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品種矮砧集約的種植技術詳解,土壤管理很關鍵

矮砧集約栽培技術是蘋果栽培種植中的新型種植技術,也是我國大力推廣的蘋果產業種植技術。

矮砧集約栽培的技術要點是使用矮化砧苗木,培育大苗建園,採用寬行密植的種植方式,實施立架栽培,修剪高紡錘形整形和與下垂枝結果為主,具有非常明顯的應用效益。而我國的蘋果栽培技術仍是喬砧,生產成本高,管理難度大,因此應將矮砧集約栽培技術作為發展的主流方向,逐步實現蘋果生產的節本增效和生態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蘋果品種矮砧集約的種植技術詳解,土壤管理很關鍵

1高原地區蘋果矮砧集約高效栽培技術要點

1.1砧木選擇

基砧作為蘋果苗木承受接穗植株,一定要注重苗木的選擇。八枝海棠和山定子作為兩種抗寒性極強的苗木,從綜合方面來看,八枝海棠更適合作基砧。定好基砧後,利用較為特別的砧木作為中間砧,利用基砧根系發達的特性,促進砧木繁殖。中間砧的選擇應結合高原地區氣候與土壤,採用長勢較好的品種砧穗組合或者與生長勢較強的脫毒品種組合,目前矮化中間砧木應用最廣且成功的是M26。

1.2苗木選擇和栽植時間

苗木應選擇2~4年經苗圃地連續培育且經過定幹整形的大苗,再進行定植。選好苗木後,集中種植,以便後續施肥、澆水等工作的開展。種植後利用大苗建立新果園,依苗的分類進行栽植。栽植距離約為1m,苗高1.5cm,中間砧長達20~35cm,具有側根均勻分佈,毛細根密集、芽眼飽滿、嫁接口牢固,主根粗壯、側根多等特質的優質苗木。矮砧蘋果的栽植時間較為寬泛,從土地解凍後至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

栽植時採用大坑雙膜,將中間砧露出地面,具體高度為旱地10cm左右,水澆地15cm左右。如果是雙矮苗木,中間砧在地面高度需在8cm左右。

蘋果品種矮砧集約的種植技術詳解,土壤管理很關鍵

1.3接穗品種

選擇富士優系砧木作為接穗品種,接穗品種具體可根據高原地區土壤土質、氣候條件等選擇適合的接穗品種進行栽植,如在海拔760~800m的高原地區栽植美國八號、紅概露等優良早熟品種,可避免因高原地區過於寒冷而影響結果質量,同時減少損耗。

1.4立架栽培

幼苗時期,沿行栽水泥柱立架,在每行蘋果樹的兩端設置粗水泥立柱2根,地下和地上高度分別保持在0.8m和3.1m左右,再使用預製地錨塊件,固定水泥柱的兩端,同時準備直徑5mm的鋼絲繩,將其拉直。在應用細水泥柱,沿細水泥柱拉4根經緊線器拉直的鐵絲,緊靠樹中心幹立高,保持地上高度為3.3m,地下高度為0.6m,即可完成水泥立架栽培。

蘋果品種矮砧集約的種植技術詳解,土壤管理很關鍵

1.5定乾和刻芽

蘋果樹栽種後需留長度為70~80cm的強壯大苗進行定幹,定幹後當年即可生長出3個側生枝。待到第二年,整形完成前,可每年修剪中心幹,保持中心幹在40cm左右,具體情況根據枝力強若,如果是大苗品種枝力強,可適當長留,不對其進行短截;如果品種枝力較弱,則需將中心幹進行適當縮短,促使中心幹能夠快速發芽,並從發芽的中心幹中上選留3個側生枝,逐漸將其培養成結果主枝。在選擇枝幹時,一定要保證枝幹之間有一定的間隔角度,避免枝幹重疊.蘋果苗木定完幹後,需要塗抹癒合劑在苗木的上端接切口處,使苗木能夠快速癒合。定幹不可選擇3年大苗,另外蘋果苗木在定幹之後,必須在距地面80cm的地方,每隔10cm刻一個芽,芽的數量在3~4個,每個芽都要套一層塑料膜,以防止出現水肥流失和病蟲害頻發等問題。待苗木發芽後一定要剪開薄膜,否則苗木受到高溫傷害。

