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宗為什麼要“滅佛”?為何唯獨南禪在“滅佛運動”中屹立不倒?

佛教在唐朝初期和中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而佛教人員不事農業、不納稅賦、霸佔田地,其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撼動了儒家思想的地位。中國歷史上的朝代都以儒家思想為正統來管理國家和百姓。

佛教日益壯大也開始威脅到了唐武宗的政權,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在思慮再三後,唐武宗決定發起中國歷史上第三次“滅佛”運動,這也是歷史以來破壞最大、波及最廣、影響最深的一次運動。

但即便在這樣摧毀式的“滅佛運動”中,唯有南禪不但沒有傷筋動骨,並在此之後還一枝獨秀傳播教義到五湖四海。至此,全國百姓都認識了惠能祖師的理念,南禪也至此更平民化。

那麼,為何在中國諸多佛教宗派以及寺廟都遭到摧毀時,南禪卻可以在“滅佛運動”中毫髮無損的屹立不倒呢?

“滅佛”起因


南禪在武宗“滅佛”中得以存活,因地制宜有多重要!

會昌法難是漢傳佛教歷史上的一大災難,屬於“三武一宗滅佛”運動的一部分


既然說到南禪能夠在“滅佛”事件中得到保存,那麼就要先研究武宗為什麼要“滅佛”。其實不管是宗教之間的矛盾,還是政權與宗教的矛盾,從根本上看都是經濟原因。古代一個朝代推翻另一個朝代,更多是因為百姓活不下去而造反,比如農民起義,都是因為經濟原因造成的。

武則天時期,為了鞏固自己的王權,便在全國大興佛教、廣修寺廟,但也正因為這些舉動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比如按照原來唐朝實行的均田制,宗教人員每人可以得到三十畝田地,並且他們還可以免除兵役、稅務等一堆特權,在這樣有利的條件下,許多人就去當了和尚、道士,導致寺廟數量急劇膨脹,而人口大量湧入佛門後,原本的田地賦稅政府無法收取,國家財政負擔加重。所以,有識之士呼籲要限制對佛教過度的發展。

韋嗣立曾上疏:寺院其數極多,皆務取宏博,竟崇魅麗,大則費耗百十萬,小則尚用三五萬餘,略計都用資財,動輒千萬以上。由此可見,當時僧人大量的發展,已經危及到社會,成為國家嚴重的負擔。所以武宗曾憤怒地說僧人是導致國家貧窮的主要原因。

唐武宗曾在廢佛詔書中寫道:“僧徒日廣,佛寺日增,勞人力於土木之功,奪人利於金寶之飾。遺君親於師資之際,違配偶與戒律之間。壞法害人,無愈此道!”

其意思無非就是僧人利用一些教義來讓信徒免費建造寺廟,又或者以各種名義讓人捐款,甚至有的僧人搶奪田地,他們脫離律法之外魚肉百姓。因此,唐武宗滅佛的目的除了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外,還想建立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


南禪在武宗“滅佛”中得以存活,因地制宜有多重要!

與唐武宗矛盾頗深的唐宣宗,曾得到 佛門的庇護


除了社會因素外,唐武宗滅佛還有一個內部的原因,就是他與自己的叔叔唐宣宗李忱有矛盾,後來唐宣宗出逃後隱身於佛門。此後唐武宗心裡對佛門收容唐宣宗的做法感到憤怒,摧毀寺廟也帶有個人的感情色彩。

當時的佛教經過穩定的發展後,僧人不再是從前的苦修,而是競相攀比寺廟奢華,他們背離了佛法本身的教義和宗旨,打著普度眾生的口號收斂錢財,甚至惑亂百姓,有的還參與到宮裡的政治鬥爭。在此期間,作為中原本土的儒家思想也被佛教衝擊的搖搖欲墜。

儒家提倡的“三綱五常”和“忠君愛國”思想是統治者最喜歡的鞏固政權手段,而佛教的發展表面上是衝擊儒教,事實上對中央封建專制的統治地位造成了威脅。因此,武宗對滅佛的態度是非常的堅決,在這場運動中所使用的手段也是極為殘忍並具有毀滅性的。


佛教與統治者的分歧

作為中原本土的道教,有著羽化成仙、長生不老的說法,作為皇帝必然想千秋萬代,所以武宗也極為篤信道教,並對其相當的扶持。

《舊唐書.武宗紀》記載:“武宗治學神仙,師道士趙歸真。歸真乘空,每對排毀釋式。言非中國之教蠹耗生靈,盡宜除去。帝頗信之。”


南禪在武宗“滅佛”中得以存活,因地制宜有多重要!

儒釋道三教在早期,因為教義思想的反差不大,因此衝突也時常存在


某些道教認為,他們的教派才是中國本土的正教,而佛教是外來宗教,其目的只是蠱惑人心,耗費國家財物,是邪教,必須除去,而武宗也認同這樣的說法,因為他當時看到的佛教已經是背離原來的宗教教義了,那些僧人每日只是收斂錢財,沒有僧人應有的樣子。

佛教傳入中國後,便被人看做“異教”,唐武宗也認為,中國曆代王朝能夠興盛,主要得益於華夏的儒家學說。儒家重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重視現實、社會和人機關係,以自身奮鬥開始,達到家庭和睦、尊重長輩,使國家富強、天下太平為目的,這是一種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入世思想。

而佛教則恰恰相反,佛教認為人生下來就是一個贖罪的過程,他們認為社會是苦海,人生是短暫且痛苦的,人們應該脫離苦海跳出三界。而脫離苦海的方法就是出家,不問世事,但這種入世思想則是統治者最不喜歡的,因為如果出家,會導致男丁減少,一旦戰爭無處招到兵源,並且田地荒廢,無人繼承香火。

基於兩個教義思想的不同,儒家認為生死是自然現象,男娶女嫁、傳宗接代是社會能夠延續的基礎,儒家更注重今生;佛教則是宣傳因果報應、轉世輪迴,求來世得正果。所以相對兩者,唐朝初年就有人反駁佛教教義,認為佛經就是一些妖書,上面宣傳的都是不忠不孝、逃避責任的教義。

唐武宗與唐宣宗的矛盾、自身對儒道的偏愛以及佛教對當時社會產生的影響等等原因,導致了他極為反感佛教。綜合上面的幾種因素,所以他對滅佛運動有著強烈的積極性,而也正是這種心態導致歷史上三次“滅佛運動”中,武宗滅佛所產生的影響最為深遠。

南禪為何獨活?

