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科“女将”:离病毒很近,但决不退缩

红网时刻3月13日讯(通讯员 朱孝勇 黄桂山)她虽没有直接治病救人,却每天和病毒面对面“交战”;她虽不在临床一线,却始终为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危奔波。她所在的是一条隐形的“战线”,面对的是看不见的“敌人”。她就是汝城县中医医院院感科主任梁润花。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汝城县中医医院被确定为新冠肺炎排查医院,战疫刚刚打响,该院就确定了:“确保医务人员零感染是最根本的目标要求。”作为院感科主任的梁润花,深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一大批“发热”患者集聚。普通感冒?流感?还是其他?面对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梁润花不惧危险、义不容辞地站在了抗“疫”第一线,从春节至今一直坚守在岗位,每天奔走于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呼吸内科及医学观察对象家,默默守护一个医院、一群医护工作者和一座城的健康。

“巾帼不让须眉”,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启动,她便以一贯保持的雷厉风行的作风,深入一线对病区及医护人员防护情况进行全面指导和督查,检查预检分诊的每一个流程,发热门诊每一个细节,完善发热人员排查诊断流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次疫情开始之初,梁润花白天工作在医院现场,晚上通过网络和微信群学习国内知名感控专家关于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和经验,制定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流程、应急方案等;她第一时间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做到人人过关;对防护用品穿脱制定穿脱流程,实施一对一培训。

院感防控工作督查,是她每日必修课,她深入战“疫”一线,联合医务科、护理部每天穿梭在全院各个科室,出入发热门诊,与医务人员一起分析现状、解决问题、理清流程、细化工作要求,并指导医务人员规范做好院感控制及自身防护。“手不可以触碰口罩外面,无意触碰后要及时进行手卫生”“口罩要遮住口鼻,口罩湿了要及时更换”“每次接触病友或物表后都要进行手卫生”……她总是再三嘱咐。

即使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多边作战,梁润花毫无怨言,全神贯注投入工作,为确保医务人员“零感染”,她从组织医护人员培训到演练,从防疫布控到流程设计,从预案设置到规范防治,防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步执行,她心中都了如指掌,做到了培训“全覆盖”,合格率100%。

“你们是确诊病例的直接或者间接接触者,需要进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请你们理解并配合我们的工作,有什么困难或者问题可以通过电话或微信联系我们。”这是梁润花在汝城县某小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1月25日,该县确诊了首例新冠肺炎感染患者,为了对与其有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跟踪,梁润花等人组成医疗团队每日深入各居民小区对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对象进行体温监测,累计上门开展医学监测达到千余人次。同时通过电话或微信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新冠肺炎知识宣传,消除他们对新冠肺炎的恐惧心理。

在此次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对象中,不乏老年人,今年60多岁的宋大妈便是其中一个,一开始居家隔离几天还好,时间久了,每天只能待在自家房间里,心情难免变得低落沮丧。

梁润花便利用工作空隙经常给大妈打电话,给她加油鼓劲,与她谈心。

“在此期间,我们不仅要在生理上监测他们的健康状况,更要在心理上倾听他们的心声,缓解他们因为居家时间过长所产生的心理不适,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切实关心他们。”梁润花表示。

当被问及春节怎么过的,她笑言:“每天都是高强度的工作,饿了就简单的在食堂吃个快餐,每天能保证五六个小时的睡眠,就心满意足了。”

除夕前一天,梁润花84岁高龄的母亲因“急性阑尾炎”住院,明明与病房相距不过百米,但此时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她,却抽不出时间去探望一眼。

那天,在去居民区摸排的路上,女儿打来电话过来,“妈妈,外婆现在好点了,你好好上班,家里有我们......”

孩子体贴的话语让她感到无比的温馨,放下电话,深深的内疚涌上心头。但是,她知道,国难时刻,作为医护人员,更要勇敢地站出来,冲锋在最危险的一线,用大爱去温暖、守护更多人的健康与平安。

如今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早日战胜疫情,陪孩子们好好吃一顿饭,好好看看春暖花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