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古人的精巧與思辨

深藏在瓷器的釉裡

稀疏而淡雅

猶如天空中的星辰、夜雨

變化萬千

演化為天人合一的美學思想


西泠網拍 · 藝是「三月月拍」

掇菁 · 重要古玩藝術精選專場

3月20日 21:00開拍

敬請關注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南宋 · 建窯烏金釉油滴盞


口徑:12.5cm 高:7.5cm



說明: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論:“盞色貴青黑”,此盞即為烏金釉兔毫盞精品。盞束口,深腹,圈足。盞內滿施黑釉,盞外施釉不到底,腹下部釉色垂流較厚。盞內密佈著金屬光澤的小圓點兒,大小不一,形似油滴,故名油滴盞,隨光線流轉,光芒四射,變化萬千,為油滴之難得髮色佳品。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南宋 · 吉州窯玳瑁剪紙奔鹿紋茶盞


口徑:11.3cm 高:6.2cm


說明:剪紙貼花裝飾技法為吉州窯首創,先上黑釉再貼上剪紙梅花,待釉幹後再施淺色釉,入窯前將剪紙移除,出窯後便露出黑釉部分的花紋。此盞形制周正,外壁施黑釉不及底,釉薄處呈醬褐色,露灰白色胎。盞內壁米黃色釉上飾剪紙貼花工藝,奔鹿紋環繞分佈在盞內,靈動十足,畫面充滿清雅怡人的生活氣息。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南宋 · 龍泉窯粉青釉點褐彩浮雕

纏枝蓮鼓釘紋蓋罐


直徑:18cm 高:18.4cm


說明:此器形似坐具繡墩,有蓋,子母口,器身中部向外弧鼓,口、足部收斂,腹部浮雕纏枝蓮紋,上、下各飾一週凸起的鼓釘,故名鼓釘罐。釉色淺淡,釉質瑩潤,釉面光潔如玉,釉層均勻。底足外環無釉,中間施釉,足端邊緣露胎處呈淺褐的火石紅色。拍品形制特殊,類似的同時期傳世作品寥若晨星,可參見龍泉博物館藏,但是件作品胎體厚重,器型紋飾粗獷,應比本品年份較晚。


參閱: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南宋 · 龍泉窯梅子青釉鬲式爐


口徑:10.2cm 高:8.7cm


說明:宋代盛行仿古復古風氣,流行仿青銅器式樣的瓷器器皿,此爐的造型是仿照青銅器鬲的形制,敞口,折沿,短頸,圓腹面,下承以三足,爐頸,腹通過曲直的線形對比,突出了器物飽滿圓潤的特點,爐的腹部由堆貼凸起三稜紋線延至足部,逼真的模仿了銅器出筋的裝飾效果。此爐器形碩大,釉色純正,為龍泉窯鬲式爐中難得一見的精品。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南宋 · 龍泉窯花口盞


口徑:10.2cm 高:5.8cm


說明:盞作菱花形,花瓣出尖,不同於一般的菊瓣形。盞器形端秀,通體施仿官釉,釉色為淡青色,清雅怡人。釉面玻化感強,如冰似玉,極具龍泉窯仿官釉青瓷的獨特魅力。此盞寧靜雅緻,意境深遠,完美地呈現了宋代極簡主義的美學追求,流暢的輪廓與淡雅的釉色使任何其他裝飾都顯得多餘。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南宋 · 龍泉窯粉青釉渣鬥


口徑:12.8cm 高:8.5cm


說明:喇叭口、直頸、扁圓腰、圓足。胎色灰白,上施粉青色釉,圈足釉與裸胎結合處有一條火石紅色線條,圈足底露胎。此件龍泉青瓷渣鬥造型穩重而胎體輕薄,釉色秀美且肥潤似玉,體型碩大,堪稱難得。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宋 · 湖田窯斂口缽


高:6.4cm 直徑:10cm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清晚期 · 銀鎏金點翠嵌寶石鳳冠


長:28cm


說明:銀鎏金鳳冠精美華貴,華麗炫目,翠羽基本未見脫落,金碧交輝,因翠羽特殊的幽藍色澤,華貴中又顯出沉靜典雅。此件誥命鳳冠採用輯綴、鑲嵌、點翠、暫刻、累絲等多種工藝。鑲嵌有碧璽、瑪瑙,極為奢華。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清 · 翡翠巧雕詩文牌


長:5cm 寬:4.2cm 總重:35.5g



說明:翡翠從清朝中期開始盛行,據清朝進士寸開泰撰寫的《騰越鄉土志》記載:“騰為萃數,玉工滿千,製為器皿,發售滇垣各行省。”此翡翠牌選料上乘,顏色鮮豔,色澤均勻,飄綠如雲如霧,觀之喜人。呈橢圓形,巧用原料上的綠,浮雕高山流水,牌頭陰刻詩文,外圍飾以船塢風景,為整體增加了幾分文雅之氣。線條舒張順暢,刀法精湛老道,加之料精藝美,非世間精品不可比肩。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清 ·“大清康熙年製”款黃釉暗刻龍紋盤


