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女生病房親歷:“死神”帶走隔壁老人

新冠病毒給湖北乃至全國帶來一場危機,黃岡是這場疫情的重災區之一。

在這場戰役中,黃岡人經歷了旁觀-捲入-創傷-鬥爭-反思的過程。我們用親歷者日記連載的形式,試圖縱深還原疫情侵襲下的黃岡這60天。

【葉薇:治癒新冠肺炎患者,大四學生】

1月28日

醫院的日子如同機械般重複,我已經與同病房的小姐姐在很多地方達成了共識,比如早上我倆會先後起床,錯開去衛生間洗漱的時間,用掉的紙巾也會及時丟掉;還比如吃飯的時候儘量不要大聲講話。

住院以來,我們已經抽了五管血,做了大小便檢查,還做了一次核酸試劑檢測。這樣的日子看似平靜,但是我們內心應該都很緊張吧,至少我是這樣。每天醫生來查房的時候,特別是如果我前一天正好做了檢查,那我真的是又期待又焦慮。萬幸的是,住院之後第一次核酸試劑檢測,我和小姐姐都是陰性,我們也稍微安心一點,內心還是非常想出去的。

每天到下午,大家的針差不多都打完了,也吃過了飯,因此護士小姐姐和我們都會閒很多,上午此起彼伏的鈴聲到下午就很少聽到了。

四女生病房親歷:“死神”帶走隔壁老人

這天正當紫外線消毒的時候,我和姐姐都窩在被窩裡閉目養神,突然聽到隔壁14床開始瘋狂按鈴,陪護的奶奶也開始大聲喊護士。護士趕來後不久,又傳來了對講機的聲音,然後好像是床快速滑動的聲音,彷彿是正在下樓梯。甚至感覺因為情況很緊急,床在挪動的過程中因為樓梯或地面不平,砸在地面的聲音,然後便傳來了隔壁陪護的奶奶的哭聲。隔壁奶奶好像是站在走廊裡,一直在嗚咽:“這可怎麼辦啊,這可怎麼辦啊,這可怎麼辦啊。”

我在床上一動不動聽著外面的一切。奶奶的哭聲就像小孩子的哭聲一樣,十分無助,就這樣一直飄在空中,同一句話反覆重複。

隔壁病房又有一個阿姨走到了我們這邊的走廊。我們房間的窗子還開著一小半,阿姨也時不時往我們房裡瞧上一眼,又走到走廊窗戶那邊去背對著我們。我有點害怕,喊姐姐把窗戶關了。

這個時候我甚至分不清這幾個人的關係。只見這個阿姨手上好像拿著衛生紙在擦眼淚,又好像聽見她給她二哥打了個電話,說房間裡有個人不行了?後來好像來了個醫生,隔壁奶奶的情緒很崩潰,兩個人吵了起來。聲音漸弱後護士來了,之前站在我們房這裡的阿姨好像不願意再住隔壁了,於是護士把她安排進了我們房。

阿姨剛來的時候我其實是有點害怕的,我不確定隔壁到底是出了什麼事,不知道阿姨的病嚴重不嚴重。我和姐姐一時都不知道要怎樣搭話,好在阿姨狀態比較好,主動說起自己的情況。她告訴我們,她先發現同病房的爺爺眼神不對勁,便提醒了奶奶;她還對我和姐姐居然在隔壁這麼大動靜的情況下,能在床上躺著一動不動表示佩服。

關係就這樣慢慢熟起來。阿姨挺喜歡運動的,沒事還喜歡在房間來回快走。我也被她的舉動感染,想到家裡媽媽也總是說我不喜歡動、抵抗力差,於是也下床簡單運動一下。我想著阿姨與我媽媽年紀相仿,聽阿姨的話也相當於聽媽媽的話吧。

下午四五點的時候,夕陽斜斜地照進我們的窗戶,把一切染黃。我們不動的時候,四周都安靜起來,我就這樣坐在床上看著窗外夕陽。再沒有人提起爺爺。我在想,這樣一個下午,死神是不是在我不知道的時候,來過我的隔壁,帶走了一條生命。