蘋果品種矮砧集約的種植技術詳解,土壤管理很關鍵

1.6高紡錘形與下垂枝修剪

選擇帶分枝的2~3年生苗,在3年期間只能進行對植株部分位置進行修剪,修剪部位為中心幹,每年冬季需將其截短,如若中心乾枝條粗度超過生部位幹粗1/3~1/4,或者結果枝生長過密,則需清除中心乾枝條或者結果枝。要將其附近枝條拉到110°左右,拉枝處理過後蘋果枝條開花質量較高。其餘時間不對其進行修剪,只待果樹成齡後進行冬剪,保證蘋果樹枝在150萬~180萬條/hm2;中、短枝應控制在90%左右,花芽留量應控制在18萬~22.5萬個/hm2;從而保證修剪過後花芽與葉芽格桑措姆:江孜縣油菜年河18號大面積高產栽培技術的比例為1∶(3~4)。外圍枝則需保證修剪長度,如若蘋果樹已成齡則需保證長度在35cm,幼樹長度在50cm左右。冬季修剪時需將病蟲枝進行修剪,隨即清除病僵果。另外在蘋果生長季需對蘋果進行修剪,保證蘋果枝拉開,並形成角度,同時需對摘除蘋果樹樹冠,減少密生枝。

蘋果品種矮砧集約的種植技術詳解,土壤管理很關鍵

2土肥水管理

2.1施肥管理

施肥主要施的是雞糞、豬糞、牛糞和秸稈等農家肥,將這些肥料腐熟後儘早施入。施肥時間在9—10月,每100kg蘋果需要的施肥量為氮素和鉀素各1.0~1.2kg、磷素0.6kg。各個時期的蘋果樹施肥量不同,如果是初次結果的蘋果樹,每667m2施農家肥1500~2000kg,果樹結果旺盛時期每667m2施肥3000~5000kg。想要有效地進行施肥最好採用溝法或者穴法,三年後土壤有機質含量要求大於2%。

蘋果品種矮砧集約的種植技術詳解,土壤管理很關鍵

2.2土壤管理

在土壤前期土壤管理中應施用基肥與起壟,隨後選擇雙溝管理和行間生草管理方式。在整個果園蓋上一層8~10cm的砂礫,保持土壤墒情,並保證果園氣溫,以免樹枝因冬季過於寒冷無法存活,具體管理方式如下。雙溝起壟指的是在力果樹行距大概1.0m的地方起壟,形成一個樹盤,通過起壟作畦使樹盤超過30cm,並建立一個畦背。行間生草管理指的是用豆科植物覆蓋行間株間,保持草茬高度在8cm左右,每長到20~30cm時進行一次切割,如此循環,每一年保證667m2的果園鮮草數量達到2000~4000kg,從而讓鮮草覆蓋樹盤,進而形成一個果、草、畜、沼生態的蘋果園,使得蘋果的養分更充分。

2.3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

高原地區晝夜溫差大、積溫較低,蘋果年生長量只有山東、山西等低海拔地區的50%~70%,應用矮化砧苗木果園,一定要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及時補充肥料和水分,保障苗木正常生長

蘋果品種矮砧集約的種植技術詳解,土壤管理很關鍵

3結語

綜上所述,蘋果矮砧集約高效栽培技術能夠對樹苗進行全面的護理,保證樹苗的健康成長,同時在在樹苗護理的過程中,進而使果園的草木、牲畜,形成了一個非常綠色健康的生態園,從而進一步促進了蘋果樹的快速增長

,蘋果產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