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帶你理清夏王朝歷史

泱泱華夏,熠熠中華,炎黃為祖,堯舜相繼,到大禹時候,家天下的雛形便已形成。接下來,5分鐘帶你理清夏王朝。


夏朝初始,禹啟奠基


奠基時期:禹→啟

關於夏朝家天下的起源有爭論,有人說是大禹開始的,還有人說從他的兒子啟開始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是夏王朝的奠基者。他們通過各種方法增大自己的權力,讓家天下成為可能。

由於大禹治水的佳話,和討伐三苗的功績,禹作為舜的繼承人登上了首領的位置。而禹在登上首領位置之後,做了一件件影響深遠的事:

塗山之會

塗山位於今天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傳說禹建都陽翟(河南禹縣)後召集夏和夷的部落首領於塗山,史稱塗山之會。塗山之會讓禹得到了各部落領主的認同,這次重大的盛會被很多人認為是夏王朝的開始。


5分鐘帶你理清夏王朝歷史


繼續討伐三苗

禹為了確定他的王權,在塗山之會後,繼續討伐三苗,這是一場規模宏大的戰役,經過激烈的戰鬥,三苗戰敗了,禹在這場戰爭中漸漸確立了他的地位。

定都陽城

禹在確立王權後,就在有崇氏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陽建立了陽城(河南登封縣告成鎮)作為都城。後又遷往陽翟(河南禹縣)。這便是夏朝都城的開始。

禹死後,傳說原來要傳給伯益,禹的兒子啟把伯益殺死自己做了首領。但這種說法不太可信,是野史《竹書紀年》中所記載的,具體如何,現在也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

到了啟的時候,夏氏族原姓姒,但從啟開始改用國名"夏"為姓。同時啟不再使用伯這個稱號而改用後,即"夏後啟" 。他擅長歌舞,據說曾經在“天穆之野”表演過舞蹈,為了確定他的王權,啟和其父一樣,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宴會。

鈞臺之享

"鈞臺"是指為上帝群神修建的臺壇。夏啟為廢除傳統的部落禪讓制,鞏固王權,確立王位世襲,在在都城陽翟召集各地方國首領,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獻祭神靈的活動,同時這也是一次重要的方國盟會。這次盟會確立了夏啟"共主"地位,開始了我國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

此外,為鞏固王權,他還征討不順從他的部落,最著名的便是

征討有扈氏

啟都郊外的有扈氏仗義起兵,率領部族聯盟向啟都討伐,與啟軍大戰於甘。戰前啟稱他的權位是"恭行天"的,這便是之後周朝天子論的雛形。由於啟擁有中原民眾的贊同,優勢很大,最終擊敗了有扈氏,鞏固了政權。

自啟後,夏王朝政權就正式確立了。

中期動盪,少康救國

中期帝王:太康→仲康(后羿奪權)→相(寒濁奪權)→少康→杼→槐

在夏朝中期發生了兩次奪權的鬥爭,但後來再少康的努力下,夏王朝恢復了穩定。

太康失國

啟死後,太康繼位,太康生性好玩,不理正事,這也給了其他部落發展超越的機會。東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領羿(即后羿) 。羿率軍從東夷屬地鉏遷至夏后氏的屬地窮石,與當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窮氏。羿在夏民的擁護下奪得了夏政,隨之太康投奔斟鄩的斟鄩氏。自此,夏王朝政權被后羿所掌控。

后羿沒有稱王,而把太康的弟弟仲康推上王位,但實際掌權者是自己。這和後來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有一定的相似性。他的行為引起不少部落的不滿,其中主持天象活動的和氏與羲氏首先公開反對。然而羿說他們廢時亂日,派胤率兵討伐羲和二氏 ,在戰中取勝。夏朝危在旦夕。

