们对于木兰的喜爱之情,也是一种对从军女性的赞美和褒扬。


价值精英养成


《木兰诗》出现了“可汗大点兵”、“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燕山靠近山海关,可见木兰所在的民族是女真族,女真族一般以“完颜”姓为主,那么,木兰应该是完颜木兰。

文中还出现“黑山头”,可见是女真族对抗蒙古族的一场战争。

个人见解,有什么不对,请多指教与包涵。[祈祷]


心理学者郑剑晟


《木兰辞》是乐府诗集中为数不多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的是一个女孩代父出征,十年而归,不受爵赏,功成身退的故事。但诗中没有交代是哪个朝代的事情,有人猜测可能是曹子建这个大才子所写,读起来也只有曹子建这样的才华才会写出这么磅礴大气的文字,但据人考证,三国时期的少数民族的首领,还没有被称为“可汗”的。

所以,人们根据“可汗大点兵”这一句透露的信息,否定了该诗是曹子建的作品,隋唐时期,少数民族的首领才被称为可汗,所以这首诗,很可能是隋唐时期所作。

木兰,一个孝义双全的女子,身经百战,功成身退,是对世间女子的感激奋励,是对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肯定,在古代重男轻女的文化氛围中,这首诗像一朵奇异花儿。

现如今,一帮带着铜臭的文人官僚和商人,却不断在全国各地考古“发现”花木兰墓,无聊至极,也卑鄙至极,这就等于睁着眼说瞎话,不带脸红的,那些“专家”为了钱也是拼了,连人格都丢到垃圾桶里去了。

但是,至于《木兰辞》中从头到尾没有提过木兰姓花,她为啥姓花,这可能是因为大诗人白居易的缘故,白居易曾经题过一首诗《题木兰花》:“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做女郎来”。民间的口头艺人,为把《木兰辞》演绎成能够说唱的书词,就把木兰花反过来叫成花木兰了。


静流如歌3888,与您一起窥探古人的诗歌里藏着什么样的故事。一家之言,不喜欢欢迎猛喷。呵呵呵,只有碰撞,才会有真理的火花。

静流如歌3888


《木兰辞》里面总共出现了三处关于木兰的字眼,

第一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第二句: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第三句: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三处的确只有木兰的名字,《木兰辞》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凯旋后不愿为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对于木兰的姓什么?目前大家都说是花木兰替父从军,其实这一处处最早出现在明代徐渭的《四声猿》短剧之一的《雌木兰替父从军》中。(就是舞台唱戏的剧本)

“ (旦扮木兰女上)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娶过俺母亲贾氏,生下妾身,今年才一十七岁。虽有一个妹子木难,和小兄弟咬儿,可都不曾成人长大”。


因为《四声猿》属于戏曲剧本,从戏子口中传唱出来,流传甚光,这就给人们造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木兰就是花木兰,木兰姓花这是大家最为能够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

木兰具体姓什么,不同的资料也不一样,

清《木兰奇女传》载有朱木兰。

清《三十二兰室诗钞》载有魏木兰。

北宋《新唐书》载有任木兰。

明《韩木兰传》载有韩木兰。


其实不管木兰姓什么,我们只需要知道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故事就行。(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一下,谢谢)


重生2004


据本人所知,花木兰本姓魏,安徽亳州人。因其从军驻地可能在今天的河北顺平县境内,所以留下了相关花木兰从军的一些传说,并且在原完县中学旧址,曾建有花木兰祠,不仅供有其塑像,还有从军壁画,相传唐代建造。明万历间御史何出光曾主持重修木兰祠,并作《木兰祠赛神曲》十二首以纪念木兰,祠内还有座《汉孝烈将军记》碑,现藏于顺平博物馆。

曾经听说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当年花木兰征战归来,到莲花池饮马。不想脚被泥泞陷住,挣扎之下靴子脱落,露出一双小脚,于是同伴才发现她原是女儿之身。她死后,人们在此地修建了木兰祠,并确立木兰生日四月初八为每年庙会,延续至今,仍是顺平城内两大重要庙会(另一庙会九月九日与尧有关)之一。



102705716761五福


给她设定的是女子,女子如花,故给她设定的姓就是姓花,以示该人是女子。否则,你弄出个上官木兰、夏侯木兰、木兰史密斯、龟田木兰或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木兰,观众都不知道是啥意思了。


老王没有吧


难道不是先知道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然后才有了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么?


小柠檬的跟班


木兰辞没有提到木兰的姓,为什么要追着木兰辞要答案?逻辑有点问题。


幻影之矢


据史料记载,花木兰并不姓花,历史上曾有四姓之说。任,魏,朱,韩,我标记为“人喂猪含”,哈哈,没有亵渎之意,只是便于记忆。

  一说姓朱 据清人瀛园《木兰奇女传》载:唐初,少女朱木兰,湖广黄州府西陵县双龙镇人,娴弓马,谙韬略,14岁时女扮男装代父去从军。转战沙场13个春秋,屡建战功,后凯旋还乡。唐太宗封她为武昭将军、武昭公主,赐姓李。今人为了纪念她,在湖北黄陂县木兰山建有木兰祠、木兰墓和将军庙。

  二说姓魏 据清代《三十二兰室诗钞》载:木兰姓魏,名木栾,俗称木兰,生于西汉初年,亳地(今河南)人。汉文帝年间,匈奴南侵,为抵抗侵略,木兰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后来战死沙场,被追谥孝烈。

  三说姓任 据《新唐书》、《全唐诗》载:少女木兰姓任,散尽家财招募数千义勇,组成保家卫国的—支部队。木兰女扮男装,跃马横戈,率军一举打败强敌。

  四说姓韩 据明人刘惟著《韩木兰传》载:少女木兰,姓韩,原名娥,四川阆中人,幼丧双亲,与叔父韩立共同谋生,12岁正值元末农民起义,遂女扮男装改名韩天保,投奔红巾军王起岩部队。木兰13年军旅生涯,功勋卓著,后人为纪念她,在木兰家乡修建了木兰庙、木兰寺。


泸州王二妹


说花姑娘的有木兰蹦出来说俺的有从此就叫花木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