我只知道,第二天麻城的公眾號上,大約會有第一個新冠患者病亡的通告,通報消息上的年齡,性別,以及一些併發症全都對得上,我關掉手機頁面,沒有告訴任何人我的發現,我知道這個時候不適合說這個。

活著的人還得活著。

【龍振江:志願者】

1月28日

今天是大年初四。初二的時候黃岡中心醫院的吳主任求助物資,有1萬件防護服拉不回來,是同濟大學校友會“星火燎原”捐給中心醫院的。我答應了,我肯定會做到。去的時候一分錢都沒有,晚上買回了48萬元左右的物資。

昨晚帶了幾個商會的人去了仙桃,其中一個商會承諾提供車輛和人員,可到晚上9:00才解決。到仙桃的時候,已經夜裡2點多了。買了27500件工業級的防護服,525件醫用級別的防護服和17萬個醫用口罩。

上高速的時候,我已經懵了,一直走錯路。跟著我一起的小弟說:“你這兩天真的忙。”今天早上6點多到了黃岡,晚上就沒有睡。

這批物資應該是黃岡最早、最大批的民間捐贈物資。早上到了黃岡之後就開始分發,下午六點多鐘,才全部分發完,其中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發放防護服130多箱(一箱50件)。

四女生病房親歷:“死神”帶走隔壁老人

1月下旬,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被緊急改造為黃岡版“小湯山醫院”

【李穎霞:山東支援黃岡主管護師】

1月27日

從決定來湖北的那一刻起,我就在做各方面的準備,主要是身體方面的。接下來的任務會很艱鉅,我必須保證身體好好的,自備了抗病毒及增強免疫力的藥物,已經開始服用。

晚上跟我的同事郭丙秀、馬茜一起練習穿脫防護服。兩位妹妹是我以前的同事,我們在一起工作很多年,彼此間都很默契,跟她們在一起,我心裡很踏實。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曾經有一項操作叫穿脫隔離衣,對這項操作是很熟悉了。但是防護服,也就是“猴服”,我從來沒有接觸過。我們打開了一套醫院為我們準備的防護服,對照著操作視頻,進行穿脫練習。

不實際穿一下,真的不知道穿上防護服是什麼感覺,口罩帽子護目鏡,兩層手套,再加上兩層不透氣的防護服和隔離衣,穿上2分鐘,全身已經出汗。而且我還戴著眼鏡,外面再罩上護目鏡,眼鏡片上全是水汽,不知道這個困難該如何克服,等回頭問問有經驗的老師。

這兩天收到了很多領導、同事、親朋好友的信息,對我非常關心,在這裡表示感謝。請大家放心,我會好好的,我們都會好好的。

期待早點進入病房。

1月28日

今天下午,山東醫療隊全體人員正式進駐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為今晚收治患者做最後的準備。

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黃岡中心醫院的新院區)作為黃岡市此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最大定點醫院,還在緊急改造安裝當中。因為疫情緊急,只能邊改造邊投用。先期啟用的一層樓2個病區共110個床位,其中ICU有12張床位。一下午的時間,重症組48名成員齊心協力,一個12張床位的ICU病房初具規模。

今天我的排班為晚上24點到明天凌晨4點,今晚將要收ICU的第一個病人。距離零點還有四個小時時間,我現在正在從醫院趕往酒店,稍作休息,再返回醫院,準備迎戰。

【馬億:浠水縣汪崗鎮,北京回鄉白領】

1月27日

早上起床之後,整條街道經過前兩天的完全封閉,今天似乎有些鬆動。

對面有幾家的屋門已經打開,還有兩三個人站在門口講話。兩天沒見到家人以外的任何人了,遠遠看到人,我的第一反應不是去吐槽,而是想要仔細看看,似乎“嘈雜的人聲”這種之前自己很討厭的東西也變得珍貴,甚至有一種衝動想要出去走走,加入他們的衝動。

吃飯的時候,我爸給我看他所在的村民群,群裡好像起了一些爭執。因為村裡早就通知,不準聚會,不準串門。村裡的幹部似乎是接到舉報,某個人的家裡有人聚集打牌。

以往過年,打牌在我所處的鎮上,幾乎是家家戶戶進行的活動。

即使在今年這樣的非常時期,還是有人按耐不住。畢竟,人活著能享受到或擁有能讓自己完全放鬆並沉浸其中的“真愛”是很難的。

除夕晚上在淘寶上買了10個口罩,今天看了看物流還沒發貨,就退了。問了一下,到本地的物流停了,發不了貨。幸虧家裡有幾隻口罩的儲備,買不到就算了吧。

中午睡午覺的時候,隔壁鎮的表哥聯繫我爸,他家六個月大的兒子身體有點兒不舒服,想買點兒藥,但是他們鎮上的藥店都關了,讓我爸去我們鎮上的藥店看看。我爸戴著口罩去了藥店,藥店也開著,但是表哥發來的那幾種藥的名字,藥店都沒有。

晚飯的時候把家裡最後的一點兒菜薹下火鍋吃完了,家裡沒有一丁點兒青菜了。準備明天戴好口罩跟我媽去小菜園摘一些青菜回來屯著,必須出門了。

高中同學告訴我,家裡的貓糧剩得不多了,不太好買。

1月28日

這是小鎮上完全封閉的第四天。有些許的陽光從玻璃窗外透進來,天氣終於晴穩了。

經過前三天的壓抑,我家門前縣道上的機動車明顯比昨天多了起來,每隔幾分鐘就能看到一輛。但是路上還是沒有什麼人,只有兩三個人站在自己門前的空地上伸展身體,或是站著發呆。

因為身處此次新型肺炎疫情的重災區,我手機裡面四面八方彙集過來的各種難以分辨的信息實在太多。有時候,即使那些明顯的假消息,也會給人增添一分驚慌。

這幾天我也一直在關注著湖北省和黃岡市的疫情進展。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截至27日24時,黃岡市確診患者213例,我所在的浠水縣確診3例。對於超過一百萬人口的縣來說,3例不算一個大數字,至少在心理上是這麼感覺的。

早飯後我拿起手機,好久沒有動靜的初中同學群裡已經炸開了鍋。一位在縣中醫院當醫生的同學發出大量真實現場的情況照片和文字,緊急求援。對於普通人來說,最牽動每個人的,當然是他周圍有無感染的病例。

這位正在抗擊新冠肺炎一線的同學告訴我,他所在的醫院,三層樓的隔離病房已經住滿,準備今天開第四層。如果一個不相干的人告訴我這條消息,我可能會覺得是謠言,可這位初中同學就是這個醫院的醫生,信息的準確性無需懷疑。

按照同學的說法,我們縣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的主要陣地是縣人民醫院,他所在的中醫院直到昨天才被列入定點醫院。既然並非主要收治病患的中醫院都住滿了三層樓的隔離病患,那人民醫院的確診和疑似病例,可想而知也不在少數。

同學發給我各種醫護人員的現場和朋友圈截圖,基本的意思只有一個——嚴重缺少相應的醫用防護用品。他們醫院的醫生遭遇的真實情況至少有以下幾例:

多名已經不分日夜奮戰多天的醫護人員無法下班,想接班的同事也無法接班,因為沒有防護服等;多名醫護人員三天兩夜加起來只睡了五六個小時;有醫生累癱在樓梯間,幸虧被及時發現;所有人都穿了多天的尿不溼。

四女生病房親歷:“死神”帶走隔壁老人

在本地醫院當醫生的初中同學朋友圈截圖

通過媒體渠道看到,多個省、市的醫院都向社會發出“缺防護服、醫用口罩”等求援信息,可以想象得到,從省、市醫院的缺口,再到條件相對更差的縣級醫院,目前的醫療防護用品缺口有多麼巨大。

收到同學發來的信息後,我及時整理了相關的資料,在我的只有300個人關注的微信公號推送出去了。我知道這種力量實在是微不足道,但是做總比不做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