后羿上位

中康死後,其子相繼位。隨後投奔與夏同姓的斟鄩、斟灌二氏。從此開始,夏王朝便由后羿獨掌大權,主理全國的政治、經濟大事。此時的夏王朝,已經不是真正的啟系夏王朝了。

寒濁奪權

羿好射獵,不善治理,得權後,他像太康一樣,好狩獵而荒廢國事。他廢棄武羅、伯困、龍圉等忠臣,重用被伯明氏驅逐的不孝子弟寒浞。寒濁的勢力日益強大,不斷建立戰功,穩定政局,他的威望漸漸高於后羿。因此後來,寒濁做出了一件殘忍的事情:“趁羿在外射獵的機會將羿及其家人殺掉,不但掌握了政權,還霸佔了他的妻子,生下豷、澆二子。”

寒濁為了穩定自己的政權,把他的兩個兒子封在了戈地和過地,澆受父命率兵先後滅掉親夏的斟灌氏與斟鄩氏,殺了在斟鄩躲避的相。相的妻子緡當時已懷下相的兒子,她從牆洞逃走至其母親有仍氏家裡避難,不久生下遺腹子少康。

少康中興

少康長大後,做了有仍氏部落的牧正,澆聞訊後,派人追殺有仍氏,少康無奈投奔有虞氏(舜之後裔),作了庖正。少康以綸邑為根據地組織餘下的夏族民眾,設官分職。派女艾到澆廷中密探,準備恢復夏室。 此時,躲避在有鬲氏的夏室遺臣靡得知少康準備奪回政權,親自帶領斟灌、斟鄩氏的殘餘民眾與少康會師,聯合擊敗了寒浞。


5分鐘帶你理清夏王朝歷史


而後少康滅澆於過,又派他的兒子杼滅豷於戈。最終殲滅了這場時間間隔三代的大叛亂。夏由此復國,建都綸城(今河南虞城縣利民鎮東南三十五里)。後世稱"少康中興"。

夏朝的穩定時期

予(杼)→槐(芬)→芒(荒)→洩(世)→不降→扃(局、禺)→胤甲

少康之子杼(也作"予")承後位。他了解東夷對夏室的不滿,為了鞏固在東方的勢力,他把都城從原東遷至老丘。他重視發展武器和製造兵甲。文獻中常常有"杼作甲"、"杼作矛"的說法。他還派人討伐東部地區的東夷(山東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夏人對杼格外尊重,為杼舉行過"報祭"。杼在位時期,是夏朝的全盛時期。

杼之子槐在位時,東夷族與華夏族開始和平共處。其中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居於淮河、泗水流域的九個部落(即九夷)通常向夏後納貢祝賀。

穩定時期的基本情況

這期間東夷族與華夏族逐漸同化。洩在位期間東夷族已基本同化,夏朝政權基本穩定,沒有發生過什麼大的變動。

夏朝末年

孔甲→皋(吳、皋苟)→發(發惠)→履癸(桀)

孔甲改祭

孔甲改變了夏禮中祭祀祖宗的傳統,開始著重恭順天帝。不少方國部落開始對夏室產生了不滿,但華夏族與東夷族的關係仍然友好。這有可能是東夷族與華夏族的同化度較高的原因。

孔甲死,其子皋繼位。皋死,其子發繼位。這段時間,民族矛盾不斷惡化,已經激烈到一觸即發的程度。

夏桀暴政

夏桀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貪婪好色,崇尚征伐。桀在位時,各國諸侯已經不來朝賀。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民不聊生,危機四伏。但夏桀不思進取,驕奢淫逸。還不斷勞民傷財,四處征討,人民苦不堪言。而此時,便是夏王朝終結的時期。

鳴條之戰

在夏桀的暴政下,位於西邊的商部落發展起來,在相伊尹的幫助下,不斷擴張土地,最終集結其他部落,討伐夏朝。


5分鐘帶你理清夏王朝歷史


是夏朝末年(約公元前1600年)在商滅夏的戰爭中,商湯率領商部落士兵與夏軍在鳴條(山西夏縣之西)進行的一場決戰。商湯在其他部落的幫助下,打敗了夏朝的軍隊,建立了商朝,史稱“商湯滅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