據歷史記載,“會昌法難”中,全國一共摧毀寺廟44600所,而那些被迫還俗的僧尼約260500人,寺廟裡面的金銀財寶全被朝廷沒收,經書典籍、僧人衣服全被收繳後燒燬。另外許多佛教宗派,如華嚴宗、天台宗、法相宗等都在這場劫難中退出歷史舞臺。而唯獨惠能六祖的南派禪宗卻存留了下來,並且後來還發揚光大。


南禪在武宗“滅佛”中得以存活,因地制宜有多重要!

六祖惠能大師作為禪宗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後作用的高僧,對禪宗進行了不少的改革


南禪在這場劫難中,之所以沒有受到波及的原因還是因為惠能對南禪的創新,也正是他的創新解決了佛教一直以來與中國文化和統治政權的矛盾。

佛教源自印度,而印度的文化和中國文化有著極大的差別,這在傳入中國後與傳統的倫理道德和文化心理產生了極大的衝突。並且佛教的經文大多是音譯,這就造成每個宗派對佛教的解釋大不相同,原本佛教的宗旨被逐漸歪曲,這對當時社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而惠能的創新就是把佛教高深的教義和中國倫理道德結合起來,把宗教的意識配合中國的鄉土人情結合起來。初期的禪宗宣傳“頭陀苦行”,他們周遊全國自為達到苦修的目的,而中國人的鄉土意識強烈,並且朝廷最不希望百姓遷徙,這會導致田地荒廢,因此早期禪宗的這種思想讓百姓無法接受。

惠能創新佛教,廢除了“頭陀苦行”,提出“隨所住處恆安樂”的宗旨,他鼓勵世人安居樂業,只要心中有佛,即便在自己的住所也能參悟佛道,不用遠走苦行。惠能提出的觀點是:“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

惠能的創新並非是對佛教的否定,相反他對印度佛教的普度眾生和濟世為懷的作用給予了肯定,他的創新是在中國文化思想的基礎上融合外來佛教,把禪宗思想與孔孟之道相結合,使禪宗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南禪在武宗“滅佛”中得以存活,因地制宜有多重要!

惠能大師倡導的“農禪並舉”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


例如,惠能提出“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這就體現了中國自古以來的人倫道德精神;佛教認為頭髮是煩惱絲,剃度出家才能六根清靜,而中國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隨意剪髮,所以在這方面佛教與中國文化又產生衝突。但惠能認為,修行不一定要削髮,只要一心向佛,即便不在寺廟修行也是可以的。

此後,他的信眾不再拘泥於寺廟修行,他們四海為家、隨遇而安,心中向佛即可出處修行,因此惠能的南禪逃脫了這場滅佛的劫難。惠能對佛教的創新,把外來佛教中國化,使佛教在中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不但讓群眾容易理解,讓中央統治者也能接受,所以受到多方階層群體的承認。

農禪並作是惠能繼弘忍大師、和道信大師的傳統來提倡的,這種方法受到了群眾和朝廷的歡迎。農禪並作就是讓農民自食其力,在勞動中修行,在勞動中參悟,在這樣的修行方法下農民即養活家人,也能參悟佛法。而在印度,僧人是不能參與田間勞作的,如果有人參加上產勞動就是違背佛教清規,所以印度的僧人只能靠信徒的施捨來度日。

農禪並作對後世禪寺的建設和勞動自養制度有著極大的影響,現如今的寺廟都保持了這種農禪制度,而這也得益於惠能發揚了弘忍大師的傳統。

結尾語


南禪在武宗“滅佛”中得以存活,因地制宜有多重要!

供奉於廣東南華寺的惠能大師肉身


南派禪宗能夠在“武宗滅佛”中一枝獨秀,主要還是因為它與其他宗派不同,其他宗派的收入主要靠朝廷、百姓和達官貴人的施捨,並且那些僧人不參與勞動,而百姓的收入捐贈給寺廟後自身的收入大大降低,僧人成了社會的蛀蟲。而南禪的創新使其不再依靠大眾施捨,靠自己的勞動創造糧食來源,也不需要信徒出家為僧,甚至無須剃度也可頓悟成佛。

無論是“武宗滅佛”還是後來的“周世宗滅佛”,其根本原因是佛教發展過快,勞動力缺少、佛教稅收減少導致國家財政壓力增加,另有些僧人捲入政治鬥爭,以及與本土的儒家和道家產生矛盾等。

惠能創新了佛教宗旨,讓“農禪並作”發揚光大,使得南禪僧人能夠自主獨立,寺院經濟高度獨立,不給國家增加負擔,更讓佛教教義融入中國本土文化,消除了國家統治階層的戒心。通過這一系列的手段,南禪才能在“武宗滅佛”運動中倖存下來,並在後來把佛法教義傳播四海,成為漢傳佛教中影響深遠的宗支。


分享到:


相關文章: