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的經典小說《活著》,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餘華的經典小說《活著》,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餘華的經典小說《活著》,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每當對生活感到困苦的時候,我都喜歡重溫一遍餘華的經典小說《活著》,我喜歡作者在字裡行間流露出的那種細微情感,那種樸素的,充滿人文精神的描寫。

初讀餘華的小說,給人的感覺是奇詭,壓抑,然後才是幽默,辛酸,曠達,好比一個人在欣賞完李賀的詩詞後,轉而去讀李白,王維,那種奇妙的感覺。餘華善於營造一種奇妙的氛圍,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添加人物,故事,所以餘華的書有著強烈的感染力,能夠讓人不自覺的投入到其中。

故事的主線

老實說,每個人的經歷不用,對生命的理解也不同。但是每個人卻都有著這樣一個相似點:即都在苦苦追尋活著的意義。然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卻不是輕易能夠得出的。

書中的主人公叫做富貴,人如其名,富貴年輕的時候,家裡有100畝田,是遠近聞名的闊少爺,每天花天酒地,喜歡到城裡吃喝玩樂,他的父親看不慣他,時常教育他要經營生意,以此來光宗耀祖。

但是富貴對此不屑一顧,他喜歡賭博,還經常到城裡的青樓裡去,面對著他的岳父大人,也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他的妻子家珍卻是個好女人,不論如何都跟在富貴身邊,然而富貴命運的轉折,還是來自於他那好賭的壞習慣。

富貴小時候,家裡有200畝田,長大後,還有100畝,如果能夠正常生活下去的話,不愁吃喝還是可以的,但是他喜歡賭博,結果被人使用手段騙光了錢,最後用田產做賭注,田產也輸光了。

餘華的經典小說《活著》,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富貴劇照

當賭坊的人到他家收田產的時候,他的父親被氣死了,從這以後,他也從一個闊少爺變成了普通的農民。當時正值戰爭時期,他又被抓去做了壯丁,回來之後發現母親也病死了,家珍生下了鳳霞,但是卻得了軟骨病,女兒鳳霞也成了啞巴。


原以為命運的捉弄到此就可以結束,富貴也以為家人的不幸是對自己的報應。但是生活裡交織的苦樂卻並不因個人的悔恨而終止。

鳳霞是有過快樂的時光的,雖然她不能說話,但是二喜是真心喜歡她,兩個人十分恩愛,但是這種快樂很短暫,鳳霞在生產時不幸大出血,沒有挽救回來,而二喜在幹活時,因為對鳳霞的死不能釋懷,在工地上出了意外。

餘華的經典小說《活著》,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富貴最疼愛的兒子有慶也因為在獻血時抽血過多,而不幸早亡,生活的重擊接踵而至,我們無法想象作為父親的富貴是何種心情,但是他給自己的外孫起名苦根,卻是個最好的證明。

苦根是命苦的,二喜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喊出的也是兩個字“苦根”,可憐的孩子在出生後就沒有了父母,所以富貴十分疼愛他,但是在一次煮豆子時,因為苦根吃的太多,被撐死了。富貴哭了,在這世上最後一個親人也沒有了。

人生之於富貴,痛苦總是多於幸福。還有什麼比失去親人更讓人痛苦的事情呢?富貴在風燭殘年之際,嚐盡苦澀,能夠陪伴他的,卻只剩一頭老牛。

生命的意義

作者以第一人稱視角,將富貴的一生娓娓道來。然而作者的筆下,卻是如此的“殘酷與不近人情”,作者何不給有慶一個美好的結局,亦或者是讓可憐的苦根能夠平安長大,這樣富貴就能擁有可以坐下來說說話的人。

我也曾不止一次的對故事的結局表示疑惑,心中的壓抑久久不能釋懷。但是我們終究是局外人,不能左右他人的生活,更何況是書中的人物呢?

餘華的經典小說《活著》,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我們不妨回頭看看的富貴在書中的出場:犁田的老牛或許已經深感疲倦,它低頭佇立在那裡,後面赤裸著脊背扶犁的老人,對老牛的消極態度似乎不滿,我聽到他嗓音響亮地對牛說道:“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緣,做雞報曉,做女人織布,哪隻牛不耕田?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

老人的自鳴得意讓我失聲而笑。可能是牛放慢了腳步,老人又吆喝起來:“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一個受到生活打擊的人往往不願回首往事,自暴自棄的也大有人在,然而富貴卻能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即使只有一隻老牛,他依然能夠堅強樂觀的生活。也許正如書中所寫:“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就像《士兵突擊》裡許三多說的那樣:“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每個人都不能左右生命中出現的幸運或意外,就像我們無法預知家珍會得軟骨病,富貴的晚年會一無所有,但是我們能做的,就是把生活繼續過下去,我們承受著生活的酸甜苦辣,來換得成長的代價,活著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無需再為了其他的事情來煩惱自己。

餘華的經典小說《活著》,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富貴劇照

然而當我們提到活著的時候,有人不免想到為了生活可以不擇手段,甚至忍辱偷生,我想這些都不是《活著》這本書告訴我們的意義。

活著更重要的是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讓自己過得更好,那樣就有時間和喜歡的人在一起聊天,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

結語

《活著》本身對於我們來說就像一部生活啟示錄,在瑣碎的生活中,我們可能考試成績不盡人意,屢次求職不得,或者不滿意職場上的所見所聞,但是我們終究不能辜負生命,讓自己好好活著就是最大的意義,因為只有活著,才有能力去擁抱每一天的生活。

人生路很長,能夠活著就已經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活著就是人生最大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