口徑:17cm 高:3.4cm


款識:大清康熙年製


說明:盤形規整,胎壁輕薄,內外滿施黃釉,質地均勻,釉色明亮,盤心暗刻立龍戲珠紋樣,刻劃細膩,線條流暢。底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明清兩代,對黃釉瓷器的使用限制極為嚴格,按清代官窯制度,內外滿黃釉者惟帝、後、太后專用,此盤即屬此類高等級日用瓷。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元 · 鈞窯把杯


長:10.8cm 口徑:9cm 高:3.6cm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五代 · 定窯桃形水洗


長:13.5cm 高:8.3cm


說明:整體呈桃形,貼塑小洗,於小洗上貼塑藤蔓桃葉延伸至桃身,使形象更為逼真。整器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黃,亮澤瑩潤,隱約可見竹絲刷痕,平底無釉。立意精巧,可愛至極。同類器形甚少見,可參閱河北定州靜志寺所出土的桃形蓋盒。


參閱:靜志寺地宮出土北宋白釉桃形盒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元-明 · 龍泉窯印花卉紋花插


長:10.6cm 高:7.3cm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金代 · 定窯貼塑荷塘清趣紋燈盞


高:13.5cm 長:16cm


說明:胎土白而細膩,胎質緻密。釉面清亮潤澤,底足素胎無釉。器口部左右對稱貼塑蓮紋蓮蓬為飾耳,貼塑構思巧妙,以荷塘清趣為題材於器足部分周身貼塑,生動自然,甚為難得。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西泠網拍 · 藝是「三月月拍」

中國曆代瓷器專場

3月20日 19:30開拍

敬請關注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金 · 山西黑釉鐵鏽花嘟嚕瓶


直徑:16.5cm 高:18cm



說明:此為矮梅瓶又名嘟嚕瓶,造型敦實豐碩,為金元時期北方瓷器經典器形之一。本品胎質呈黃褐色。其造型圓潤飽滿,口沿轉折處線條起伏有力,黑釉油潤如漆,光亮而有韻致,以鐵鏽褐斑點綴其間,在窯火高溫的催變下兩種釉色交相輝映,形成簡約而又流光溢彩的藝術美感。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北宋 · 越窯浮雕覆蓮紋蓋盒


高:7.7cm 直徑:13cm


說明:蓋盒呈扁圓形,子母口相合,下承外撇圈足。全器滿施釉,釉色青黃有開片紋,釉層瑩潤,質地細膩。蓋面微鼓,刻劃蓮花紋,中心花卉紋,環繞飽滿蓮瓣,花瓣重迭富有層次。整體造形秀美,刀工犀利富有真實感,展現出以釉色和造形取勝的時代風尚。


參閱:2019年5月香港蘇富比拍賣會0308拍品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元 · 龍泉窯蕉葉紋花觚


口徑:17.7cm 高:28.4cm


說明:形制仿青銅式樣,與出戟尊形制相近,廣口外撇,鼓腹,高足呈臺階狀外侈,頸、足部堆貼出簡化蕉葉紋,通體施青釉,釉面滋潤肥腴。造型古拙典雅,線條曲直有致。馮先銘先生在其著作《中國陶瓷》中論證鈞窯始燒於北宋的觀點時,所舉鈞窯與汝窯、官窯等有共同點的器類,其中便包括此造型。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南宋官窯尊便是一例,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鈞窯月白釉出戟尊亦是一例。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元 · 龍泉窯吉字瓶


直徑:9.3cm 高:23.4cm


說明:此瓶小口長頸,瓶頸下部有輪狀出沿,豐肩,鼓腹斜收,底部承圈足,足沿部分無釉,因瓶體形同吉字,故稱吉字瓶,取吉利之意;均為較高級的供器,兼可作插花用。此種瓶不僅供內銷,還兼做出口,在韓國新安沉船中就見有同類器。“天下龍泉”亦有同類器型展出。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金代 · 鈞窯盞託及盞一套


高:6cm 直徑:13cm 杯口直徑:8cm


說明:碗口微斂,瘦底托盤,中部出託沿。足邊無釉,碗口邊及托盤邊釉薄處呈醬黃色。通體施天藍色釉,偶見紫斑窯變,釉面泛開片,釉質深厚透活,晶瑩玉潤,有明快的流動感。胎質密實厚重,與滋潤的釉色渾然一氣,盡顯鈞瓷優雅。藝術價值與歷史價值兼具,彌足珍貴。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南宋 · 湖田窯執壺


高:20.2cm 長:14.2cm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三月月拍丨重要古玩、中國曆代瓷器專場精賞

清 ·“大清乾隆年製”款爐鈞釉花觚


高:20cm 口徑:16.3cm


說明:爐鈞釉為清雍正年間景德鎮仿“宜鈞”而創燒的低溫窯變花釉,因史籍載“爐鈞一種乃爐中所燒”而得名“爐鈞”。至乾隆時期,爐鈞釉由雍正時期的“高粱紅”逐漸發展成以藍、綠、月白色交織成垂流狀條紋為主要特點。此花觚喇叭撇口,束腰,圓鼓腹,外撇足。器型圓潤端莊。乾隆時期此式花觚多出現於窯變釉中,雖以仿官釉、哥釉者為貴,卻以爐鈞釉者少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